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灿如烟火,江山永固!
朱榑与吴家小女儿吴妍成婚这一天,天还没有亮,吴家一大帮子人和礼部的众多官员,以及一些随从等等人员,就从齐王府拉着一马车又一马车的嫁妆,从青州城南门而出。
然后到了指定地点之后,就等待着吉时。
朱榑这边也是天没亮,就开始忙活,整个齐王府张灯结彩。
这里是青州城,终究不是京城。很多规矩也只能打破,就比如吴妍还没有嫁到齐王府,就已经先在这里住了几天,但是她和朱榑之间~却始终没能见上面。
而提前出城,朱榑再出城迎娶,也是走个形-式罢了。
青州城的百姓,早就等着这一天,也是天没亮,就在青州知府的组织下,在沥青公路上静静等待着朱榑的迎亲-队伍。
之后,全城百姓将跟在朱榑迎新队伍的后面,一起去迎接王妃!
而这些天,整个城池的卫生,都不知道反复打扫了多少遍。
今天,更是打扫的整整洁洁,沥青马路就好像新修的一般。
今天是朱榑大喜的日子,所有工程都停工,纺织作坊的女工也全部休息,放假三天。
朱榑还没睡醒,就被家里的仆人从床上拽了起来,然后匆忙穿衣收拾。
吉时一到,就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齐王府出发,于南门而出。
而青州知府则率领众多官员以及青州城的百姓,跟在大队伍的后面,浩浩荡荡,宛若长龙。
皇帝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榑的生母达定妃,也是早早起来准备妥当,在齐王府等候。
朱榑迎接了吴家的队伍,然后又从南门而入,浩浩荡荡的队伍,顺着南北大道,东西大道,在城里转了一圈之后,才返回齐王府,一时间鞭炮齐鸣,爆竹冲天。
百姓欢呼声不断!
这对于全城百姓而言,都是一个大日子,因为自从齐王殿下来到青州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短时间,就让青州城的百姓以及周边百姓,变得富足起来。
现在,在青州城,已经很难看到穿不起棉衣的百姓了,甚至就连打补丁的百姓都比较少。
在全城百姓的祝福下,朱榑和吴妍在齐王府完成婚礼,大摆宴席。
这一天,从京城来的文臣武将终于好好吃了一顿大餐。
这些天,吃土豆套餐都快吃吐了。
朱榑,更是取出一瓶瓶景芝景阳春,这可是他目前能够从系统中兑换的最好的白酒。
文臣武将,都喝了个痛快,尤其是一帮子武将,喝酒那都是非常凶的。平日里可喝不着这种好酒,喝起来简直跟玩命一样。
这一场婚礼,吴家足足准备了30万辆银子的嫁妆,而朱榑这边更离谱,给出高达80万银两的聘礼!
其实本来没有这么多的,原本是定的50万左右的银两,其中一部分,是朱元璋从内库拨款的,然而,朱榑这两天也看出来了,朱元璋来青州城,可不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主持婚礼,还是大扫荡来了。
自己的家底,可不能全被他搜刮一空!
于是,便在聘礼上又添加了30万两。
他与吴家成了亲家,30万两银子说回来就回来了,可要是到了皇帝手上,那绝对是有去无回啊!
而对于朱榑擅自改动礼单,朱元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也着实惊了一跳,这小子比他想象的还更加富足。
看来以后,这青州城没事还要多来走动两趟!
婚礼结束后的第3天,朱元璋才带着大部队离开青州城,返往应天府。
来的时候是空着手来的,走的时候,好家伙,一马车,接着一把车,好似长龙一般,简直比吴家拉回去的聘礼车辆都要多了10倍不止。
马车中,朱元璋拉着马皇后的手,忍不住开怀大笑:“皇后!这一趟,咱可没白来呀!”
马皇后瞟了他一眼:“老七一个人在青州城,也不容易。你薅羊毛薅的也太狠了一些!”
朱元璋哈哈大笑:“回头咱让户部,给他拨些银子就是!”
马皇后哼哼一声,都懒得说话。
那银子还不是要用来修建沥青公路,还要给他生产的什么洪武步枪!
银子够不够还两说呢!
虽说今年国库比较充盈,但马皇后也知道户部那些老东西的脾气,抠门的很,尤其是对老七这边儿,给银子就从来没痛快过。
朱榑带着吴妍,还有青州知府及众多官员,青州百姓,依依不舍的送别朱元璋。
“父皇!没事再来看望儿臣,儿臣想你啊!”
等朱元璋走的远了,他才松了一口气:“哎呀妈呀,总算走了!”
吴妍有些奇怪的望着朱榑:“王爷说什么?”
朱榑挠了挠头,握着她的小手说道:“我说待会儿回家,给你看个好东西!”
