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吴忧:老朱,一本万利的买卖,你干不干?
“凡天下英才,皆为天子门生?”
将父皇的低声呢喃之语收入耳中,政治智慧本就不凡的朱标非常清楚,吴忧所奏之事,已成定局,
毕竟,此举不仅极大的扼制了臣子结党营私的可能,同时也大大的加固了皇权,可算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尊师重道,延续千年,极为受人尊崇,等闲不敢轻叛,可想而知,几十年之后,待到天子门生遍布朝内朝外的那一天,天子权柄,必将前所未有的稳固,
“显扬,你接着说!”
朱元璋虽未急着表明自己的态度,看似风轻云淡,可嘴角掀起的弧度,早已说明了一切!
煮熟的鸭子,到了,还是飞了!
轻叹了口气,原本容光焕发的礼部尚书王钝,精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靡,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再做他想,
“是!”
在众臣神情各异的注视下,坦然自若的吴忧,极力煽动着自己的翅膀,改变着大明这艘航空母舰 未来的前行方向,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逢魔遇佛,皆为度化,臣以为,天子门生之称乃极大殊荣,即需有所制约,也应有所勉力才是!”
沉吟了片刻,若有所思的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询问道,“如何制约?又该如何勉力?”
出题之人,必有解题之法,吴忧毫不迟疑的说道,“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同理,天子门生蒙圣上如此厚恩,更应洁身自好,造福一方,忠君体国才是,
臣以为,天子门生日后凡有负圣恩,罔顾国法,贪婪谋财,鱼肉百姓,结党弄权,危害社稷者,通通罪加一等,抄家灭门!”
朱元璋素来善于举一反三,摩挲着下颌思索了片刻,沉声道,“即为天子门生,谁敢给咱抹黑,咱,灭他九族!
还有,凡天子门生不论品级,皆享有具折上奏,直达天听之特权,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吾皇圣明!”
群臣皆是人精,非常清楚,仅凭“天子门生”这四个字,于天下学子而言,不仅足以光宗耀祖,更是前程远大,
身为天子门生,但凡有点能耐,只需谨守本分,别犯下大错,前途,必然无可限量,
天子门生虽触犯国法罪加一等,动辄抄家灭门,看似万分苛刻,但群臣毫不质疑,一旦此消息传唱天下,天下学子必然欣喜若狂,趋之若鹜,
而少许政治嗅觉敏锐之人,蓦然听闻天子门生不论品级,皆享有具折上奏,直达天听之特权,无不是心头一震!
可想而知,待到几次科举之后,这整个大明天下,天子门生必将遍布天下各处,到那时,大明再大,还有什么事,能瞒得了圣上的法眼么?
{老朱不愧为一代雄主,头脑之敏锐,手段之高明,当真是深不可测,竟从此事联想到几百年后的雍正帝的密折制度,真是厉害!}
“显扬?发啥愣呢?”
“如何制约,咱已心中有数,可如何勉力,咱还想听听你的见解!”
不得不说,有时候马屁功夫再厉害,也比不过一个不经意间的崇拜眼神,对于直愣愣望着自己发呆,满脸惊诧的吴忧,朱元璋不仅没有丝毫怪罪,反倒有种莫名的享受,
得意的撇了一眼太子朱标,朱元璋忍不住暗自感叹道,“这小子素来桀骜,外无傲气却极具傲骨,普天之下,恐怕也只有咱,能让这小子如此崇拜了!”
“咳咳,臣刚刚走神了,还望圣上恕罪!”
“没事,你小子继续说!”,摆了摆手,嘴角含笑的朱元璋,语气前所未有的温和!
科举改制,不仅关乎国家今后的前程命运,同时也事关众臣的切身利益,一时之间,吴忧竟再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臣建议,圣上可铸天、地、人三剑,对应开科取仕的三甲之数,天剑三把,地剑、人剑若干,背面刻上学子姓名及年月,正面则刻上洪武亲赐!
一来,可重现秦汉君子六艺,文臣配剑之传统,二来,圣上隆恩常伴左右,可令天子门生时刻提醒自己,切勿辜负圣恩,误入歧途,
世人皆有光宗耀祖之心,圣人也不例外,天子亲赐配剑,乃无上荣光,个中三味,以圣上的英明,想来早已洞悉,也无须臣一一言明!”
个中三味?
众臣非常清楚,天地人三剑的价值,不仅仅在三剑本身,更在于帝王赋予三剑的意义,
于帝王而言,于天子门生而言,堪称有百利而无一害,倘若细细道来,个中又何止三味?
天、地、人三剑不仅是天子亲赐,更是开国帝王所赐,且不说天剑、地剑,即便是人剑,也足以一朝使寒窗苦读的学子,顷刻间光耀门楣,并作为传世珍宝,代代相传!
试问,如此恩荣,又怎能不叫所谓的天子门生感激涕零,以死相报呢?
细细思索了片刻,嘴角渐渐裂开的朱元璋,大手一挥,凝视着工部尚书朱瑛,声若洪钟的大声道,
“开科在即,着工部五日之内绘制三剑草图若干,由咱亲自筛选,再由手艺最为精湛的能工巧匠亲自打造,务求万年不朽!”
由工部将三剑先绘制成图,再行打造,本就是一种荣耀,朱瑛正待领旨,吴忧却言简意赅的提出了异意,
“臣以为天地人三剑,由圣上或太子殿下亲自绘制成图,再交由工部打造,或许更为妥当!”
朱元璋头脑何等敏锐,微微一转便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意义,“也罢,此事就交由太子执笔,由工部打造!”
“儿臣,领旨谢恩!”
“臣,领旨谢恩!”
有道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敏锐的察觉到奉天殿此刻的气氛 竟陡然微妙的吴忧,心绪一转便已知问题所在,
好在不便言明的吴忧,与太子朱标两人之间极为默契,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朱标先是微微一愣,继而顺着吴忧的眼角余光看了一眼之后,当即心领神会,
“启禀父皇,儿臣年少时曾听您说过,大唐凌烟阁二十四位开国元勋的事迹,并为之心驰神往,
直至近些年才明白,若真正论及功勋,驱逐鞑虏,勿使天下倒悬,开国诸公的功劳,比之凌烟阁二十四臣,有过之而无不及,
儿臣建议,朝廷当再铸文武二剑,文剑安邦,武剑开疆,一来可彰其功,
二来也可告之天下英才,什么叫做民族大义!什么才是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