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山沟里的野凤凰(21)
尽管表面说的不在意,实际上重衍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那个课题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当时逐皊出建实验室用的就是那个噱头,算起来时间不止两年了,可的确如他所说,成效不大。
他的实验团队也研究出来不少药物,有单一针对某种基因造成的症状的,也有针对遗传基因损坏修复的,但这两年多来,他们只在动物身上做过实验。
有的小有成效,有的却丝毫没有作用,而那些有成效的,在没有投入临床使用之前,都不能算成功。
所以他也在考虑找人参与实验这件事。
他恍惚了一路,回到家的时候,刘翠已经回来了。
这两年因为她和冉中华的身体,冉家常年有好几个医护人员, 原本冉中华比她大了20来岁,身体应该比她差的,可自从两年前做了肝癌手术,她身体就每况愈下,先前养的白白胖胖的小老太,现在瘦的跟骨头架子似的。
在这个家里,重衍第二亲近和感恩的是她和杨云,每每回来看她,心里都会止不住难受。
逐皊却是一如既往的冷漠,只有在看到重衍的时候,表情才会有多的变化。
重衍看过之后,才走到她面前,逐皊看着他道:“她暂时没事,先去把饭吃了。”
重衍看着她就沉稳的样子,心里的烦躁和慌乱一扫而空,他放软了声音:“你能陪我吃吗?”
逐皊和他一起来到餐厅,一边等人做饭一边和他聊老太太的的病情。
“她的肝其实不是最严重的,影响最大的也不是切掉的那60多的肝,她的身体很多器官都在衰竭,你应该早点做好准备,不要因为这件事消沉太久。”
她安慰人的时候语气也不那么柔和,反而非常直接。
重衍已经习惯了,扯出一个笑容:“我知道,我之前问过医生了。”
逐皊看着他嘴角僵硬的笑,犹豫片刻还是道:“还有爷爷,他的身体也不太好。”
重衍刚才根本没见到人。
冉中华毕竟已经是八九十岁的人了,他曾经经历过恐怖的传染病,又一生劳累,辛苦,如果没有逐皊,他甚至都未必能活过七十岁,如今能多活一二十年,已经是大幸。
“你说吧,我都承受的住。”
逐皊伸手摸了摸他的头发:“实验室那边让黎源帮你看着,最近就先别回去了。”
等把那两人送走了再说。
逐皊能看出来那两个人大限将至,重衍这二十年的路走的太过顺遂,除了小时候那次绑架,后来就没再经历过危险和失败,痛苦,她想到那两个人去世,他可能会产生的变化,甚至有些后悔。
宠太过了好像也不太好。
重衍听出了她语气里的弦外之音,慢慢垂下了头。
逐皊凑近了些,轻轻吻了吻他的额头,就像小时候那样,充满爱恋怜呵护,让重衍有种回到过去的错觉。
“不要乱想,那是他们的命,你是不一样的。”
重衍轻轻伸手抱住了她。
如果没有这个人,他们都是一样。
卑微,苟且,仿佛蝼蚁。
是因为这个人的存在,他才能成为别人口中的天之骄子,才能在其他同学找不到实验室做实验没有资金支撑的情况下,能够自主选择一切,毫无后顾之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
他很感激自己怀抱中的人。
也很爱她。
“我知道,谢谢你,阿皊。”
“我们之间不需要谢谢。”这个人乖一点,就是她最大的安慰。
刘翠的身体越来越糟糕,到第三天直接彻底昏迷了,整个冉家夜晚白天不得闲,医生进进出出折腾了大半夜最终还是没能把人救回来。
回光返照的时候,她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见见自己的孙子和自己亲自挑的孙媳妇。
两人一起走进房间见他。
刘翠虚弱的躺在病床上,呼吸机也已经拔了,毕竟都没什么作用了,她眼神浑浊的看着站在门口的两个人,然后慢慢的朝着他们伸出手,两人走了过去,在他旁边站定。
“奶奶。”
“言言。”她声音微弱,沙哑,朝着他伸出手。
重衍握住她干枯微凉的手指,眼睛止不住发酸:“奶奶。”
“不,不哭。”她轻轻眨了眨眼睛,对他道:“言言不哭,我家言言,最爱笑的,笑起来,好看。”
重衍忍着眼泪没哭出来,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她。
老人则用浑浊的眼眸一遍一遍描绘他的脸,眼里写满了不舍。
逐皊静静的在一旁看着,没发出一点声音。
过了一会儿,刘翠也朝着她伸了伸手。
逐皊默默坐到了他身边,刘翠抓住她的手和重衍的放在一起,缓缓开口:“你们,好好的,皊皊,是我,对不起你,冤有头,债有主,你别,怪他。”
“我不会怪他。”她平静道:“我也没怪过你。”
老人似乎这才松了口气。
她从来没后悔当初做过的事,因为这个姑娘,他们才能过上好日子,她的孙子才能自小锦衣玉食,走出大山成为大学生,尽管有时候她会觉得她家孙子长的又好看,成绩又好,就是配天仙也配得上。
但她没觉得自己当初100斤粮食五块钱买来的姑娘配不上他。
她絮絮叨叨又说了一些话,诸如以后两人有了孩子,带孩子到坟前见她,男孩女孩都行,又比如以后她和冉中华死了,不要埋在一起,这样不利于保佑他们,或者孝顺杨云,帮扶一下他们的孩子……
她一如既往考虑面面俱到,把自己身后事全部布置了一遍,絮絮叨叨说了很久。
直到深夜两人才离开,回房之前他们还去隔壁看了一眼冉中华,他什么都没说,只沉默的看着他们,最后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离开。
第二天刘翠就走了,冉中华也昏迷过去,一睡不醒,躺了两天后也走了。
冉家大丧,这座没完全开放过的庄园第一次完全开放,让村里的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他们俩完全是村里人人艳羡的对象,尤其是刘翠,同样的命运,别人还在辛勤操劳为自己儿子孙子打拼时,她已经住进了大房子,身边有人跟着伺候,不下地干活不说,饭也不用做。
她是遭过罪的人,也是享过福的人,虽然现在才60多岁,但在很多人看来,这已经是喜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