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华娱之别样人生 > 第709章:体质问题

第709章:体质问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乌尔山看完6、7月院线电影的片单,总觉得孟轻舟说的7月上映《画皮2》太冒险了些,现在是5月中旬,全国的影视市场几乎没有一部大卖的国产电影,近乎90的票房,都是来自《速度与激情5》和《雷神》、《加勒比海盗4》以及《功夫熊猫2》;

    如果《画皮2》能在六月初上映,既能避开好莱坞的几部电影,还能完美错开和《变形金刚3》争夺票房的时间;

    抱着这个想法,他去找了钟丽妨,听完他的想法,钟丽妨又叫来了杨远恒,询问他如果六月一日上映《画皮2》,宣传能不能跟得上;

    得到老杨肯定的答复后,钟丽妨直接就拍板,《画皮2》提档上映,时间就定在5月31日;

    孟轻舟收到消息的时候,身旁的天仙兀自微微喘息,两只白玉般的葱嫩小手,在脸颊上揉捏,俏眉也紧紧的皱在一起;

    “咦,赵小骨呢,我这救场的都快牺牲了,她还不出来?”

    时间倒回两小时前,唐爸、唐妈给两位孕妇炖了猪脚乌鸡汤,招呼紫萱和丫丫去了后面,轻舟他们三人叫了外卖,把之前的那瓶红酒喝完以后,又开了一瓶,所以,两位小美女毫不意外的醉了;

    茜茜晕乎乎的再次提到了小骨的软肋,激的小圆脸踉踉跄跄的拉着她和轻舟就去了卧室,誓要分个高低;

    结果很显然,不到十分钟,某人就主动招呼茜茜帮忙,自己跑去了浴室,不好意思再出来;

    两度酣战,孟轻舟反而清醒了很多,手抚在茜茜光滑细腻的小腿上,略微支起身子,向着浴室呼叫小骨,依然没有回应;

    “不会是在里面睡着了吧,茜茜,我去看看。”

    “不用去,你看我的!”缓过精神头的茜茜,捉狭的高声叫嚷着:“赵小骨,再不出来,别逼我打电话给狐狸精,现场直播了啊!”

    孟轻舟一头栽倒在床上,这仨是啥情况,都能现场直播了;

    两人都好奇的盯着浴室门,毕竟小圆脸之前进去的时候,可是不着一缕的,这种香艳场景,男人女人都爱看;

    两位不良分子在小骨出现后,不约而同的掩面躺下,两条浴巾披在身上,赵小骨奚落的看着他们,嘲讽的眼神毫不掩饰;

    “小妖精,想看我笑话?我陆贞岂是可轻辱之辈!”

    要不是身在家中,老孟都会以为走错片场了;

    “谁小了,要不咱俩比比,小圆脸,我劝你低调点,姐姐今天可是你的救命恩人,过河拆桥不好吧。”

    小骨咬着下嘴唇,不甘不愿的走了过来,小巧的脚掌在茜茜屁股上踢了一脚:“你让让,压着我衣服了。”

    “哎呀,你去大船那边嘛,我要睡一会。”

    小骨无奈的绕了一圈在老孟身边躺下,“孟轻舟,你是不是在我身上找存在感啊,怎么每次都是我丢盔卸甲的,妖精她们就生龙活虎,我觉得有问题!”

    “大姐,你甩锅也别赖我身上,我正常发挥你都不行,可见是你体质的问题,要不你去医院问问?”

    “呸,你以为我没问呢,反正不对劲!”

    假寐的天仙,捂着嘴直笑,愈发觉得小骨可爱,居然真的去找过医生,亏她想得出来;

    正准备打趣小骨几句,门外传来了紫萱的声音:“你们可真行,这都几点了,轻舟,阿姨找你的电话都打到我这了,你还不赶紧给阿姨回电话!”

    “啊?我手机没关机呀。”

    孟轻舟从枕边拿出手机,傻眼了,居然真的关机了!

    从紫萱手里拿过她的手机,轻舟迅速给周越美打了过去;

    “妈,不好意思啊,手机没电了,我在家呢!”

