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汉末圣人 > 第256章 我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第256章 我永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曹昂到达上邽之后,未及休整,便决定继续引兵东进,东援三辅。

    对此曹昂麾下诸将,多有不同意见。

    一方面曹昂身为持节督护凉州军事,管的是凉州事,无权插手三辅之事;另一方面现在主掌三辅军事的是车骑将军张温,其官职、地位远在曹昂之上,曹昂东进三辅,只能屈于张温之下,为其一裨将。

    曹昂在凉州这几个月,三辅发生巨大变化。

    七月份的时候,天子以皇甫嵩“连战无功,功费者多”为由,将其免职,收右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

    不过在士大夫的口中,此事成了张让、赵忠的谗言。

    传说是因为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天子予以没收;中常侍张让向皇甫嵩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不肯给。于是二人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而天子听信了谗言,以致忠臣寒心,奸佞同贺。

    这两件事的真假曹昂不知道,但众人都信了,反正张让、赵忠二人是坏人,只要天子违背了士大夫这群正人君子的意愿,肯定都是这些奸佞蛊惑的。

    次月,朝廷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以讨北宫伯玉;拜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

    曹昂的老师卢植,已经在五月份罢了左车骑将军,代替邓盛,做了三公之首的太尉,这临时为卢植、皇甫嵩设立的左、右车骑将军也完成了使命,重新合二为一了。

    张温是灵帝安排的人,袁滂是士大夫领袖,这么安排,倒是谁都满意了,只是这一脚将关西勋贵踢得更远了。

    张温也是老臣,自领命之后,便吸取皇甫嵩的教训,统率诸郡步、骑兵十余万积极讨贼,与叛军相持在美阳一带。

    不过张温并没有太多的统兵经验,与叛军交战之后,连续失利。

    这也是曹昂麾下众人,不建议曹昂东进的原因。

    三辅是个浑水,张温想讨贼却无能为力,至于想拖后腿的,更是不知道有多少。曹昂大破李文侯部,本来是大功一件,前途光明,可若是一脚踏入这个三辅泥潭,便又是前途未卜,后果难料了。

    放着坦途大道不走走荆棘小道,众人着实理解不了。

    尤其是张纮、陈端、秦松这些人,已经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寄予到曹昂身上,更不希望曹昂误入歧途。

    曹昂也有些为难,君臣君臣,本就是一体,二者以君为主,可若是为君的总是跟为臣的相逆,君臣也长不了。

    这日曹昂便决定召集属下,好好地谈一谈。

    到了傍晚,曹昂让人在渭水边点起一堆篝火,然后将羊毅、郭嘉、张纮、陈端、秦松、班英、全柔、盖顺、曹玉、阎温以及麴义、黄忠、胡武、徐晃、张杨等十五人召集前来。

    这十五人有曹昂的亲信,亦有非能信者,但俱是军中重要人物。

    曹昂并不准备说些反动的语言,倒也不在乎为外人所知。

    一众人围着篝火坐好,曹昂叫来赵莽,让他从一旁的渭水之中,提了两桶河水。赵莽将水提上来,曹昂让他放在众人之间。

    曹昂拿起一只碗上前,舀了一碗水,当着众人面,一饮而尽。

    众人不知曹昂何意,皆是面面相觑。

    曹昂则笑道:“泾以渭浊,湜湜其沚,自古以来,泾清渭浊,泾渭分明,大家也来尝尝这渭水。”

    渭水相较泾水,素来浑浊一些,不过也只是相对的,此时的渭水并不像后世的黄河那般,俱是泥沙黄汤。

    众人更被曹昂弄得糊涂了,却只见徐晃第一个上前,拿起碗来,舀了碗水,一干而尽。

    这时胡武也紧随其后,喝了河水。

    随后便是羊毅,慢悠悠地起身,看着众人,直言道:“君侯让饮,自有道理啊。”然后也舀了一碗水。

    有了羊毅这句话,众人兴许是明白了什么,纷纷上前,抢着来饮这河水。

    众人倒都是经历了一段军旅生涯的人,没那么娇贵,饮这渭水浊流,还不至于难以下咽。

    待到众人皆饮完,曹昂才说道:“诸位从这河水之中,喝到了什么?”

    “泥沙!”

    “涩味!”

    徐晃、胡武等几个武将倒是回答的干脆,至于张纮等一众文臣,俱觉得曹昂另有深意,却是不言。

    曹昂却是又舀了碗水,喝了一口,然后倒在了地上。

    “我觉得这里面有血腥味。”

    众人俱盯着曹昂,连徐晃几人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曹昂忽然提高声音,大声说道:“这里面是凉州百姓的血味,整整百年来的凉州百姓流的血,都在这里面。

    从先零羌侵袭金城,到今天,整整一百五十年了,这场仗打了一百五十年,凉州百姓的血流了一百五十年,还不应该结束吗?”

    曹昂看着众人,忽然愤怒地喊道:“盖顺,你告诉我,当年我大汉朝廷,能北驱匈奴,封狼居胥,可为什么小小的羌胡,朝廷总是打不赢?”

    盖顺看着曹昂怒发冲冠的样子,想张嘴,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你盖顺不说,我说。有人说是大汉对西羌的重视不足,政策以守为主,保守而无用;有人说是朝廷内耗严重,政变不断,影响了国力。

    我看都不是,是人心不齐,所有人把心思都用到对付自己人身上,没人想着舍小家为大家。

    历次羌乱,朝廷都从关东调兵,可见对关西的豪杰的不信任,而关西之人,有多少又参与到这些叛乱中。边章、韩遂、宋杨、宋建,哪一个不是汉人。

    朝廷和关西人把所有的本事都用在了相互猜忌上,你们告诉我,这仗怎么赢。

    凉州历任官长,不思戍境守土,反而把精力用在内斗上。太守令长,畏恶军事,皆以素非此土之人,痛不着身,祸不及我家,故争郡县以内迁。

    大家告诉我,拿什么来平定羌乱,拿什么来安定凉州。

    盖顺,你是凉州人吗?阎温,你是凉州人吗?你们告诉我,有几个人是一心为了凉州的。

    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可是我哪怕我有一千一万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去三辅,我怎么跟三辅受难的百姓说,我怕麻烦,我怕无功,所以我不管他们了。”

    众人为曹昂质问的面红耳赤,盖顺,阎温,更是羞愧难耐,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就是与此无关的徐晃、黄忠等人,亦听得是心有戚戚。

    有人忍不住,竟然哽咽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