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吃西瓜,收麦忙
晚上嘉妙一回来,某种浓郁的味道就熏人一个跟头。
“姐,你买酱豆腐了?”
林嘉禾看这亮晶晶的眼睛,哟!同道中人啊!
索性没准备别的,中午留出来的一份薄饼,剩的黄瓜,沾着豆腐乳,凑合吃吧!
不是自己小气,拿出来的吃食太多招人眼,事关身家性命的秘密,不可对第二人言。
吃了饭,嘉禾就把自己腌咸菜的打算告诉了嘉妙,现在这孩子管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儿,干活能顶一半苦力。这场腌菜大作战,自然是姐妹俩一起忙活。
腌菜自然要等冷一点,现在不急,盛咸菜的瓦罐坛子却要早早收拾出来。俩人的小家没有,嘉禾倒是在大集上见过。
“行吧!我先去供销社问问,有没有,什么价,要不要票,不行就去村里大队买去!”
定下计划,嘉禾腿脚就不能歇着,现在一周一天休息日,偶尔加班才休半天!不能什么事都挤到周日,趁着夏日天长,感觉跑一趟去吧!
“姐,你歇着,我去看看吧!给我拿上钱票,要是合适我就先买一个回来。”
林嘉妙梳着两根大辫子,大大方方笑着开口,看着比一年前可体面多了,嘉禾也欣慰——自己的培养可算没白费。
“行啊!家里收拾屋子、添置东西你也没少参与,这次就你做主了,我享一回清闲!”
要搁后世,十五的初中生自己旅游参加夏令营跟玩儿一样。这会儿家家钱紧吧,哪里敢给孩子胡闹乱花,没工作的十八九岁手里也攥不着几分钱。
嘉禾的想法自然不同,直接拿钱递给嘉妙,又不怕丢,等学会了拿钱办事儿,人也就长成了!
结果自然不错,大大小小的坛子是县里工厂生产的,比大集上看到的还要精致几分。洗刷干净,控干了水,整整齐齐摆在了厨房墙角边。
入了七月,北方的麦子就从南至北一片片浆硬麦熟。
本地种的是冬小麦,去年9、10月播种,六月底到七月中旬成熟并收割。
“大杏金黄小麦熟,堕巢乳鹊拳新竹。”苏轼的诗句已将秋日丰收写尽,作物的生长节奏比人更守时。
瓜果蔬菜也一股脑到了最盛产的时候,农村大队上仔细采摘收取的杏子、桃子,很快就出现在城里的柜台上。
炎炎烈日,气温高升,纺织厂车间整排的纺纱机和生产流水线十分壮观整齐,轰隆隆转动起来带出多少热气?
厂里体恤员工,后勤采购了不少冷饮水果做福利,每人凭票领取,虽然不多大家也很满意。
自从柜台有了水果,林嘉禾姐妹俩的饭桌上也多了“供应”,圆滚滚的大西瓜,一刀下去崩开一道裂口子,浓郁的香甜味道争先恐后弥散开来。
“姐,咱家西瓜真好吃,我吃着味道比以前家里买的还甜哩!”这个家指的是家属楼。
嘉妙吃的满脸汁水,觉得这西瓜真是甜,比罐头糖水还甜哩。不禁好奇的开口问姐姐,也不知道姐在哪儿买的,下回还能不能买得着。
林嘉禾眼中一闪,很快又神色自若,开口笑话道:“你才吃过几回西瓜?西瓜当然是甜的。”
以前饭都吃不饱,西瓜也就林家宝闹得狠了吃过一回。
嘉妙点点头,一点都不介意姐姐的嘲笑,这么好吃又金贵的东西几个人吃过?
“嘿嘿!其实上次西瓜我也没吃着,你一扭头就被家宝抢走了!”
“放心吃吧!厨房里还有,我这是赶集认识的老乡送来的,一麻袋五六个呢!瓜皮就别啃了,多寒碜啊!”
嘉禾见这个小傻子吃的珍惜,一牙瓜皮也要啃,赶紧开口劝了劝。
“西瓜皮也好吃,又甜又脆,我可舍不得扔!”
林嘉禾想想也是,是自己想岔了,这会儿西瓜皮也是好东西,自己小时候奶奶还拌过凉菜呢,也就不拦着了。
“一会儿和我去给姥姥送两个,前阵子姥姥还惦记着给你织毛衣呢!”
“嗯,嗯,姐,那是亲姥,就是不给我织毛衣我也送……”嘉妙笑着打趣。
“贫嘴吧你!就显你能了!也就在我眼跟前儿,一到外头,话也没几句……”
两姐妹嘻嘻笑笑,半个西瓜混了个水饱,晚饭也省了。
姥姥家可舍不得买西瓜,“家里十几口子人,买多少也不够吃的。”
当然,这是姥姥自己的原话,嘉禾可不敢打趣姥姥。
“哎!买也买了,那就杀来吃吧!”
见婆婆/奶奶答应吃西瓜,家里女人孩子也高兴,两个面嫩的表嫂一个去拿刀,一个去端盆。
西瓜杀开,切成小牙,放到盆里,端上饭桌。
家里人多,每一牙切的很小,一个不到十斤的西瓜分成二十多块,很快吃两口没了。
每个人都取了一牙,仔细的感受着嘴里的清甜味道。舅舅表哥更是吃一牙就不再动手。
嘉禾和嘉妙也被姥姥塞了一片。
“姥,我们在家吃过了!”
