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 第340章 朱棣:都没人提我?!

第340章 朱棣:都没人提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两位呼声最高的皇子,就是三皇子和七皇子。

    三皇子晋王排序比较靠前,又是马皇后所生,占有天然的优势,他的前面只有一个二皇子在挡着。

    而二皇子现在还被软禁着,并且已经被剥夺了王位,贬为庶民。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二皇子现在只是一个寻常老百姓,只要朱元璋不恢复他的王位,他是无力争夺皇位的。

    而因为太子突然病逝,各地藩王现在也打消了帮助秦王恢复王位的念头。

    毕竟,所有人都想跟太子的死撇清关系。

    秦王被困在应天府,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整个人困顿不堪。

    而没有别人的帮助,秦王想恢复王位,更是难如登天。

    在众多皇子之中,按照顺位的原则。理应把太子之位留给老三,除了老三之外,呼声最高的就是齐王殿下。

    一来是齐王殿下,刚刚在朝堂上,完成一波大动作,拯救了数万名官吏,把他们从空印案的泥潭中拽拖出来。

    大家都心怀感激。

    二来是齐王殿下,这些年的表现,确实非常不俗,是众多皇子之中功勋最大,威望最高,口碑最好的一位皇子。

    至今,还在牧守秦洲,数年未归,为大明王朝开辟了大片大片的疆土,让大明王朝的版图,成倍成倍的扩增。

    而且,还在沿海一带,不断建设防线,打造起强大的水军,前后抵御住两次敌国的入侵。

    说是功高震主,毫不为过。

    若非他是皇帝的儿子,估计朱元璋自己都要非常忌惮。

    所以,齐王殿下的呼声,也是非常高的,其他的藩王,虽然有一些功勋,但是与齐王殿下都没法比,即便是边塞之王,也无法相提并论。

    而这些声音,虽然现在只是在私底下进行讨论,但是,自然逃不过朱元璋的耳朵。

    朱元璋现在也非常犹豫,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如何抉择,这毕竟关乎大明王朝的未来,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下决定。

    如果说论能力,众多藩王之中,他最看好老七,其他藩王跟老七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虽说这小子也有诸多缺点,但是他是真能担得起大事的人。

    整个秦洲,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即便是面对强敌的入侵,也全部都挡了下来。

    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其他的帝国势力,能够吃掉秦洲哪怕一寸土地。

    现在,整个秦洲的发展,也非常顺利。

    秦洲土地上,不断产出各种作物,源源不断的运送回大明王朝,尤其是大量的粮食,彻底把大明王朝的粮食价格打压下来。

    现在就连朝廷,也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以应对灾荒之年。

    现在遇到一些天灾,朝堂上都不怎么紧张,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大明王朝这些年越来越富庶,储备的粮食越来越多,可以相对轻松的应对。

    想起大明立国之初,遇到天灾,朱元璋愁得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

    那个时候,一两银子恨不得都要掰成几瓣来花。

    现在,则是宽裕无比,而能有现在的局面,老七居功至伟。

    既然老七能把秦洲治理的这么妥当,朱元璋相信,整个大明王朝交在他手中,他也能够担得起来。

    而相比起来,老三的能力,就要差得远了。

    这小子在封地内,也经常胡作非为。

    朱元璋还写了几次书信,狠狠斥责了一番。

    而且,为人也比较残暴,跟秦王有一拼,只是,没有秦王那么出格罢了。

    论治理能力,他的封地之内,也并无特别的建树,尤其是与齐鲁大地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老三占据天然的优势,他排行第三,又是马皇后所生,在朝堂上的呼声也是最高的。

    至于老二,想都不要想,朱元璋现在已经彻底放弃这小子了。

    如果把大明王朝交给老二手里,肯定会被他给祸害一空。

    秦王若是当皇帝,就是妥妥的一代暴君呀。

    大明王朝好不容易有今天的局面,可不能轻易被破坏!

    从本心来讲,朱元璋更想让老七接手大明江山。

    可惜,皇位的传承,并没有那么简单。

    与当下的礼法,冲突太大,他的生母是达定妃,甚至都不是马皇后,单单这一点,就非常难办。

    如果说选取老三,最起码是在各个皇子之中顺位所得,现在,老二被剥夺了王位,老大又没了,太孙又年幼,选老三,虽然会引起一些争端,但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如果跳过老三,直接去选老七。很容易引起皇位争夺战,各个皇子之间,定然会手足相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而这个恰恰是朱元璋,最不想看到的局面。

    而且,就算选老七,老七定然也会遇到最庞大的阻力。

    不论是宗族、朝堂、士大夫阶层等等,会引起强大的反扑。

    老七想要坐稳皇位,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杀!

    朱元璋杀伐之心就非常重,作为开国帝王,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后世之君,当以仁义治国尘。

    张弛有度,方为治国之道。自己这一代,重刑罚,杀戮滔天,而下一代,当施以仁慈。

    这也是他为何那么重视太子朱标都缘故。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