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花荣刺客
林冲立刻点头:“大人请放心,我这就带领骑兵旅的兄弟们,连夜奔程,绝不让他们偷袭成功。”
“连夜翻山越岭,辛苦你们骑兵的兄弟了。”
“军情紧急,我这就组织部队快速迂回过去。”
林冲说完,立刻收拢起部队,在这冰天雪地的恶劣地区要翻山越岭,长途奔袭,骑兵要很受考验。
但没有办法,骑兵是自己唯一一支掌握的快速机动力量,只要骑兵部队能够快速机动,那就不怕段鹏举的偷袭。
明刀明枪的不怕,最怕的就是偷袭,苏夏之前带领部队之所以多次与宋军作战取得胜利,怕的就是被宋军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
兵者——诡道也。
奇袭是自己胜敌的法宝。
而段鹏举带领一支小部队,人数少,容易隐藏,小股部队采取偷袭,那不是特种战术吗?
对付小股部队的战术,必须要有较多的力量进行防守,否则很容易顾此失彼。
可以说苏夏的军事决策是绝对正确的。
几乎就在此时,受苏夏委派,小李广花荣已经开始秘密潜伏进入了东京汴梁。
与花荣同行的还有两人,一人为花和尚鲁智深,打扮成僧侣模样,另外一人为过街老鼠张三。
这两人一进入到汴京,就迅速和青草蛇李四接上了头。
作为苏夏布置在东京汴梁的情报头子,李四对于情报信息的掌握还是比较熟练的。‘
不过,他并不知道慧贤雅叙里荷花的真实身份,也不知道花荣此次来担负的任务为何。
单线联系,是保证情报工作隐蔽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原则之一。
倒是那张三和李四还有鲁智深多年未见,立刻热闹了起来。
现在的李四,在大相国寺外的一处地方购置了府邸,旗下有四五个分支机构,收拢泼皮,专门负责打探情报,他们有的做鞋,有的走街串巷卖木炭,但都肩负着监视北宋各僚属衙门的行动。
但他们都不知道自己是为苏夏部服务的,只有李四等少数领头人知道,实际上他们更像是一个社会帮派,而幕后的服务则是苏夏。
之所以没有让所有人 都知道负责的部门。
是因为皇城司的原因,这一点之前也有交代过,李四他们的活动皇城司:是宋代禁军官司名,原来叫武德司,位于东京左承天门内。为宋代特务机构,性质类似明代锦衣卫。
如果李四的手下都知道是为苏夏“打工”,回去再嘚瑟起来,那岂不是被皇城司的人知道,最终惹起了皇城司的注意,那不是被人家一锅端了?
这出于保密性质,不引人注目。
而真正的情报人员,更多的则是由旱地忽律朱贵布置的,只有像荷花这样的特殊人员才是由苏夏亲自布置的,也是由苏夏亲自指挥的。
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世界任何地方的情报系统都很常见,都有单独联系的特殊间谍和由不同机构负责的间谍。
这样避免了一支机构被抓,全国被端的结果。
李四指挥的则更多的像是专门机动的行动队,捎带脚带着做点低级情报的事情。
鲁智深和张三李四聊得很畅快,倒是花荣,身负重任,他现在担任的是执行刺杀“西门庆”的重要任务。
苏夏为他准备的画像里有荷花的图像,告知于他,此人不能杀。
而西门庆则是必杀之。
另外,高俅、蔡京这样的也不能杀,原因很简单,这帮宋徽宗的佞臣专门给宋徽宗拆砖卸瓦,要是把这几个人像朱面力那样刺杀掉了,也许宋徽宗就提拔了类似“宿太尉”这样的清正廉洁的官员,反倒不利于自己的反事。
这些暂且不表,单说那胡师文和西门庆这两人勾搭在了一起。
倒是这胡师文在去慧贤雅叙的时候,搭上了荷花的床。
这荷花算是名妓,到这份上和过去在张恩策(第一任丈夫)、石干天(第二任丈夫)、云天彪(第三任丈夫)都不太一样。
当然了,前提是不算西门庆,这西门庆是介于石干天和云天彪之间一个多月的“丈夫”。
按照今天的话来讲,更多的算是“p友”。
荷花现在自由在于她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对于胡师文这样的“废物”级别的男人(毕竟年龄大了,可以理解一下)。
荷花的骨子里有些不喜欢,胡师文自幼舞文弄墨,不能杀鸡提刀,相比西门庆,技巧性的东西差了很多。
相对于张恩策、石干天这样的人,他们的力量反而更好。
力量、技巧都不如人,每天又只会弄些陈词滥调,写那些酸不溜的诗句,连荷花都觉得写的烂。
这不,刚动了没两下,气喘吁吁的胡师文直摇头:“你个小妖精,榨干我了。”
荷花看着他满头大汗,内心里直摇头,不过面子上还说:“胡大人,您看我说吧,还是我在上……”
片刻。
不用怀疑,真的是片刻。
这胡师文上气不接下气的抱着荷花:“你,可把我累死了。”
“大人,您今天怎么这么厉害。”荷花的嘴里,言不由衷的说出了这句话。
这胡师文不明所以,此刻里,他内心的那种征服欲爆棚,尽管只存在了片刻之间。
过了有一会,这胡师文又道:“且说认识你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你是哪的人。”
荷花肌肤如雪,眼光一闪:“大人,您猜我是哪的人?”
‘’听你口音,口音有点像青州那边的。“”
荷花媚眼如丝:“大人,您猜的真准,我娘亲那边确实是青州府的。诶,大人,听说青州府那边出事了。”
胡师文满脸不在乎道:“没关系的,青州府那只是有点小乱,那个叫苏夏的区区一个两军的都指挥使,官家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这次天武军顾廷烨、段鹏举去袭扰他们,今年夏天,朝廷不但组织之前调集结的八万大军,高太尉亲自带队,谅那苏夏也再无还手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