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营业
第17章
已经两天两夜了,村口供销社依然大门紧闭。
校嘉华领着一帮人在里面倒腾货品。外面的村民反而按捺不住,纷纷要求供销社尽快营业。
面对村长、支书,以及许德顺、蔡小菊的质疑和不解,校嘉华胸有成竹地说:“别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这下,不止青河村,就连周边的几个村庄,也有不少人前来围观,有的想看热闹,有的想看笑话。
终于等到第三天,青河村首家农村供销社,正式营业了。
供销社门外早已围得水泄不通。
门口有两个男知青把守,梁高峰从外面出来,手里拿着一套简易的号码牌。
梁高峰说:“老乡们,咱们人太多了,供销社里地方有限,每次最多只能进去三十个人,买完出来再补位,请大家先排队,按照先来后到原则,逐一领号码。”
本村人还没说什么,外村人先起哄了,毕竟他们来的晚。
“凭什么要排队?我去镇上供销社买东西,还没排过队呢!排到后面,好东西都让别人抢完了,我们还买啥?”
赵富达厉声说:“嚷嚷什么?遵守规矩,爱等等,不爱等滚蛋。”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村长都发话了,这帮人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梁高峰安抚大家:“老乡别急,今天凡是排在六十名之后进去的,买完东西再多送一个鸡蛋1
这敢情好啊,家家户户虽然散养了鸡鸭,仍以农耕为主,鸡蛋并不是天天都有。
很快,村民们自觉排起了长队。
梁高峰也没想到,校嘉华提前低价收购的两筐鸡蛋,竟然真的起了作用。
外面井然有序,里面也有条不紊。
校嘉华预估的货品很准,几乎都有动销。但是每个人的喜好和需求,还是有差异的。
比如,知青们想要香皂,但是舍不得买,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相对廉价的肥皂。
还有一些农村姑娘,想要卫生纸,同样因为价格问题,还是买了粗糙的草纸。
总之,需求常有,而购买力不常有。
即便如此,一天的功夫,供销社内百分之八十的平价货品,都被抢购一空。
许德顺一边收钱一边从仓库补货,手忙脚乱。好在,孙支书从大队调来了一名会计,支援记账。
蔡小菊也忙得不可开交。
两个大婶,为了争抢最后一尺花布,差点打起来。蔡小菊站在凳子上,大吼喝止:“再吵都给我出去,谁都别买了1
一朵温室小菊花,生生被逼成了女汉子。
人手实在不够,校嘉华临时请来邻居程春霞,和蔡小菊共同理货,维持室内秩序。
校嘉华满场转悠,看见有人算账,会适时提醒,“大妈大姐,开业第一天有活动,买够两块钱,就能多送您一只鸡蛋1
这可是乡镇供销社都没有的福利。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差几分、几毛不到两块的,一个个都去补货了。
不到中午,两筐鸡蛋全部送光。
还有下午才听人介绍,大老远跑来,什么都没买到的。校嘉华承诺,欠他们每人一个鸡蛋。三天后补货到了,可以再来免费领。
首战告捷,总算宾主尽欢。
忙碌了一天,口干舌燥,非常疲惫,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充实和喜悦。
销量远超预期,村干部们最高兴。赵富达特意让老范炖了两斤白肉,自掏腰包请供销社的人吃饭。
“不着急吃饭。”许德顺摆摆手致谢。
他激动地对校嘉华说:“校同志,你的眼光真好。有时间咱们再理一下补货单,把今天卖掉的,全都多补一点1
梁高峰补充:“送鸡蛋是个好办法,咱们还得多补点鸡蛋。”
蔡小菊也在旁边点头:“对对,便宜的东西好卖,咱们多进点。贵的卖不了,实在不行,可以退回去调换货。”
调换货是个好思路,校嘉华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但她却说:“暂时……都不需要。”
校嘉华一一解释。
“第一,补货不能太多,按照今天销量的五成走就。老乡们今天买了不少东西,接下来会有一个消化期,我们主要是供给邻村没买到的人。
“第二,鸡蛋可以回收,但不用做赠送。而且,除了鸡蛋,还要允许以物换物。用农副产品、工艺制品等,换置他们想要的东西。具体怎么换?许主管会给我们定标准。
“第三,贵的东西不需要退回公司。你们也看到了,老乡们不是不想要,也不是不需要,而是因为舍不得买。以后,等他们攒够了钱,或者有足够的物资,早晚还是会买的。”
一顿分析猛如虎,蔡小菊和程春霞两位女同志,已经不明觉厉,看呆了。
许德顺也双手支持:“我完全同意校同志的看法,实践出真知1
三天下来,这位爱拿鼻孔看人的货品主管,已经被数据教做人。
赵村长和孙支书一看,也彻底放权,“进货的事,都交给笑笑搞。需要帮忙,就找李会计。只要能搞来化肥,全大队都会支持你们的。”
校嘉华打包票:“领导们放心,销路好了,话语权就上来了。我保证,等开春追肥,让大家都用上尿素。”
安排好明天的工作,女同志们陆续回家休息。
许德顺明天就要带着货款回县城,校嘉华需要加班,最后一次核对补货清单。
忙到深夜,校嘉华揉着眼睛,在烛光里抬起头。却见校大宝乖乖地坐在门槛上,可怜兮兮地看着她。
旁边的竹筐里,小石头坐在里面,睡得正甜。
校嘉华走过去,搓搓孩子冻红的小手,轻声责备:“冷不冷?不是说好了,要在爷爷奶奶家等我吗?”