    “我可能不去了,钟丽妨会带着《柳烈的歌单》剧组去的,怎么,不会又要我出面给你老人家镇场子吧。”

    不知道周越美在电话里说了什么,偷偷穿好衣服的小骨和茜茜只见孟轻舟神情尴尬,连声辩解;

    “哪有像你说的,真没有,好了好了,过几天我回去看你和爸,行了吧!”

    悻悻的将手机递给紫萱,轻舟没好气的说道:“老妈在怪我们不回去看她,说我有了媳妇忘了娘。”

    紫萱看了眼略微凸起的小腹,洁白的牙齿咬着红润下唇,犹豫的开口:“轻舟,要不最近我回魔都看看叔叔阿姨,正好我爸妈也想回去了。”

    “我也去,我也去!”

    无所事事的茜茜,迫不及待的举手响应,孟轻舟见连丫丫都跃跃欲试的了,赶紧出声制止;

    “都别去,这几天魔都电影节,到处都是记者,还有国外的,你们这么大摇大摆的回去,那不是主动给人家送新闻吗,等电影节结束,我们一起回去,丫丫就算了,万一遇到气流,不安全!”

    童丽雅不甘心的拉了拉紫萱的衣角,她也想去见见公婆呀,为什么不可以,医生都说现在很安全的;

    “再议再议,时间还早呢,”

    ………

    今年的第63届戛纳电影节,王小率的《日超重庆》、贾章柯的《海上传奇》全都铩羽而归,仅仅在竞赛单元和关注单元亮了亮相;

    泰国的《记忆前世的人》拿下了金棕榈大奖,也是泰国导演首次获奖;

    因为之前和王小率在网上有过小小的过节,孟轻舟对这事没有公开议论过,但国内影视圈有那么一群无事生非的人,拿奖了,就是以伤痕换大奖,没拿奖,则是功力不够去国外丢人;

    王小率的电影,在手法和表达的规整性上,孟轻舟认为是没有任何毛病的。剧情发展,节奏,主线副线,主题的表意系统。通篇看下来,都没有太大的缺陷。

    可以说,他的电影可以体现出他比较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良好的专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专业能力。

    但老孟坚持认为,王小率导演止步于此了。他很专业,拍的电影很规整,但他相对来说欠缺了两个东西:天赋者的灵感直觉,以及对表达内容的更多扩展和尝试。

    灵感的欠缺,局限了他表意的艺术效果和新意。使他的电影足够整齐,但缺少让人自叹弗如和五体投地的灵光乍现时刻——就像《绝美之城》最后的十分钟,索伦蒂诺给予我们的“魔幻时刻”。

    王小率导演的电影,可以让人认可他的专业性,但很难让人啧啧称奇。手法,意象,表意,以及很重要的“腔调”等等部分上,都是如此。

    而对表达内容扩展的不足,让他的电影——至少是我看过的作品、除去最新作之外,大多都围绕着基本同样的模式在运转。他对文革压制人性这一主题的倾诉欲和执念,让他的内容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圈。

    这个问题在他创作的前期是没有的,但越往后越明显,希望他能拍出更多的东西回到早期的创作状态。

    当然,很多导演都会有自己的母题,但区别在于:最优秀的导演们会尝试各种不同的新鲜东西,背景设置、剧情走向乃至于表现手法上都进行更多尝试;同时,在内容上也会做更多的挖掘和探索。

    但是,基于以上两点,王小率导演所呈现出的成片效果,是高度相似的镜头表达、情节展开甚至于背景和人物的设置,同时在立意上也缺少变化。在很多人看来,近年的王小率导演,创作上的自我重复是比较大的。

    这是后天难以弥补的事,他足够专业,但缺的是顶尖的天份和直觉。而恰恰这种天份,区别着伟大的艺术家和手艺精湛的匠人。

    中国第六代导演之中,所有拍文艺片的这些人们,一直有一个评价,叫“墙里开花墙外香”,这个墙外,最主要是欧洲。

    贾章科呢?

