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凉州知州
杨家热闹自不必提,镇国公府,主母院内,明氏神色有些不好。
“他又去杨家了?”明氏沉着脸问周嬷嬷。
“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听说那杨开礼中了榜眼,于情于理,大公子都应该上门道贺,夫人不必生气。”周嬷嬷解释,尽量安抚明氏的怒意。
“哼,这杨开礼运气倒是好。”明氏冷笑。
明氏这些日子在周嬷嬷的劝说及将军对钰安的在意下,已经放弃针对钰安了。
想着两人相安无事就好,可是这个钰安明显没有把她放在眼里。十天半个月都不来请安。就算叫过来了,也不吭一声,连一句软话都不说。让她很没有脸面。
难不成他还要她赔礼道歉?她是他亲娘,哪里有这样不敬亲娘的?果然是个讨人厌的。
不敬亲娘,倒是对杨家好的很,有什么好东西都给杨家送过去,俨然那杨家才是他的亲生父母。
明氏一想到这就气,那杨开礼中了一甲,以后岂不是要留在京城为官?这小子以后岂不是更不会把她放在眼里了?从没有听过儿子不认亲娘的。
想了想,明氏起身,“准备一下,我回去看看我爹!”
周嬷嬷不明白明氏怎么突然要回娘家,不过还是依言去准备了。
…………
皇宫,文德殿
宁珏正在和几个大臣讨论凉州知州的人选。
“各位爱卿,这凉州知州也空缺好几个月了,你们有什么好的人选没有?”宁珏坐在上首询问。
听到皇帝提起凉州知州的人选,屋里的几个人相互看看,一时都没有说话。
实在是,这凉州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地广人稀,土地贫瘠,严重缺水,这些就算了,最关键,历史遗留问题多,百姓构成复杂。
而皇上又特别关注此地,所以,想去那地走个过场混功绩的人都没有得到好下场。
凉州又不是什么富庶之地,所以,各个世家也没兴趣安插自己的人在那里,吃力不讨好,能安安稳稳的待三年,已经算混的好的了。
所以,朝堂上一时还真没有人乐意去那个地方。
宁珏自然清楚朝廷里这些人在想什么,心里冷哼,于是开口了:“各位都没有合适的人推荐?朕这里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不知皇上属意哪位大人?”左相冯山问。
“朕欲派遣新科榜眼杨开礼暂代凉州知州一职。”宁珏丢了个炸弹过来。
众人有些懵。
“皇上,自古按照惯例一甲都是留在翰林院的,可没有直接封官的前例。”左相冯山出言反驳。
“是呀,皇上,而且,这榜眼一上来就封知州,对于其他学子而言不公平。”有人附和左相。
宁珏似笑非笑的盯着说话的人:“朕之言就是公平,再说,谁规定一甲不能外派为官了?”
“哦,朕还没说,朕准备把这次一甲和二甲的一些新科学子都封官丢到地方去,让他们发挥尽情发挥自身的才能。”
众大臣还在想怎样劝阻皇上收回成命,又听到了这个重磅消息。
“皇上万万不可呀!新科学子没什么实干经验,如果冒然派到地方,对于地方政务不利呀!”右相王德脸上出现焦急的神色,连忙出言劝阻。
在坐的众人都明白右相为什么这么着急,这次科举,右相家的大孙子可是中了一甲探花的。
很明显,右相是想把大孙子培养出来,以后好入内阁。这里的大多数都是看过一甲的考卷,右相的孙子不能说没有才学,只是单纯才能可撑不起探花这个头衔。
但皇上还是把探花这个头衔给了右相的孙子,众人还在猜测皇上可真给右相面子,没想到,搁在这等着呢!
其实要是探花派往的地方是右相的势力范围,那没事,只要探花郎不出错,三年后铁定能高升回京城。但是皇上会那么好心吗?
屋里的众人都为官多年,自然明白朝廷最近的动向,所以,皇上这是准备整顿江南官场了?
江南历来富庶之地,各种势力更是盘根错杂,皇上派了一个又一个钦差大臣都没什么效果。要是把朝廷重臣的接班人派过去……呵呵,右相的人还不得把这颗小幼苗护好了?
皇上听到右相的话,笑了:“这一二甲可都是在座的各位选出来的,右相怎么能质疑新科学子的才学呢?再说,除了榜眼,其余人都从一方县令做起。朕相信,能走到今天的学子肯定能好好的管理一县事务的,所以,右相多虑了!”
右相苦着脸,还准备开口,就听到皇上又说话了:“还是说,右相大人觉得哪一位学子是才不配位,名不副实?”
看着皇上明显沉下来的脸色,王德不敢开口,他能说他舍不得自己的大孙子到地方上去?还是说大孙子的才能不配探花郎的称号?
只能低头默认此项决定:“微臣不敢!”
“皇上,榜眼封为知州,是不是有点不妥当?毕竟榜眼没有为官经验,怕到时候凉州更混乱!”左相犹豫了下,还是开口。
宁珏摸了摸胡子,意味深长的说:“呵!没事,反正,朝廷不缺官!”
众人都明白皇上的意思,要是凉州更混乱,那就以死谢罪吧!每届学子那么多,也不差这一个!
“众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听皇上的口吻,可不是真要他们发表意见。众人都是跟着宁珏从太子的时期走过来的,都清楚他的脾气。南盛帝虽然看着温和,但只要下定了决心,很难改变。
屋里的众人其实对于新科榜样封什么官并不关心,都在思考自家拉拢的人能不能分到个好地。
所以,文德殿里一时有些安静。
户部明尚书这会却想起了昨日幼女回来给他说,钰安同她不亲近,只亲近杨家。要是把杨家调出京,那样钰安就不会一直往杨家跑了,以后也能跟女儿亲近一点。
想到此处,明尚书率先出声:“皇上英明,新科榜眼提出的凉州治理方案让人眼前一亮,此举正说明榜眼是个务实之人,让提出举措的人实施自己的计划,凉州一定会焕然一新的。”
其他人诧异的看着明尚书,不明白这人怎么突然拍马屁了?
皇帝听完明尚书的话,龙心大悦,“世辉说的对,朕也是这样想的,既然榜眼能提出这样的建议,那么此人心中定有丘壑。让他试试又何妨?”
屋里的大臣看皇上那么高兴,于是纷纷附和:
“皇上英明!此乃凉州之幸!”
“皇上高瞻远瞩,臣等不及皇上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