“娘,我和弟弟想你。”校大宝依偎着她。
虽然娘亲工作的样子很美,但他还是希望,她能多留出一点时间陪他们。
“笑笑,他们是你的孩子?”
梁高峰再一次石化了。
但是很快,他又面上一松。
梁高峰初来乍到,不过三天,就凭借良好的家世和外貌,和这里的知青打成了一片。
听说,校嘉华确实已经结婚。夫家虽然是个解放军,但是家庭成分不好,常年在外面,干些苦活累活,夫妻俩聚少离多。
这两个孩子这么大,不可能是校嘉华亲生的。
梁高峰不知道自己在高兴什么。
校嘉华没有多做解释,只是从柜台下,取出一包预留的货品。
她解释:“这是前两天铺货的时候,我特意给两个孩子订购的。今天已经按售价结过账了,许主管和蔡知青都知道。”
梁高峰诧异:“为什么不在公司按采购价买?”
校嘉华:“采购价虽然便宜,但是我更想为咱们社贡献业绩呀。”
梁高峰感慨:“笑笑,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有这么多有意思的名词和想法。”
校大宝觉得眼前的男人太啰嗦了,立即抢过娘亲手中的布袋。
男孩子惊呼:“是棉花?白白的1
“是白鸭绒哦。”校嘉华纠正他。
“再过半个多月就是冬至了,我原本想给你和小石头买羽绒服,可是县城也没有成衣,只能先买些原材料了。”
说着,她抱起竹筐里的小石头,“走吧,明天把奶奶请来,帮忙给你们做新棉袄。”
“呃,冬至还要吃饺子,不然会把耳朵冻掉的。”
“……就知道吃1
温馨的母子三人,渐渐消失在月色里。
只留下目送他们的梁高峰,内心五味陈杂。
校嘉华预料的不错,开业之初的高峰过后,销量确实进入了短暂的平淡期。
但和镇上的供销社相比,他们依然还在稳步走高。
主要原因是,社里的“以物换物”政策,非常受欢迎。
供销社外面有一处黑板墙,每天早上,蔡小菊都会更新物价。
比如,什锦糖一块一斤,万金油五分一盒,花布三毛一尺等等。
买东西是需要钱和各类票据的,如果没有钱,也可以用新鲜鸡蛋或其它物资来抵,每个鸡蛋两分钱,价格公道。
一时间,家家户户每天早晚必做的,就是去鸡圈里看看,自家的老母鸡有没有下蛋。
没有下蛋也不慌,供销社还收竹筐、竹篮、簸箕等编制品。山上的中草药,自家打的木质家具……只要成色好,城镇有需求,都可以进行“供销”转换。
供销社的服务非常到位,腿脚不好的老人,甚至还可以享受上门/服务。
但是有两个原则,方圆几里的村民都知道。
第一,供销社不收祖传首饰。
原因很简单,变卖是有去无回的,校嘉华只想开个便利店,绝不是开当铺。
第二,供销社不收山上的野味,无论是动物的皮毛还是肉干,都不收。
她对外的借口是,县城的人吃不惯野味,上面的公司不收。但实际上……请原谅一个现代人,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敬畏。
□□时期,上山打猎是为了活下去,没有相关立法。但是现在,“买卖”只会带来伤害。
不收就不收吧,青河村连年丰收,大家有粮。冬至过后,大雪已经封山,倒不急着上山打猎。
林子里偶尔听见枪响,大都是隔壁村的懒汉、二流子,平时不好好种地,年前才临时举枪口。
校嘉华管不了别人,她自己就是个大忙人。
每天私下找她问货要货的人不要太多,连张红娜都几次登门,想要一台上海牌的缝纫机。
校嘉华果断帮忙。毕竟她和校大宝、小石头全身的针线活,都被这位热心大嫂给包年了。
缝纫机是个奢侈品,半个月才搞到。两三百块钱,张红娜当初从校嘉华那截胡的钱,刚好全用上了。
有了缝纫机,张红娜孕期也能做针线活,恢复了在丈夫面前颐指气使的资本。她逢人就要夸,自家小姑子有多厉害。
有这样门路和本事,校嘉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热情追捧。
实践证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优渥的物质基矗
在供销社当采购员,队里给工分,社里给工资,除此之外,校嘉华还有个喜欢投桃报李的小赘婿。
她上次给白恪言寄了一批干果、山货,次月就收到了他寄来的肉罐头。
小寒那天,白恪言还从喀什寄来了一包葡萄干和切糕。
切糕诶,整整两斤!
校嘉华感动于他的“大手笔”,更加心疼大冷的天,他怎么又跑去新疆出差了?
他们就这样,用最简单的纸和笔交流,一来一回,从陌生到熟悉。
白恪言碍于工作,不能在信里说太多,他每一句话,都能精准落笔在她心上。
有个三观如此契合的“笔友”,校嘉华也乐意向他倾诉,忍不住把他当做自己的“长腿叔叔”。
或者说,是长腿哥哥。
在信里,他对她的称呼,渐渐从“嘉华同志”、变成了“嘉华”,最后变成了亲昵的“笑笑”。
校嘉华也毫不客气,威胁他再寄东西回来就要翻脸。两个娃的嘴已经被养刁,连老母亲煮的红薯稀饭都要嫌弃。
终于,她在年前的最后一封信里,询问他——
【白恪言,你到底什么时候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