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一场古代版苏氏医馆招聘大赛
自从叶子然为陈家一家七口翻案,公务就多了起来。
大多数都是平民百姓状告渝州的官僚子弟,乡绅恶霸。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他都不怕姚御史,还怕些臭鱼烂虾吗。
白天叶子然忙得脚不沾地,夜晚还得去渝州城外看土豆。
来回奔波消耗体力,叶子然的饭量逐渐加大,一个月的功夫,整个人胖了一圈。
叶子然摸着腰间的软肉,让人把他的家伙式找出来。
每天抽出半个时辰操练,不过一个星期,效果显著,体格有了质的飞跃。
作为文官,除了官袍,私下都是儒袍大袖的雅士扮相。
俊美清隽的少年文官,一袭白色宽袖儒袍,身段优雅,端的是雅致风流的气质。
然而现在的他肩膀宽阔,手臂粗壮,修长的双腿强有力,单站在那里就有一种无形的爆发力。
那股子刚毅凌厉,比武将惶不多让。
穿儒袍,有些违和了。
不过并不耽误苏纤纤枕在叶子然愈发健壮的胳膊,摸着他胸口隆起的肌肉安然入睡。
叶子然城里城外奔波操劳,却也是十分坚持自己的原则。
早中晚三顿饭,每顿饭都得回家吃。
苏纤纤不止一次让门房把饭菜送到衙门,次次叶子然原封不动把饭拎回来。
用叶子然的话来说,也不是非要回家,倘若为他送饭的人是她,饭菜即使是苦的,他吃着也是香的。
于是演变成了他没时间回家,让人备轿请她去衙门,总要一起同桌吃饭才罢休。
三两次还好,时间长了,这件事就传开了。
整个渝州城的官眷没有不羡慕苏纤纤的。
她们要是给自家官人送饭,只怕还不够被数落。官人备轿请她们去衙门共进午餐,更是做梦。
水灾时疫,渝州医馆消失十分之七八。
看病得去渝州城寻摸郎中。
苏纤纤让人去临州,崇州,禹州
广发英雄帖。
召集各城县闲着没事做的郎中来渝州工作。
苏纤纤搬出来现代找工作的薪资待遇。
月薪三两,包吃包住。
年底双薪,周末双休。
年假交通补助,加班补助。
若是买房,按照干的年数,一年补助一贯钱。
做苏氏医馆的坐堂郎中,也是有要求滴。
要求身心健康,从事医学工作两年以上。语言表达清晰流畅,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耐心。
这份招聘单子发出去,如石沉大海,一个涟漪都没泛起。
苏纤纤大失所望,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半个月后,足足有近两百的郎中来苏氏医馆求职。
渝州有十一个县,她准备在每个县开一家医馆。
抛去李熙,她只需要二十位郎中。
苏纤纤先把这些求职郎中安顿在客栈里,隔天召开苏氏医馆第一场招聘大会。
筛除能力不大,脾气不小的郎中。
筛除有不良癖好,品行不佳的郎中。
筛除从医经验少,学业不精的郎中。
近二百郎中,筛到最后只剩下四位。
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她只与这四位郎中签了聘约。
明晓旭,39岁,渝州人士,原来是开医馆的,后来逃难到其他州县做郎中。
外地人被本地人排挤,加上他医术超群招人嫉妒,背井离乡的日子不好过。
看到苏氏医馆的招聘单,他连一天都没耽搁,找了辆驴车,日夜兼程赶到家乡。
莫昌,17岁,汴京人士,医学世家,御医出身。
本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医官,厌倦皇城勾心斗角,辞官四处游荡。
万远方,15岁,禹州人士,医术不精通,但是有自己的见解,天赋极高。
好苗子就得抓到身边重点培养,这是苏纤纤聘请他的主要目的。
王延晚,59岁,连州人士,擅长妇人调理,祖传的金针疗法。
轰轰烈烈的招聘大赛落下帷幕。
苏纤纤对没有入选的郎中们加油打气。
别灰心,别气馁,回去好好钻研医术,修身养性,戒骄戒躁。
等到秋收时分,苏氏医馆还会召开一场招聘大会。
届时还会招三五位郎中,成为苏氏医馆的坐诊郎中。
诸位之前在客栈的吃住消费,全由苏氏医馆买单。
明日还请各位收拾好行李,各回各家。
诸位觉得渝州还不错,大可以在此处多逛逛,或者留在这里安家。
诙谐幽默的话,成功把落选的郎中们逗笑了。
要说这些落选的郎中为什么不闹事。
业耕带着百来个挎着大刀的士兵镇场子,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郎中怎敢闹事。
李熙和莫昌同是御医出身,应该能合得来。
李熙为主,莫昌为辅,还有一个小人精万远方,交由二人教习。
王延晚和明晓旭安排在致县,做苏氏医馆三馆的坐堂郎中。
迄今为止,苏氏医馆已经有三家分馆了。
李熙不愿留在汴京,汴京苏氏医馆暂且关张。
苏纤纤忙着两家医馆,再有万童堂的琐事需要料理,已是很疲乏了。
抽时间去衙门陪叶子然用膳,简直令她头疼。
眼看临近三月,无论她威逼利诱还是软硬兼施,叶子然初心不改,怎么也不同意她去汴京。
没办法,苏纤纤只好退一步。
她可以不去汴京,但是他得找十位得力帮手,任她差遣,而且他还不能插手她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叶子然松了口气,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三月,叶娟书出阁。
三月底,全国各州出现采买米面的商贾,不过人们并没有过分注意。
四月初,千里之外坐船而来,黄头发蓝眼睛的蛮族,带来一种黄灿灿的食物,名为土豆。
此物一经出现,立即惹得权贵世家争相购买。然则粥少僧多,一颗土豆炒到四十五贯的泼天价格。
四月中旬,演变成官员宴请宾客,若没有土豆,等于宴无好宴的局势。
四月底,恭王斥巨资购买大量土豆,在汴京城的豪华地段开了一家店铺。
店铺不卖其他,只卖土豆。
一颗土豆明码标价,一百两银子。
每人每月只限购一颗,想要买两颗,抱歉,本店货源紧张,给钱也不卖。
不得不说,恭王挺会做生意,饥饿营销玩的明明白白,炉火纯青。
恭王还给土豆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金土豆。
从此权贵世家再也不需要让家丁早起抢购土豆。
可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