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崇祯看向满朝文武,只见他们一个个低着头,似乎地上有比较有趣的东西。
没有谁冒头说话,支支吾吾的怂蛋模样,好像很怕皇帝下令让他们出去打仗。
崇祯心里大怒,这群废物,党争的时候一个个比谁都慷慨激昂,一个个的都认为不用我就是大明的损失!
皇帝没有眼光,听我一言就可兴邦!
而现在呢,建奴鞑子已经兵临城下了啊!
你们倒是说话啊!
崇祯坐等又等,就是等不到谁说一句屁话。
“兵部侍郎李邦华何在?”
崇祯忽然想起了太子推荐的人。
满朝文武左看右看,也没有看见李邦华。
孙承宗这时候站了出来,禀告道:“回陛下,兵部侍郎李邦华已经出征打鞑子了!”
满朝文武一听,好大胆子啊!
居然没有旨意,而且也没有告诉内阁,居然就出征了?
弹劾他!
不过眼下,皇帝眼睛都能冒火了,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李邦华出征了?”
崇祯惊讶,随即又夸赞道:“你们这群人看看,每天自诩为是安邦定国的能人,建奴鞑子来了,你们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陛下,兵部侍郎无诏出兵,逾旨!”
礼部尚书说道。
随后,又有御史言官出来弹劾李邦华。
孙承宗听不下去了,打断道:“李侍郎并没有逾旨,而是随太子殿下的护国营出战,护国营由太子殿下统率!”
孙承宗此话一出,满朝文武被噎住了。
但是很快就有言官跳出来弹劾朱慈烺。
“陛下,太子殿下私藏兵马,臣弹劾太子殿下!”
接着,其他文武也站了出来弹劾。
“闭嘴!”
充满大声呵斥道,然后看向孙承宗,继续问道:“孙爱卿,太子没有出战吧?”
“陛下,太子殿下亲率五千护国营出战的,兵部侍郎李邦华随同。”
孙承宗说道。
“胡闹,胡闹!”
崇祯气的站了起来,指着孙承宗说道:“孙爱卿,你作为东宫讲师,为何不劝谏?你知不知道太子才多大?
七岁啊!什么时候朕的大明沦落到了一个稚子去打建奴了?”
满朝文武一听,鸦雀无声。
是啊,作为储君的太子七岁就出去打鞑子了,自己这一群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应该自杀谢罪。
但很明显,没有谁脸皮薄的。
这时候,一个大汉将军进来禀告。
“陛下,有成国公府的人哭诉,说是太子殿下杀了成国公!”
满朝文武一听,嘶……
怎么可能?
太子才七岁啊!
本来就有很多大臣对于李邦华返朝就有很大意见,更何况如今又当了太子的老师。
以后,李邦华肯定是要报仇的啊!
借此机会,又有很多大臣出来弹劾李邦华了。
当然了,勋贵们弹劾的多!
可是,崇祯此刻已经不管那么多了,心里只惦记着太子。
“洛养性,去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崇祯指着洛养性说道。
“臣遵旨!”
洛养性赶紧溜出皇极殿。
“现如今,又该如何啊?”
崇祯问道。
“陛下,此时,应该想办法去营救太子殿下,太子殿下为储君,不容有失。”
有大臣说道。
“朕自然知道,你有什么办法吗?”
崇祯不耐烦的问道。
大臣沉默。
崇祯又看向自己新选的首辅陈新甲,问道:“陈阁老有什么可以教朕的啊?”
陈新甲也没有犹豫,当即说道:“陛下,臣有一策,可退敌,也可救太子殿下。”
“快快讲来!”
崇祯大喜,想着不愧是朕选的首辅。
“陛下,眼下建奴势大,不可与之争锋。选一位公主作为和亲,建奴定然退兵。
到时,再派人去寻太子殿下即可。”
陈新甲说道。
此言一出,群臣纷纷反对!
一副与建奴势不两立的模样。
御史言官直接跳出来说陈新甲该杀!
崇祯一听,也是眉头紧锁。
自己是白高兴了啊!
这是什么馊主意啊!
陈新甲注意到了皇帝的脸色,还以为想着当今公主年纪太小而无法决断呢。
于是说道:“陛下,公主殿下年纪尚小,可从藩王或者勋贵选一合适的女公子即可。”
崇祯听了犹豫了……
“陛下,不可!土木堡之变时,英宗皇帝北巡之际,瓦剌向朝廷要金银珠宝。
朝廷坚决不给,随即另立新君。
如今情形尚为有土木堡之变严重,若是传扬出去,我煌煌大明尊严何在?
若是寻太子殿下,派一支精锐和锦衣卫可行之。
陛下,我大明尚无和亲之耻!内阁首辅当战,以正人心!”
工部尚书出列说道。
“你……我这是为大明江山计,忠心一片,天地可鉴。”
陈新甲不以为耻。
随即,不知道哪里丢出来一只鞋子,砸到了陈新甲的头上。
很快的,朝臣们就向陈新甲大骂。
崇祯被吵的不行,却也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看着朝臣们恨不得生吃了内阁首辅,有点茫然。
心里也在怪朱慈烺,好端端的,一个小孩子不好好读书,去打什么鞑子啊!
待太子回来,朕一定要抽他一顿,让他涨涨记性!
都怪朕太宠溺太子了啊!
“报,英国公传来捷报,首战大捷!”
一个士兵闯进了皇极殿。
群臣愕然,崇祯也是楞了一下,随即高兴的说道:“快把捷报传上来!”
旁边的王承恩赶紧把捷报拿了上来。
崇祯打开一看,整个人愣住了,感到不可置信。
太子所率护国营五千将士斩杀建奴三千余?
会不会搞错了?
不会是李邦华的功劳吧?
一定是的!
不管怎么说,太子只是名义上的统帅,功劳自然算在太子身上。
可是接下来,崇祯看到的却是英国公的描述,太子殿下手持长枪一挑两个建奴之类的!
崇祯知道自己的太子颇有勇力,可是这也……
崇祯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把捷报交给了王承恩,让他念!
不管怎么说,明军大捷啊!
“…………
西直门大捷,太子朱慈烺率护国营五千兵马于西直门外斩杀建奴三千余。
…………
太子殿下英勇善战,手持长枪一挑二个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