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七十万鬼子?
在40火的密集火力当中。
很明显,鬼子是撑不了多久的。
哪怕是在鬼子师团长的命令下冲到最前面的九七式坦克,装甲最厚的也才25mm,不及99式坦克的一块反应装甲了属于是。
仅需一发40火,九七式坦克依然得完蛋。
也因此,战车第一师团的各类装甲车辆压根就撑不了多久,很快就被消灭完毕了。
不过在打完之后,重装旅的火箭弹还剩下了不少,很明显,全旅都没有完成先前的火力配额。
但这也只能怪鬼子的装甲车太不结实了,这么轻易的就能穿透,根本就不需要浪费多余的火箭弹去消灭他们。
闲来无事的瞥了眼直播弹幕,弹幕里全部都是诸如“你们这么浪费弹药,问过人家鬼子的感受吗?”之类的弹幕。
秦霄:……
不好意思,还真没问过,人已经凉了,要不然你去黄泉上问问?
地狱笑话了属于是,你们笑了可是要被扣功德的。
而另一边,高旅长则是看向了最终计时,时间定格在了十三分钟十五秒。
这其实还包括了坦克部队出动赶鬼子的时间,中间40火的不间断轰炸,则是持续了十分钟之久。
毕竟战车第一师团好歹也有一千多辆装甲车辆的师团,这些车辆分布在很大的一片区域内,有的还想着跑路,到处的乱窜。也因此,消灭他们费了很大的一番功夫。
不过,这个时间还是很短的。凭借着这一个十三分钟的记录,高旅长认为,已经足够在歼灭师团的速度榜单上排到前列了。
而在消灭了战车第一师团之后,高旅长也是收到了来自后方指挥部的命令。
“嗯……需要我们往北行进八十公里吗,在那里,梅津美治郎正准备构筑一道防线,用来挡住咱们的部队?”
“这是什么奇葩战术,这不是拿来送吗,主动将鬼子聚集在一起,还省了我们好多事……”
高旅长诧异道。
不过身为一个现代人,高旅长显然是无法理解鬼子的思维的,就像三德子为什么想不通要和苏慈宗过过招,体验一下慈父的严冬一样。
又或者像鬼子当年为什么突然脑子抽抽,突然想要挑战苏慈宗,集结大军和精锐准备进犯,最后却被苏慈宗一阵胖揍,导致了诺门坎败北一样。
还是说,光头的微操才是这一时期的顶尖技艺?
在这样的一个群体当中,作为一个现代正常人,确实是时刻感到格格不入了……
不过既然梅津美治郎准备送,那华国部队就只需要接受就行了,敌人越奇葩,华国部队就越省事。
而在打扫完战场之后……
重装旅也是再度出发,往北而去。
……
……
等到重装旅来到北部。
这里,华国部队也是大批集结。既然鬼子们先集结了一手,华国部队不拿出足够的诚意,岂不是太不尊重人家了?
而跟着高旅长来到前线的临时指挥所,在这里,大量的人员正来来往往。
走进一间帐篷,此时,里头有许多人正在讨论接下来的这场仗,该怎么打。
“根据前线的情报,目前关東军的鬼子,除了已经被我们消灭的十几万之外,梅津美治郎又想尽办法,征集了大量处于東北地区的鬼子侨民。”
“这些侨民的数量在二十多万左右,其中有不少都是鬼子曾经退役的鬼子士兵,又或者干脆就只是平民。梅津美治郎将他们全部征集了起来,独立编成了数个师团,以充当临时兵力。”
毕竟仗打到了这个地步,樱花已经没了,梅津美治郎如今已没有了后方亿民的支持。无所依靠的他和他的的关東军,是樱花仅剩下的武装,自称是蝗军最后的火种。
所以打着这个旗号,梅津美治郎将所有能抓到的樱花人都集结了起来,补充进关東军里,准备决一死战。
这一战,要么全体玉碎,要么拼出一个未来。
他们已经没有地方跑了,往北是苏慈宗的地盘,苏慈宗是绝对不会放过他们的。而往西、往东,都没什么好的出路,根本就跑不掉。
除了直面华国部队,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而在这一百多万的关東军当中,有七十万,就集结在了秦霄目前所在位置北面的防线当中。
那是梅津美治郎用来迟缓华国部队的一步棋,目的是想要稳住当前溃败的局势,为后方争取时间。
对此,有人则是说道:
“我认为,我们应当先找到那些侨民师团所在的位置。按照鬼子以往的惯例,这些侨民是不可能补充到前面的师团当中去的,更大的可能,应该是用这些侨民,组建起新的师团。”
“所以这些侨民师团,就是我们接下来最好的突破口。”
闻言,在座的人基本上都同意这个想法,其中一位岳姓旅长则是说道:
“你的说法我同意。不过在鬼子的侨民师团之外,我想,还要再加一个敌人。而且我建议,最好还能优先处理这个敌人。”
闻言,旁人疑惑道:
“什么敌人?”
岳旅长则是冷笑道:
“鬼子的第16师团。”
第16师团?
那个三十万大屠杀中的“百人斩”部队?
见众人被镇住了,岳旅长接着道:
“这支部队,原本是被调派到了华中地区驻防的,在历史上参与了鬼子的南进计划。”
“但由于我们的插手,别说南进计划了,鬼子连樱花都没了。”
“正因为如此,在溃败当中,第16师团几经周转,逃到了关東军的旗下。而据我所知,他们就在面前的这七十万关東军中。”
“这么一支部队,我将他列入第一轮打击的目标当中,诸位应该没有意见吧?”
闻言,众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都纷纷摇了摇头。
有意见?怎么可能,这群鬼子,让他们多活一秒都感觉是亏的。
至于这么打,那还得再讨论讨论,确认有没有可行性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