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钓鱼
第9章
一大早,村民和知青们都去农场上工了,看守劳动棚的人不多。
白忠实病得不轻,这两天破例不用去农场,可以留在棚里休息,但琐碎的活仍旧免不了。
校嘉华赶到时,白忠实正坐在地上,头晕脑胀地剥玉米。他身边,玉米粒堆积了满满一盆,太阳出来就能摊开晒。
“爷爷,我帮你剥1校大宝很懂事,远远地冲他喊。
白忠实吓了一跳,连忙护住手上的活,“不不,别连累你们。”
“爸,别担心,我是笑笑,给你送药来的。”
校嘉华有些心酸,老人这个样子,恐怕很难正常交流。
她拉住校大宝,卸下他身上的小背篓,“你去把郑爷爷请过来,我们得想办法熬药。”
她又冲他眨眨眼,“就……用你自己的方法。”
校大宝秒懂:“得嘞。”
广袤的农场上,村民和知青们正干得火热朝天。
没有收割机,男人只能一棵一棵把玉米掰掉,然后由女人剥穗打捆,高高挂起来晾晒。
几个小孩子跟在大人屁股后面,捡些漏网之鱼,偷偷拿回家烤着吃。
校大宝刚混进去,有人打趣他,“校大宝,你后娘昨晚又打你了?”
校大宝凶巴巴地骂回去,“呸,我娘没打我,她还给我扯了布,要给我做新衣服呢1
众人大笑,只当他是说梦话。
赵勇砍掉一捆玉米杆,替校大宝解围,“你们别这么说,笑笑不是那种人1
周围人交换了眼神,表情都很暧昧。赵家小子这点心思,村里谁人不知道呢?
赵勇脸红了,继续埋头苦干。
“看什么看?耽误了收成,你们都给老子喝西北风去1村长赵富达吼了一声。
他这个小儿子,品行没得说,就是太优柔寡断,所以他才会咬咬牙,送儿子去当兵。
趁大伙安静下来,校大宝扔掉玉米穗,往玉米杆上一躺,开始打滚:“呜呜,赵爷赵叔,我肚子疼……”
大家吓了一跳,赵勇立即跑到他身边:“大宝,你怎么了,我送你去公社诊所?”
“不用不用,我好像吃坏肚子了。”校大宝捂着肚子,“你让郑爷爷帮我瞧瞧,上次我着凉,就是他给瞧好的。”
“爹?”赵勇不忍心地看着赵富达。
郑大夫以前是正儿八经的市人民医院主任,比公社的赤脚医生强多了。如今虽然被打成了坏分子,村里人有什么疑难杂症,都喜欢偷偷找他瞧。
为了村民的健康,赵富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村长点头同意,对赵勇说:“治病要紧,你先带大宝和老郑回去。”
下放人员的劳动区是单独划分的,由公社派来的人看守。
校大宝眼见得逞,急忙弹起身。
“不用不用,我和郑爷爷回去就行,不能耽误社会主义农场的收成1
赵富达笑:“小家伙,觉悟还挺高。”
郑大夫一把脉,就知道校大宝是装玻
但他回到棚里,看到满满一袋药时,心里无比激动。
“这些药太难得了,白老有救了1
校嘉华遗憾地说:“可惜有两三种西药和中成药没有买到,镇上没有,要去县城才行。”
“无妨,有这些,至少能把命保祝”郑长安一边说,一边点柴熬药。
校大宝蹲在旁边打下手。
喝下药,白忠实的意识清醒了一些。
他认出校嘉华,混沌的双目流下泪水:“笑笑,谢谢你,恪言能和你结婚,是我们白家的福气。”
校嘉华:“爸,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见外了。”
此地不宜久留,离开时,校嘉华拿出剩下的药,交给郑大夫。
“这里面有一些是常规药,应该不有人会来检查,您留着,谁有个头疼脑热、感冒风寒,也好应急。”
郑长安心中一恸:“孩子,谢谢你1
校嘉华摇头:“您客气了。大宝在附近读小学,还需要什么药,您再通知我。”
去学校的路上,校大宝说,“娘,等我长大了,也要挣很多很多钱,给爷爷奶奶买药,治好他们的病1
