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带来生机,稳住局面
第62章 带来生机,稳住局面
面对不能扭转的疾病,他也害怕。
只是,刚刚的他,必须的掩饰好自己的害怕。
恐惧是会传染的。
还好,太子妃和世子爷的队伍就要到了,雍州有救了!
“主子,今日城中又发了告示,说是援军已经在路上了,要求百姓们不要恐慌。”
“援军?打探到是谁了吗?”
“据说是天圣王朝的太子妃和定国侯世子。”
“太子妃?”
天圣王朝这个不册立太子,却册立太子妃的行为,实在是令人费解。
属下很明显也是这样想的,“是啊,这位太子妃算是一位传奇人物,只是一介女流之辈,却来处理这种大事,让人如何安心。”
“小五,聪明多了”,男人的蓝眸中闪过一丝兴味。
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太子妃,自己须得要亲自会会才好。
“咚咚”,景湛敲击了两下马车。
流云探出头,“世子爷?”
“快要到了”,不是自己想见的人,景湛别开了头,朝着前方看去。
闻言,时令仪伸出头,远远的城楼上,“雍州”两个大字预示着,此行的目的地到了。
雍州,水利最盛,之前是往来繁华之处,各地的商人货物齐聚于此,好不热闹。
可是现在,远远瞧着,只看见紧闭的大门,一片死气沉沉。
时令仪她们的到来,为雍州,带来了生机。
城内断粮,官员们也吃不到食物,魏筠是被人搀扶着来到城门口迎接的。
看到时令仪的队伍,就像看到了救星,面上的激动难以掩盖。
“快快快,打开城门,让援军入城!”
用了最大的声音,可是回响平平,还是侍卫喊了一声,下面的士兵才听到了动静。
“打开城门!”
封闭多时的雍州城门终于被打开。
时令仪心中隐隐激动,一路赶来,就是为了拯救雍州的百姓。
如今,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世子,传令下去,每个人都纱巾遮面,防止感染。”
景湛已经变成了时令仪的传信官,任劳任怨的传话。
瘟疫一般传染性都极强,在不确定传染方式之前,至少要保护好自己的口鼻。
每人脸上遮上一块白色的布巾。
到了城门口,时令仪走下马车。
感受到了一股股炙热的目光,看自己的眼神仿若救星。
时令仪猜测,这些,就是雍州的官员。
“丞相大人何在?”
“臣在,臣在~”,魏筠气喘吁吁的从城楼上下来。
仅仅几步路,就如此疲惫?
“臣等参见太子妃娘娘。”
时令仪没有心思听他们请安,直入主题的询问魏筠,“丞相大人,雍州情况如何?”
魏筠平了平气,“回太子妃娘娘,很不好,,,嗯~啊~”
时令仪不耐的摆摆手,“你先缓缓”,指了另一个官员,“你来说。”
“是”,那官员是负责城中供给的,便先说了供给的情况。
“雍州现在是缺少粮食,缺少药材,也缺少大夫,什么都缺,不缺的,就是病人。”
那官员说的实在,从他低沉的语气不难听出,雍州的情况很糟糕。
魏筠担心这人说的不全面,接话道,“太子妃,现在雍州的当务之急是救治瘟疫百姓,找到预防的方法,还有开仓放粮,缓解百姓的焦虑。”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筠选择先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时令仪停滞了片刻,“继续说。”
停滞的时间里,时令仪在反思。
自己刚刚对待魏筠的态度,是因自己的先入为主,这种想法在这种情况下,太危险了。
时令仪反反思之后,恢复了平常心。
魏筠接着说下去,“护城的将士们已经站了太久的岗,若是可以,希望太子妃能够让侍卫暂时代替护城的将士。”
犹豫之下,魏筠还是没有当众说出将士们中间出现了病人的情况。
时令仪看到魏筠的停顿,猜到他有事隐瞒,但没有追问下去。
魏筠的提议是有道理的,时令仪下意识的看向身后。
刚回头,就听到景湛已经吩咐下去。
“清点侍卫,分成三队,时家的侍卫继续跟在太子妃身边护卫,本世子带来的人分为两班上城楼接替士兵。”
景湛安排的很周全,时令仪没有什么可说的。
只是点头,表示对安排的满意。
转向魏筠,“丞相,大夫和药材请您带人先行前往瘟疫的集中点。”
“然后,粮食的发放按照街道,统一安排。”
魏筠面露难色,“太子妃娘娘,这。。。恐怕做不到。”
时令仪蹙眉,“为何?”
“瘟疫的病人太多了,一开始设置的集中点根本不够,现在。。。”
时令仪简直不敢相信,“你们居然让病人和正常百姓在一起生活?”
魏筠咬咬牙,“是。”
时令仪简直是用吼的,“你知不知道这样患病的人只会更多?”
“知道”,就是因为心知肚明,才觉得难以启齿。
时令仪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算了,你先带我去疫区看看。”
到了现场,时令仪等人通通吸了一口凉气。
临时建出来的草棚,有些人有床,有些人就直接睡到稻草之上。
若不是这些人还能够呼吸,看上去就像死人一样。
魏筠为难的解释,“这,就是疫区,水患之后,雍州城根本没有多余的银两,就这些,还是好不容易弄出来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银两,没有人手,魏筠想要做什么都备受掣肘。
时令仪低下头,有些惭愧,“抱歉,丞相大人,刚刚,本宫太急躁了。”
忘记了这里不是什么都有的都城,而是刚刚经历了水患的雍州。
“世子,你安排人重新搭建疫区,不行的话直接将州府官员的府邸征用,暂时作为疫区。”
这事情需要一个雷厉风行之人去做,景湛正合适。
景湛不在意做这种得罪人的事情,“好。”
“时一,你安排时家的护卫,不需要保护本宫,去挨家挨户的将得了瘟疫的百姓移出来。”
“按照轻重的原则让大夫诊治”,那些人待在家里,死的人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