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齐王殿下,有谋反之心!
朝堂之上,朱元璋没有做出决断,因为他也非常犹豫,这件事情比金矿开采可大的多了。
这也就是镇守秦洲的,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如果换做其他的文武百官,朱元璋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治罪。
下朝之后,朱元璋也没有心思批阅奏章,脑子里一直在考虑这件事情,从奉天殿出来,到了后宫花园。
却瞅见一大帮妃嫔,正围着马皇后,在亭子那边叽叽喳喳,笑声不断,朱元璋便走了过去。
众人行礼之后,朱元璋赫然发现,这亭子的石桌上,摆着一大摞狼皮。
秦洲的皮草,进入大明王朝已经有一段时间,在整个应天府已经传开,不少达官权贵都有采购。
消息自然而然也就传到了皇宫之中。
如今又是冬天,这皮草之物,用来制作御寒的衣物,最是合适不过。
朱榑派人给马皇后和生母达定妃各送了一些皮草,尤其是马皇后这里,有狼皮,还有数量不少的鹿皮!
“这些,可都是从秦洲跨越重洋运过来的。你们各自挑一下,做些衣裳吧。”
马皇后笑着对众多妃嫔说道。
众人又是一阵嘻嘻哈哈。
朱元璋拿起一张狼皮,心中想的依然是秦洲发放兵器的事情。
马皇后则笑着对朱元璋说道:“陛下,我让人用狼皮,做了两张护膝,您戴上试试。”
今天虽然风和日丽,暖和一些,但是温度毕竟摆在这里,而朱元璋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尤其是这膝盖,在冬天受冷就容易疼。
马皇后听说这狼皮制作成的护膝,保暖性非常好,戴在膝盖上,对朱元璋这种毛病大有裨益。
朱元璋戴上之后,顿时觉得暖和许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似乎疼痛感也削减了不少,不由得啧啧称奇。
众多妃嫔还在分着皮草,朱元璋和马皇后,则往皇后的宫中走去。
“这些,都是老七送来的?”
朱元璋问道。
马皇后笑着点头说道:“是啊,难得这孩子,远在秦洲,还惦记着我。”
之前,在青州城的时候,朱榑就没少派人往后宫送东西,只是去了秦洲之后,各种事物繁杂,大事小事都需要他过问,往后宫送东西也就没有那么频繁了。
所以这次,收到朱榑送来的礼物,马皇后非常开心。
朱元璋叹了口气:“看来,这秦洲的虎豹狮狼,着实不少啊。”
马皇后点点头说道:“是啊,我听达定妃说,老七来了封信,这秦洲啊,是乃蛮荒之地,野兽纵横,老百姓家中常常遭受侵犯,不少人受伤,还闹出一些人命。”
马皇后瞧朱元璋兴致不高,有些奇怪的问道:“陛下今日,为何又愁容满面?”
朱元璋叹了口气:“老七这小子是真不省心啊,又在朝堂上闹的满是风雨。”
马皇后听到跟老七有关,不由得好奇的问了起来。
朱元璋说道:“他为了对付这些虎豹狮狼,给所有老百姓都发放了兵器,刀剑,甚至连弓箭,都发放了下去!”
马皇后也是吃了一惊:“有这事?”
朱元璋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两人来到皇后宫中,坐下之后,皇后让人倒了热茶过来。
两人一边喝着茶,马皇后一边说道:“老七在那边儿,看来着实不容易啊。这孩子,受苦了。
那边儿什么都缺,还要开疆拓土,开垦荒地。就连这些虎豹狮狼,也要绞尽脑汁的对付。”
马皇后不由得心疼起老七。
朱元璋望着马皇后:“皇后觉得,武器分发给老百姓,就没有隐患吗?”
马皇后端着茶杯说道:“陛下所思,我心中也是清楚。不过,寻常老百姓想要对付虎豹狮狼,确实很吃力呀。
锄头镰刀,还是棍棒?若是一两只,吓唬一下,倒是好说,若是狼群,动辄出没就是几只,十几只,老百姓上前驱赶,怕有性命之忧,不上前,家中圈养的鸡鸭羊牛,又会被祸害不少。
百姓也难呀!”
马皇后喝了口茶,接着说道:“我听达定妃说,老七来信,在心中提到,每个老百姓都能分到1亩田地,用栅栏围起偌大的农庄。
不过,这些栅栏根本无法挡住虎豹狮狼,而农庄里面,现在也是非常缺人,偌大的农庄,一般也就是三五个人在忙活。
对付这些野兽,没点儿趁手的兵器,确实不好办。”
马皇后是一个非常体恤老百姓的皇后,她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去思考一些问题,设身处地的想,如果自己在这种环境中,手中没有兵器,别说开垦荒地了,连自己的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吧。
朱元璋本身也是农民出身,脑海中想象着自己,忽然得了一百亩田地,周围去满是虎豹狮狼,又该如何防卫。
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万全之策。
第2天,朝中再议论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便直接拍板,对于此事不加干预,一切,以老七的齐王令为准!
太子朱标劝说一番,也只能无功而返。
消息传回秦洲府,众多猫头鹰都是非常兴奋,不少人猜测朝廷很可能会进行干预,甚至,取消这条政令。
没想到,皇帝居然最终还是同意了。
这让大家喜出望外!