校嘉华笑着鼓励他:“加油哦!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建设,去发展。知识改变命运,未来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靠你们啦1
“嗯,为了以后让咱们农场用上收割机,家家户户有电话和电视,我会好好学习的1
“呵,别光喊口号,希望你在学校待两天之后,还能这么有信心吧1
青河村的耕读小学,设在一座改良的土地庙里。
教室只有两间,八岁以下的是低年级,八岁以上的是高年级,大部分孩子念到高年级,就彻底回家务农了。
学校每天安排两个老师,由大院的十几个知青轮班教学。
今天值班的老师是蔡小菊,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
“校同志,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你愿意送孩子上学,真是太好了。”
她热情地介绍,“这里每天上两门课。上午十点开始,下午四点结束,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午饭可以自备干粮,也可以去农场的食堂吃,但要花粮票。”
“娘,我有高粱馍馍。”校大宝晃晃背篓。
“吃冷饭可不行。”
校嘉华拿走背篓,只把装有笔和本的布袋扔给他。“里面有粮票,中午去食堂解决。”
她又对蔡小菊说:“蔡老师,孩子就辛苦你们照顾了。”
蔡知青挺直肩膀:“为人民服务1
校嘉华独自离开学校,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走到竹林里,她需要一把上好的鱼竿。
鱼线是供销社买来的棉线,鱼钩是被烧弯打磨的绣花针。她试了好几次,一把看上去勉强还行的鱼竿,终于做好了。
校嘉华沿着青河走,找到一片蒲草和芦苇较多的地方,老僧坐定。
不得不说,钓鱼,这个上辈子唯一的休闲爱好,给了她极大的帮助。
曾经,校嘉华喜欢一个人去海岛钓鱼,是为了暂时性逃开纷扰,一个人静静地想事情,让自己保持理性和沉淀。
而现在,校嘉华重新拿起鱼竿……是为了让自家崽有肉吃。
高粱馍馍做成的鱼饵不太理想,校嘉华等了半天,鱼钩一动不动。
她只好忍着心理不适,在河边挖蚯蚓,换掉鱼饵。
老道的钓鱼经验,让她很快钓上来两条草鱼,每条都有两斤重。
这运气,简直欧皇附体了。
家里没有存储条件,校嘉华见好就收,早早收工,打算明日再战。
来到邻居家,小石头正和丫丫扯着一根橡皮筋,玩得不亦乐乎。
“宝贝儿,看看这是什么?”校嘉华亮出战利品。
“鱼,鱼?”
两个宝宝激动坏了,他们显然也知道鱼肉的鲜美。
“琴婶,送给你们。”校嘉华大方地分出一条。
王桂琴连忙拒绝:“这怎么能行,太贵重了,这得多少钱才能买到1
“没花钱,我自己钓的1校嘉华向她展示背上的鱼竿。
“笑笑,你可真厉害,以前多少人下河钓鱼,几乎没人能成功钓上来1
校嘉华也不好解释,钓不同品种的鱼,和鱼钩的形状、好坏有莫大的关系。
她只能将此归结为运气。
“琴婶,鱼钓得多,我家吃不完,您不收就浪费了。而且,这鱼虽然新鲜,我也不知道怎么料理,您可得教教我1
两个孩子早已垂涎三尺,王桂琴也不再推脱,“我先教你做清蒸鱼,回头再钓了,你就做成鱼干,可以放很久。”
“琴婶,谢谢您。”
下午,校嘉华拎着一整条清蒸鱼回屋里,去掉骨头剔出肉,细心地喂给小石头吃。
“我们吃一半,剩下的留给哥哥好不好?”
“好哒,哥哥,上学,辛苦……”和丫丫待了一上午,小石头的语言能力简直突飞猛进。
傍晚,校大宝终于放学了。
他走进院子,步伐却有些沉重,连满院的鱼肉香,都没有注意到。
“怎么了?”校嘉华奇怪地问。
“娘,我不想上学了……”
校大宝哭丧着脸,“数学,还有拼音,也太难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