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三十一章前门大街
被停职的事陈建国如实地告诉父母,这事也不好瞒。
当父母知道陈建国是为了什么被停职后,就没有再多说什么,正好夫妻俩还想为陈建国换一个工作呢。
第二天,陈建国一直睡到了九点多才起床,他随便吃了几口母亲给他留的已经凉了的早餐,此时整个院子就剩他一个闲人。
他已经打算好了,今天要好好逛一逛首都,他重生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大半年了,还没有好好逛逛呢,这次正好有了机会。
他出门没有骑自行车,一路溜溜达达的走到了正阳门,正阳门又俗称前门楼子,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
陈建国先是去了天安门广场,此时的天安门广场还没有后世的那么大,起码现在就少了一座纪念堂。
虽然现在的天安门广场没有后世的那么大,但是人却不少,虽然没到人挤人的地步也差不多了,这些人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本小红书,虔诚地望着天安门,希望能看见伟大地领袖。
陈建国只是在外围看了看就离开了,过了正阳桥来到前门大街,在这里闲逛起来。
前门大街可是首都著名的商业街,陈建国走在大街上,远远的就看见了号称中国第一吃,天下第一楼的“全聚德”。
此时也差不多到中午了,陈建国正想尝尝现在“全聚德”烤鸭问道。
陈建国走进店内,里面的客人不算多,陈建国自己找了一张空桌坐下,这时才有一个服务员走来询问要吃些什么?
这个年代的服务员一个比一个牛,都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样子,陈建国都习惯了。
“来“全聚德”当然是吃烤鸭了,给我来一只。”陈建国说道。
“得嘞。”说完服务员就走了。
大概二十多分钟后,服务员端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同志,你要的都上齐了,还有什么需要,你言语一声。”
“我什么都不要了。”陈建国摆了摆手。
“得嘞,你用着。”服务员转身走了。
陈建国先是拿起一张薄饼,然后夹起切好的鸭肉放上,再放上点葱一卷,卷好后再沾一点酱。
“嗯味道不错。”陈建国边吃点点头。
这顿饭陈建国吃了一整只鸭子,一共花了陈建国八块五角钱。
陈建国走出“全聚德”,转身又看一眼,现在的“全聚德”烤鸭比后世的强太多了。
吃饱了后,陈建国又开始闲逛起来,就当是消食了,陈建国看着许多在后世都耳熟能详的店铺,都好奇地进去看了看,尤其是“六必居酱菜园”,他还买了一斤甜酱八宝菜,他想尝尝这个卖酱菜比猪肉贵哪里?
陈建国拎着酱菜走在大街上,突然他看见斜对面有家店铺,这家店铺门口竖着一块白色的牌子,白牌子上用黑色的字写着“前门信托商店”。
“信托商店”是这个时代产物,在工资不高、物资匮乏、凭票供应的年代,人们购买力可想而知。逛不起百货大楼、西单商场时,信托商店就成了首选。
“信托商店”与典当行不同,信托行的业务以代营为主,为托销、托购双方穿针引线、搭桥挂钩。信托商店一般分为售品部和收购部两块儿,售品部负责展示和出售,收购部负责收购和寄卖。人们要出售暂时不用的新旧物品,信托商店就根据市价,并参考物品的新旧程度做价收购。
人们把东西放到信托商店来卖的缘由五花八门:有手头紧的,想换俩现钱花花;有结婚的,想卖掉旧家具换套新的;也有搬家了,老物件没法处理的……
当然,有卖就有买的。那年月,逛信托商店也成了不少人的爱好,有时不为买,只为逛。有些眼尖的主儿,往往还能淘到“宝贝”。
在后世“信托商店”几乎绝迹,陈建国非常好奇,就快步走向了“前门信托商店”。
陈建国一走进去,就看见一个大大高高的实木柜台,柜台后面有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头,手里拿着个放大镜正在看一个瓶子。柜台前面焦急地站着两个十五、六岁的少年。
陈建国不动声色地走到边上,看了起来,这时老头放下放大镜,“崇祯五年的,瓷器还不错。明朝的瓷器呀,存世的太多,不太值钱,这样吧,你们要是愿意的话,五十块钱咱们可以成交。”
站在旁边的陈建国一听是明朝崇祯年的瓷器,就好奇的仔细看了起来。这是一个白釉开片观音瓶,此瓶颈部较短,丰肩,肩下弧线内收,至胫部以下外撇,浅圈足,瓶体纤长,线条流畅。
白釉开片观音瓶
其中一个少年一听老头只给五十块钱,“老头儿,我说你这打鼓儿的行当,是不算祖传的呀?”
(旧时的北京,要用东西换钱,除去上“当铺”之外,就得找走街串巷收买旧货的人了。收旧货的人,都以左手夹着一个象银元大小的皮鼓,右手拿一根比筷子长些上端包着皮头儿的细藤条或竹棍来敲打,声音不大,而清脆可听,足以达远。老北京称之为“打鼓儿的”。)
“年轻人,你不简单啊,连打鼓儿的称呼你都知道。”柜台后面的老头笑道。
“那是,我家祖祖辈辈都是开当铺的,我能不知道吗?”少年得意起来。
“那我问你,崇祯五年是公元多少年。距今有多少年了,你要是答对喽,这瓷瓶我个人一百块钱收了。”老头笑道。
“那五十块钱还是留着您养老吧!这瓷瓶我不卖了,我回家拿它当夜壶。”说完俩少年抱起瓶子就要走。
“哎哎别走呀,再聊聊,再看看。”老人从柜台后面走了出来,招手道。
老头又接过瓶子仔细看了起来,这时另一个少年小声说道:“哥!五十就五十吧。”
“住嘴,你个败家玩意,祖上传下来点玩意容易啊。”岁数大一点的少年厉声说道。
这时老人放下了瓶子说道:“年轻人,记住了,崇祯五年是公元1632年,距今是335年,咱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呢。”然后他又指了指瓶子,“这三百多年是小意思,你要是能把秦始皇的夜壶给拎来,甭说两百,两万我都给你。”
听老头这么说,俩少年抱起瓶子走了,陈建国立马跟了出去。
“哥,五十块钱不少了,这下可好了,连五十块钱都没有了。”年轻一点的少年说道。
“你少说两句!成吗,再说我把这瓷瓶砸了啊。”岁数大一点的少年不耐烦道。
陈建国一听这俩二货要砸瓶子,立马上前阻止,“哎哎两位小兄弟,刚才我都看见了,这瓷瓶我想要,你俩开个价。”
岁数大一点的少年思考了一下,说道:“一百五十块。”
陈建国点了点头,把他俩拉到了一个角落里,从兜里拿出了一百五十块递了过去,少年立马接过钱,把瓷瓶交给了陈建国。
两个少年卖掉瓷瓶显得非常高兴,一溜烟的就跑了。
陈建国抱着瓷瓶看着跑掉的两个少年,“他俩以后会不会后悔死。”
买了瓷瓶,陈建国也不逛街了,抱着瓷瓶往家走,古董陈建国其实不懂,但是他知道这个年代古董造假还很少,而且刚才“前门信托商店”里的老头已经看过了,这是明崇祯五年的瓷器。
他不管那些,买了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