    贾章科是中国比较接近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但严格来说这是因为贾章科出身于北电文学系,算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导演,与法国先锋派中“诗歌电影”有相似之处。

    这自然会受到以反对好莱坞商业类型片为己任,以发扬电影艺术为目标的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喜爱。

    法国《电影手册》评论《小武》:摆脱了中国电影的常规,是标志着中国电影复兴与活力的影片。

    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格雷格尔则称贾章科为“亚洲电影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

    至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更是明显,无论是“还我普通人”和“把摄像机抗到街上去”都与贾科长的电影密切贴合。

    但也有所不同:第五代导演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再崛起一代,本身带有非常浓厚的时代感,作品中带有强烈的民族现实主义。

    而第六代相比第五代,有了更多的美学理论支持,他们作品中带有的新现实主义感并非来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而更多的是民族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甚至是和新现实主义母体“批判现实主义”互相影响后诞生的。

    他的电影并没有什么错误,只是比较消极,审查认为中国群众不适合看这样的电影而已。

    不公映,影响力就小一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且,剪一剪,也不是不可能上,只是不想剪。要是真的有问题,拍都不会给你拍的机会。

    能拍这种电影,一是,电影还是有思想的,导演还是有才华的,没思想没才华的,审查者才懒得为你开会呢;

    二是,为突破审查边界做贡献,从业者肯定是感谢的;三是,靠国外公映卖碟等也回本了,找投资也不会过于为难。

    毕竟是学院派,总该有些人脉。

    孟轻舟一直都认为,贾章科比之王小率更有电影人的情怀;

    他们也是所谓的第六代导演群里的一员;

    第六代的称谓,最初散见在西方报刊上关于中国这些新导演的影评中。而国外的影评人的着眼点并不是完全是影片所呈现的艺术和文化成就,他们重点强调影片的政治意义。

    就如前面的第五代导演,在国际上存在的认识误差一样,这明显带有一种人为的意识偏离。

    国外的影评人对中国新导演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类似于剧变前的东欧电影,他们给这些影片的命名是“地下电影”。

    不管国外怎么说,国内对于第六代的争论也由来已久。从胡雪杨的毕业宣言开始,经过了评论界和电影界的争论,最终这一批以85届、87届、89届为主体的电影人得到了一致的称呼:第六代。

    面对有着和第五代类似的文化偏差,这些新电影人采用的电影手法和主体与前一代有了一定的差别。

    第五代的电影有这样几个特点:时间置后,多表述过去时态发生的故事;乡土化;二元对立,拍铁屋子的故事;都有文化反思主题;都有民俗化。

    而第六代的电影恰巧在这几方面都形成了和他们的对立。

    就目前第六代拍的电影来看,无外乎两种类型,

    一是拍自己,如何飘泊,怎样被社会排挤,老想借机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涉及的题材有摇滚、吸毒等;

    第二种是拍下层人、民工、边缘人的生存状态,但他们又不是特别了解这些人,表达时也就不能完全和他们融在一起。

    他们这一代最大的特点是个人化(不确定因素在创作上的反映),还不是个性化(一类人有共同点,个性中有共性),是一人一个相,第三、四、五有许多共同点,

    但他们不愿歌颂主流,也不愿涉及政治生活,不是主流社会,更上不了上层社会的台面,这跟他们的生存状况有关,他们是不安分的人,不满足现状。

    他们成长的两个因素:一是自身因素,他们的生活阅历,生活的接触面相对狭窄,二是受西方电影影响,从他们的艺术阅历看,更多受西方经典电影片断的影响。

    第六代电影人的出现,以他们那种还不那么世故,不那么保守的情怀,凭着对自己、对艺术的真诚,所呈现出来的那种生存的现实和体验的现实,以及他们在电影语言上的努力,无疑为当今的中国电影注入了些许青春的朝气,

    但是天真和纯洁并不能就能使他们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足迹,反叛和激进也并不能使他们的电影就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他们身上普遍缺乏经验的力量,

    对于昨天的“近视”使他们无力对自己的故事有个成熟的评价和总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