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精盐销售火爆,二道贩子铤而走险
瞿家顺利落地北平,瞿通父子俩,也算是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瞿通也算是彻底宣誓效忠朱权。
瞿通可是跟着老爷子朱元璋打天下的。
这在明军中的声望,就算是朱棣,也得竖个大拇指。
伴随着瞿通的加入,朵颜三卫也顺利扩编了九千勇士编制。
与此同时,精盐工厂成功提炼出第一批精盐。
并且经过测试之后,精盐无论从口感还是质地,远超市场上流通的各类食盐。
周文专门派人去请朱权返回北平共商销售一事。
但朱权并没有回去,而是让人转达其意思。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办。”
这一句话,就意味着朱权愿意放权给周文,让周文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能否盈利或者大赚,就看周文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至于遇到任何问题,也不用担心。
还有朱权与二十万大宁军在后面兜底!
虽然朱权当起了甩手掌柜。
但周文却是很开心。
毕竟作为他这种商人,最怕的就是上面的领导,不懂装懂,还非要上手微操。
第一批精盐开始流入市场。
不过因为其产量的原因,市场暂时仅限于燕宁两地。
其利润只有成本的两成。
等到工厂的产量上来了,便可以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向大明其他地方销售。
届时价格自然会与燕宁两地的价格有所不同。
毕竟一个是属于朱权的直属地盘,另一个是暂属朱允炆的地盘。
盐这东西,在市场上的价格可是十分昂贵的。
民间大有,一两盐巴一两黄金的传闻。
一斗盐巴市场价四百文。
其一斗盐巴的成本,十不足一。
而周文在经过朱权的授意之后,精盐市场售价为:
一斗盐巴,二百文。
足足降了二百文。
这对于燕宁两地的百姓们而言,无异于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曾经很多百姓吃不起的盐巴,如今他们也能吃得起了。
明朝一斗约等于十八斤。
二百文一斗,也就相当于十一文一斤。
这可以说是,相当的平价了。
而且这售出的可是精盐,提纯的纯度远比这个时代的任何盐类,都要纯!
碍于时代的技术性,盐巴中依然存在杂质,但其含量极少。
当周文打出朱权的名号开始在燕宁两地大肆贩卖精盐的时候。
百姓们第一次听到如此平价的盐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直到他们亲自去尝,亲自去买。
只要付十一文钱,便可带一斤精盐回家。
仅仅三天时间,精盐工厂提前储存了半月的食盐,便全部卖空了。
直接卖到断货。
为此没买到的百姓,仍然还有很多。
不过周文倒是放出风声,说过上一段时间,便又会有一批精盐到货。
到时候欢迎百姓们前来抢购。
当然了,为了应对其他盐贩子过来恶意囤货,伺机抬高价格。
朱权一封书信,让朱鉴密切关注这段时间市面上出现的同款精盐,一经发现有商人囤货,趁着断货的间隙,哄抬价格者,统统给他们抄了关进大牢里去。
而他们所囤精盐和家产统统充公。
朱鉴领命照做。
果不其然。
因为周文突然推出精盐销售,导致北平城中不少盐贩子的盐巴因为价格原因卖不出去。
当他们瞧见精盐价格低廉。
趁机雇佣多人购买精盐,囤了一大批的货。
一等到周文暂时关闭店铺。
他们就冒出来开始贩卖,并且大肆宣扬周文的精盐已经没货了,等到下次有货的时候,至少都要等到下半年了。
本来一开始百姓们还不愿意相信。
但奈何这群奸商倒是懂得舆论的影响力。
拿银子雇佣了不少混混们帮忙散步谣言。
并将他们提前囤积的精盐以十倍的价格出售。
对于这种二道贩子,朱权表示随便来。
反正抄家充公一套手段等着呢。
根据这几日朱鉴抓获的二道贩子与抄家数额,整理成册。
足足有二十多万两白银入账。
朱权的小金库,一跃增长到了三十万两白银。
当然了,这入账的二十多万两白银,可没有一分是卖盐的银子。
全都是抄家来的。
当朱权看到这抄家花名册,不禁发自内心的感叹。
“果然呐,做生意哪有抄家来钱快。”
正如朱权所言,辛辛苦苦做生意半辈子,还不如抄一次家,钱来得快呢。
而且还没有任何负罪感。
毕竟是对方触犯律法,触碰朱权的底线在先。
既然他们明知故犯,选择铤而走险。
那也就不要怪朱权,心狠手辣。
经过这一系列雷霆手段打击之下。
北平城里原先还有点小心思的商人们,纷纷打消了脑子里的念头。
老老实实的做起了本分生意。
北平城自然是不能一家独大,对于这些愿意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朱权自然是赞成的。
但对于那些想着来跟他抢生意,分钱的。
朱权倒是想要看看。
他们到底有几个家可以抄,多少个脑袋够砍的!
不怕死的,尽管来就是了!
周文对于朱权的雷霆手段,也是十分佩服。
同时也惊出了一身冷汗,感慨朱权的魄力。
试问当初他若是没有和朱权合作,而如今看到精盐如此火爆,以最快的速度占领燕宁两地市场的情况下。
他当真不会跟那些二道贩子一样,为了利益而选择铤而走险吗?
周文自己都不敢保证自己不会那么做。
毕竟在周文的认知里。
商人逐利。
他也一样。
只要利润够大。
他周文也敢赌!
试问他周文如今能成为北平首富,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一颗敢赌的心嘛。
赌赢了,财源广进。
赌输了,倾家荡产。
仁寿坊。
周府。
最近这几日,周府的大门都要被北平城中的各大富商踏破了。
来来往往不下数十人。
各个手中皆是提着大礼而来。
但周文却是不敢接他们任何一个人的大礼。
因为他们所求。
不是别的。
正是这段日子卖的火爆的,精盐。
这第一批精盐售完。
尽管周文只能拿利润的两成。
但也有个万两银子。
并且这还是在朱权有意将精盐价格压低,想要精盐普及到普通大众的家中。
让每一家百姓,就算是再穷,也能吃上盐巴。
否则这利润,至少还能翻上好几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