然而,朱榑看着猫头鹰传递回来的一条条信息,则是陷入沉思。
这一次,带头反对的,依旧是太子朱标。
而如果他没记错,上一次金矿的事情,也是太子朱标领头反对。
朱榑暗中摇头,我这个大哥,对我还是不放心呀。
现在,朱元璋在世,倒是没有什么太多需要担心的,可一旦太子朱标上位,照着这种势头下去,自己在这边儿绝对会受到诸多限制。
到时候,自己在这边拼命的开疆拓土,拓展民生,而大明朝廷的圣旨却一道接着一道指手画脚,想想就头疼。
不过以后的事情,还存在诸多变数,朱榑也没有过多考虑,翻看起猫头鹰带回来的其他情报。
南边再次发生了叛乱。
土著首领思伦发带头反明!
沐英带兵征讨,思伦发居然使用上百头大象进行攻击。
而大象看似笨重,但其实冲锋的时候,是非常快的。
大明士兵刚打完一轮洪武步枪,还没装填完弹药,大象就冲了过来。
这一次,损失不少。
沐英也感觉出来,火药装填速度太慢,于是,改进了射击方式。
这次,他将步枪手和弓箭手,进行混编。
前后间隔开,总共三队步枪手和弓箭手。
大象临近时,第一队步枪手和弓箭手猛烈射击,然后,也不蹲下,而是直接退到队伍后方,专心装填弹药。
如果象阵不退,第二队再射!
象阵仍然不退,第三队!
如此反复!
这步枪、强弩、火箭的联合攻击下,大象有受伤的,有受惊的,惊慌回逃,叛军大败。
随后,又经过几轮决战,叛军彻底失败,明军捣毁其寨,斩杀三万余人,俘获万余人,生获大象三十七头,其余皆被射死
思伦发逃遁,诸蛮震慑。捷报传到应天府,朱元璋告谕沐英:“移师逼景东,屯田固垒,以待大军,勿轻受其降。”
南方虽然叛乱不断,但沐英也着实非凡,这这一带,死死镇守,为大明保住一方安宁!
而这次叛乱,对于整个大明而言,实则只是一碟小菜,真正的大战,依旧是发生在北方。
大明与北元之间,再次展开一场大战。
蓝玉获得了重要情报,探悉北元朝廷游牧到喀尔喀河、贝尔湖、克鲁伦河一带。
机不可失,蓝玉带领中路大军20于万人,由大宁进至庆州,一路搜索前进,终于,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名叫“捕鱼儿海”的地方。
所谓的“捕鱼儿海”,即后来的贝尔湖的古名。
当初元太祖成吉思汗,按照蒙古游牧贵族的传统分封亲族时,将兀鲁灰河等地封给了同母弟哈赤温的后裔。
而邻近的捕鱼儿海亦应该是哈赤温后裔的势力范围。
北元朝廷以“捕鱼儿海”为栖身之地,也能看出,哈赤温的后裔,仍然忠于大汗脱古思贴木儿。
“快快!”
蓝玉亲率中路军20万人,并令东路军,分兵10万,从辽西一带,前来支援,西路军10万人,全部赶过来。
共计4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捕鱼儿海。
蓝玉认为捕鱼儿海是个很好的决战机会,督促大军人不卸甲、马不离鞍,从间道兼程而进,来到游魂南道,却在此地找不到水源,一时饥渴难耐。
关健时刻,“带路党”能起到特殊的作用,归顺的蒙古军官观童凭着多年来在塞外的生活经验,于营地附近发现了一处泉水,为全军解了燃眉之急。
克服重重障碍的蓝玉,终于带着三路大军和两路,到达距离捕鱼儿海尚有四十余里的百眼泉,外围,还有傅友德、冯胜两路策应军各五万人马,已经全部赶到捕鱼儿海!
然而,浩浩荡荡,共计50万大军,已经赶到捕鱼儿海,却突然间侦察不到敌军的影踪,失去了任何线索!
这乐子可就大了。
蓝玉一度判断错误,召集燕王3朱棣和李云龙将军,到帐中议事。
蓝玉望着地图,眉头紧皱的说道:“会不会是北元嗅到了什么蛛丝马迹,躲藏了起来?不然,怎么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燕王朱棣点点头说道:“也不无可能,咱们三路大军,直奔捕鱼儿海,对方的斥候,可能有所察觉。”
这也是有可能的,草原虽然广阔,但加起来50万的大军,日夜奔袭,被发现动静,也可以理解。
北元可能觉得这里不适合开战,或者觉得打不过,干脆从这个环境恶劣的地方退兵。
“将军,咱们可以再等等,说不定,能有什么发现,反正,这里不缺水源,咱们的粮草,也比较充足。”
青州城研发的新型口粮,体积小,容易携带和储存,即便是这次大军奔袭,所带的口粮,也能撑很长时间。
蓝玉咬了咬牙,他对李云龙的判断,还是比较信任的。
毕竟,辽东、辽西一带的恶战,就是李云龙打下来的。
“好!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
蓝玉下定决心,死等!
为了不打草惊蛇,蓝玉下令官兵在地上挖洞煮饭,以免大量浓烟直上云宵而被敌哨兵望见。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