吴妍的脸不由的红了。
朱榑正准备带着青州城百姓回去,只见已经快看不见影子的队伍,忽然有人骑着快马哒哒哒的回来。
朱榑有些诧异的问道:“父皇可是还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那名皇帝身边的护卫,翻身下马,笑着对朱榑说道:“齐王殿下,陛下让我告诉你,他还会回来的!”
朱榑的脸顿时就僵硬了,满额头的黑线呀!
通知完朱榑,那护卫便再次上马,调转马头,追赶大队伍。
江阴侯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他现在也知道,就算胡惟庸的案子再怎么往深处调查,也肯定牵扯不到自己身上。
现在皇帝陛下对朱榑可谓是无比满意,他们无家也自然会跟着沾光。
不说再往上爬一步,至少保个平安还是妥妥的。
送完皇帝的大部队,都已经到中午了,朱榑赶紧通知青州知府,让百姓返回。
为了送朱元璋离开,百姓们都送了5公里,要不是朱元璋强行下令停在这里,青州知府还打算带着百姓送到10公里。
开什么玩笑,百姓都是腿走着,累都累死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对百姓还是非常爱护的,就是对他这个亲儿子,实在不咋地,逮着一只羊是可劲儿薅羊毛啊。
返回京城之后,朱元璋就与群臣商议,要再次出征北元。
太子朱标自然是极力劝阻。
太子朱标的顾虑也不无道理,朱元璋这一年杀的官员太多了,新鲜血液还没有补充上来。
朝廷机构运转不灵,担子全都落在朱元璋和他这个太子朱标的身上,尤其是朱元璋离开应天府的这段时间,太子朱标代替皇帝监国,累的是屁颠儿屁颠儿的。
饶是他现在身体好了许多,也有些扛不住。
这还是有一批官员,暂时留着他们的性命,让他们带着枷锁处理政务,没完全杀完呢。
而下面很多官员,有的惶惶不可终日,有的产生了抵触心理,变着法的给朱元璋增加工作量。
其中有一名官员,屁大点儿事儿,写了一道长长的折子,朱元璋懒得看,就让太监念给他听。
好家伙,太监足足念了半个时辰,洋洋洒洒一万多字,都还没有念完!
朱元璋气的派人跑出3多公里,到官员所任职的地方,给他赏了50杖,打的那叫一个皮开肉绽,差点没把老命给打掉。
现在的朝廷,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就好像缺了零件和汽油的机器,随时可能崩坏。
这个时候出兵北元,并非什么好时机。
但朱元璋圣意已决,这次太子朱标再怎么阻止,也无可奈何。
思来想去,太子朱标便找到刘伯温,让他借着过年的这个时机,向朱元璋写一封庆贺的奏章,同时,劝说朱元璋拖一年再攻打北元。
刘伯温顿时陷入两难的境地。
现在朝堂上,已经没有了太子与四皇子之间的争斗,太子的威望和权力达到巅峰。
而他之前为了与李善长和胡惟庸争斗,与太子一党其实并不和睦。
从立场上来看,他反而是帮助了四皇子朱棣。
现在,太子朱标主动找到他,这是一个好的时机,说不定可以凭借太子朱标,重新回到朝堂之上。
然而,他的内心又想顺着朱元璋的意思。
攻打北元,可是一个大活呀,手底下没有能臣,攻打北元哪有那么简单,搞不好,朱元璋会再次复用自己。
而这个概率,比帮助太子朱标,说服朱元璋要更大一些!
因为他看得出来,朱元璋现在绝对是心意已决,没有人可以阻止。
想来想去,他写给朱元璋的奏章,还是支持攻打北元,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洋洋洒洒数千字。
这自然就得罪了太子朱标,也绝了他从太子朱标这里重回朝堂的希望。
除夕那天,朱元璋才看到刘伯温的奏章。
翻开第1页,朱元璋便皱起眉头,露出一副不耐烦的神色。
随后,啪的一声合上奏章,直接扔到一边。
“老东西!还不消停!”
刘伯温对于大明而言,是妥妥的功臣,但朱元璋杀的功臣还少吗?!
朱元璋也想让刘伯温善始善终,安享晚年。
但他今年的杀心特别重,早就对刘伯温有些不耐烦。
不好好在老家呆着,居然又跑到京城来!
他的意图,朱元璋怎么可能看不懂!
他是故意不搭理刘伯温,想让他知难而退!
没想到,这老东西,居然等到过年都不死心!
然而,他是绝对不可能再复用刘伯温的!
大明,不再需要宰相!
所有的权力,都要抓在皇帝一人的手中。
他也不信,少一个刘伯温,大明就能运转不灵。
“没有你!咱也能收服北元!”
朱元璋批阅奏章的旁边。
多了一张长桌,上面用黄金打造了一个底座,而底座上所放置的,正是他从青州城带回来的一把洪武步枪!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