“是啊,姥姥,我们家里还有,你们快吃吧!”嘉禾是真不想为一两片西瓜拉扯。
“那不行,你们带来的西瓜自己还不能吃了!”
都说老小孩老小孩,姥姥这年纪倔起来和小孩子也没区别,两人只好接下这份长辈的好意。
吃着西瓜,聊着天儿。姥姥说起院儿里的葡萄。
“等八月十五红透了,咱们中秋一块儿吃……”
嘉禾点点头,中秋是大节日,正好瓜果熟,家里有个葡萄啊梨的,都要等中秋才能摘了一起吃。
家里小孩儿每天眼巴巴望着数日子,那个口水哟!流的一下巴都是!
“中秋我们过来一起过,厂里月饼福利少不了!”
姐俩过来过中秋姥姥自然高兴,可想到孩子她爸她后妈又犹豫。
“那边就没说叫你们回去?”
上次那边要工资林嘉禾自然转头告诉了姥爷舅舅。
姥爷气的火大,直说不该把女儿许给个黑心黑肝肠的,三个舅舅摩拳擦掌,就等着对方闹起来去“说理”,言说要给妹夫好好“开导开导”。
不想等了一个星期家属楼也没动静,也不知道是因为嘉禾的“威胁敲打”生了效,还是局势稳定粮食降了价。
总之,对方没声张,林嘉禾只当这事儿过去了,两边儿不好不坏处着,只要家属楼不传话嘉禾绝不主动上门。
她现在就盼着厂里的迁户口申请能通过,两边儿彻底撕吧开。
姥姥得知她一直没回去,心里又惦记上了。
“再怎么闹得不好看,那也是你亲爹呀?他不张口你也得回去问问,亲父女俩哪有隔夜的仇!”
对于老派人的想法林嘉禾心里也清楚,一者“父母”“孝顺”大过天,和家里断绝关系、不孝顺,放现在是人人瞪白眼的。
传到工作单位,领导都要过问两句,政审材料说不定都要标记。
二来呢,当下家家日子难过,谁家不是老人扶一把、帮一下,孩子们日子才好过。
后世找对象要“有车有房,没爹没娘”,现在,家里没有靠谱的老人帮衬,孩子谁给你带?衣服谁给你洗?
尤其是嘉禾姐妹这样的女孩儿,谈婚论嫁时“没爹妈”或者“不孝顺”都是挑剔的大问题。
嘉禾自诩算得上纵横商场、雷厉风行的女强人,现在对上这些婆婆妈妈的问题也要头大。
“行吧!我回头让嘉妙问问,要是那边儿让我们回去我就自己过去看看,嘉妙就算了,也不是过年的大日子……”
一个人的想法扭转不了整个社会的观念习俗,嘉禾之前一再忍让,现在低个头也不算难。
这番话总算劝住了爱操心的姥姥,她是既怕孩子受欺负,又怕父女离了心,一番心意总是好的。
和家属楼的关系还没理清,林嘉禾又遇上着急事儿。
原本以为不下乡,种地什么的就和自己没关系,谁知道还有“助农帮农”“抢收抢粮”的摊派任务。
s市这边算是山区,山不大,但地不平,收割机什么的机械也不够用。这时节雨水又多,一个不注意一年的收成都白干。
没辙,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吧,各单位工厂组织人手帮老乡抢收割麦子去。
纺织厂里库房这类岗位算不上要紧,任务一下基本都去。林嘉禾这种“积极分子”更不用提,看表现的时候来了,你不去是不是有“偷懒躲闲”享受主义。
回到家,林嘉禾又急急忙忙安排小妹。
“我这一去,大概得一个星期,早上五点出发晚上八九点才可能回来,你自己拿点儿钱在家照顾好自己……”
“姐你放心,这几天学校管饭,我能照顾好家里。”
林嘉禾一愣,管饭?赶紧追问才知道。
“我们学校实践课也种地,这次全校抢收粮食,学校包午饭,给送到麦地里。”
行吧!十五六这会儿也是半大劳力,有学校管饭她还能松口气。
学校劳动当然没酬劳,收割的麦秆倒是能给孩子们冬天烧炉子烤暖和气。不记得什么时候流行过一阵子,每到冬天家里上学的就要交一袋玉米棒子。
嗯,玉米棒子也是好东西,现在的玉米粉里掺和不少,以后还会被某国人奉为煮汤奥秘。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刚过五点,林嘉禾就和同事们乘车赶去红星工社。
这下是真的披星戴月了,轰轰轰的卡车里抬头往上看,启明星还在深蓝夜幕的一角处闪烁不去。
厂里也大方提供了几辆卡车,人挤人坐在车上谁也没心情闲聊打屁,困啊,冷啊,主要是一张嘴灌得都是冷风和煤烟黑气。
到了公社,一大批人被分成数个小组,林嘉禾这一组定点支援大榆树生产大队。
到了地边,也快七点。
太阳一出,露水蒸发,甭废话,开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