第314章:农学院
农学院,
顾名思义,就是专注于农业发展的国家级学府。
虽然它设立在城郊之地,没有跟太学和工学院一同建于城内,但那是因为农院占地广阔,而且日常学习,不是闷头苦读或者窝在匠造室里打磨工具就可以的了。
人家是要种地畜牧的!
这两样,放城里哪能大规模的搞起来?
谁敢在北京城里开猪圈啊!
顶多就是修一些高尔夫球场,顺便不准下面的人抢自家浇球场草皮的水去灌地罢了。
在大明农学院成立之前,还是皇庄模式之时,朱见济就让人去广泛开垦,研究培育农作物良种了。
如今在大江南北推广开来的“御米”,就是其中产物。
所以里面的学子种地养鸡,都不算什么。
这很正常!
朱见济看了眼那位蹲在田埂无声哭泣的可怜农学狗,果断走了人。
“这些粳稻培育的如何”
每次来农学院,朱见济总是会下田一次,跟负责种地育种事业的农学家们咨询下大明朝的粮食问题。
就算他今年已经决定组织一支新的船队,穿过太平洋往美洲那边寻求高产的南瓜、马铃薯等农产品,但国内的农种发展也不能抛于脑后。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搞种植的国家,华夏也是把种地技能刻到了骨子里的民族。
但不能因为有外来高产作物的传入,就忽略稻麦等农物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吃米吃面,那可是华夏子民世世代代的口味。
后世土豆玉米广种,也没见它取米面而代之,成为中国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
更何况像红薯这种作物,长得多是多,但营养不够,也不利于消化,遇到灾荒能救命,可太平时节也就是吃个新奇,当不得永久食用。
眼下大明碰着了小冰河期,即便朱见济压着乾圣朝的官员们尽力安抚民生,也免不了有灾情报来。
人力,是很难胜过天意的。
可伟人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
要是因为老天爷不给面子就躺平了,炎黄子孙哪里能发展到如今雄霸东亚,领先世界的地步?
所以,继续育种中国本土的优良种子,很有必要!
等以后土豆玉米进来了中国大门,让大明朝万万子民遇到天灾也饿不死并非不可能。
可朱见济给自己的要求,是除了不让百姓饿死之外,还要让他们吃好喝好!
怀抱着这种信念,朱见济让日本那边的人给自己从北海道带回来了当地的“赤毛”粳稻。
因为他上辈子喜欢吃东北大米,还以中华能产出这么美味的稻子为荣,结果耍过了头,被人普及了一遍“东北大米的由来”
论说最近的祖宗,还是小日本传进来的赤毛稻!
这可狠狠打了朱见济的脸。
不过没关系,
乾圣皇帝不是小气的人!
就算东北大米来源于外国,可在中华大地上生长几十代,也早就同化了。
他不介意在当皇帝后,也引进一下这种稻子,改善下三辽省份的百姓生活。
粳稻耐寒,挺能适应东北那边寒冷气候的。
轻轻捏过一株稻穗,朱见济问道。
随侍的农博士摇头叹息,“还是有些不足虽然可以在辽东边寒之地种植,可产量还是太少。”
“我跟其他农博士商议,想试着用一些御稻与之杂交,希望能结出新种子。”
要真能强强结合,那新稻种会足够抗寒,产量也能撑起辽东那边的人口活动。
三辽之中,辽东最北,面积也最大,是朱见济比较了下蒙元之时的辽阳行省后绘制的,最北边已经是超出外兴安岭和库页岛的范围了
反正地图开疆又不要钱,趁着罗斯诸国还没开拓过来,先从法理上把北边的土地多要点过来,等以后人多了,总能去那边建立驻点进行真正的统治。
后世东北出海口的丢失,那可是想想都让人心痛的事。
而东北方面,旅顺港已经修缮完毕,大可从北京打马,一日之内行驶到天津,随后登船满帆再过两天,就能到达辽阳布政司。
极大的缩短了从直隶去东北的路程,也使得犁庭之后,大明朝能够遥控好当地情况,稳扎稳打的进行统治,以免出现女真一去,又兴起其他少数民族势力的事。
农学院的人就是通过这条路,去东北那边开发起了皇帝口里的三大平原。
皇帝告诉他们,那里虽然寒冷,可却拥有肥沃无比的黑土地,是老农民梦寐以求的好地方。
农学博士们对此并不怀疑。
皇帝有多么先知,他们这些最先跟过来的农人最清楚。
如果不是天子英明神武,他们哪里当的起这农博士?
于是一拿到日本传来的粳稻,就有人手去了辽阳,经过大面积的育种插秧,总算是折腾活了一批。
奈何收获比不上付出,产量不够,便意味着农学院还得再接再厉。
“粮食天生天长,长起来要好几个月,着急也是没用的。”
朱见济反过去劝慰失落的农博士们,“慢慢来,以后日子多的是,千万不能用拔苗助长的心思去做农活。”
放开了手里的稻穗,朱见济没在乎鞋上沾满了稻田中湿润的泥土,顺路看完了其他的豆田,麦田等育种实验田,又去了另一边看望牲畜们。
吃饭,是民生大计。
而肉蛋奶,也是老百姓不可以忽略的口粮!
人能不能长得高大威武,有精神气,那可离不开肉食。
但凡谁企图阻止中华子民吃肉蛋奶,那他绝对是在心里憋着坏水,是民族败类!
如今朱见济广建农会,鼓励百姓开养鸡场,每年都要派人过去指点鸡舍的维护和鸡仔的扶养,教导农会里的人养殖蚯蚓,把技术倒贴钱交给百姓。
他虽说没怎么出过直隶,但每天都会跟地方上的农会有大量的书信往来。
这让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终于打破了“皇帝会用金锄头”这种落后思想,成功认识到,原来皇帝不仅会自己试着种地,还会问自家肥发酵的好不好,鸡仔能成活几成这样的问题。
朱见济如此的接地气,取得的成果自然也是有的。
起码在没受灾,没有官员过度盘剥,地方上的官绅地主才被皇帝折腾的有气无力的情况下,农会里的小孩的确能做到每顿饭都吃个鸡蛋。
在负责孩子启蒙的蒙学馆中,孩子隔两天,还能免费吃到一顿肉汤泡饭,每年还有免费的量体裁衣活动,由当地官府出钱,给小孩做件粗糙的衣服
虽说朝廷拨款下来,平摊到蒙学馆里的钱也不多,以至于肉没多少,但好歹能尝个味道,汤饭里的盐也是足够的。
海水晒盐法用起来后,大明朝的盐是绝对够用的,没必要再扣扣搜搜的不让人吃。
蛋的问题,可以说缓解了不少,以后继续推进就好。
但肉和奶还没有。
华夏族农耕久了,对喝奶这事并不热衷,还普遍有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放在后世,让大家都去喝奶,仍然是个任重道远的事。
可肉食,朱见济还是能搏一搏的。
正如德云社在宣扬帝王思想之时提出的口号:
想要富,先修路。
多生孩子多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