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伪帝授首
宵禁的寿春,夜中万籁俱静。
丑时刚过,寿春西门却被悄无声息的被打开,在寿春城门校尉黄盖的引领之下,一股萧家军人含草,马衔环入了城中,而后兵分三路,径往其他三面城门。
不过半个时辰,萧家军顺利接掌寿春四门,城中袁军竟毫无察觉。
早就埋伏于寿春四门的萧家军,在各自为首将领的带领之下,一路鼓噪,进入城中便四下放起火来。不多时,城中四处火光冲天,直如白昼。
直至此时,城中各处驻扎袁军方才反应过来,敌军已然入城,纷纷喊营执兵,抵抗来敌。
寿春城中,反应最快的,是孙策所领的天策军。
得知萧家军突然杀入寿春城中,天策军万兵早已整兵待发,齐呼“护驾”,直奔寿春皇宫而去。
皇宫御林军首领听得“护驾”之声由远及近,喊得震天响,又见来人是今日方才赶回寿春勤王,备受袁术重视的孙策领兵前来,更是毫不阻拦,立即引着天策军进入皇宫,保卫“圣驾”。
此时寿春皇宫中的袁术,早已被惊醒,待得望见城中各处火起,心知定是萧破邪趁夜攻入城中,正打算率军出逃。
恰在此时,忽有御林军来报,孙策率军前来护驾。
袁术听得孙策引军前来护驾,心头大定,当即略作穿戴,迎了出去。
待见了全副武装的孙策,袁术面露喜色,离隔十步,便高声呼喊:“伯符爱卿既来,孤得安矣。”
待及近前,袁术一把握住孙策之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萧贼入城,伯符率军护孤先行。”不等孙策说话,袁术直接下令。
“陛下何须急在此时。”孙策突然不慌不忙说道。
孙策此话一出,袁术立时愣在当场。
“爱卿担有所求,孤无不应允。”袁术看了看孙策身后一大片天策军,又看了看及其一侧稀疏的御林军后,立即向孙策画下漫天大饼。
“当真?”孙策面露笑意反问。
“自然,君无戏言。”袁术也笑了,只要你孙策有所求,一切都好办。
“好。那便求你首级一用。”孙策身旁,一员将领朗声一笑,取下头盔,露出真容,正是萧啸。
袁术识清萧啸,大惊失色,手指萧啸,又指孙策,口中“你,你……”了几次,却是口中结巴,并无续声。
萧啸嘴角一扬,上前一步,吓得袁术倒坐于地,接连后爬。
只是萧啸哪里肯任由袁术倒爬而去,直接一刀划落,袁术脑袋便已搬家,滚落一旁。
当世伪帝,仲氏王朝之主袁术,就此殒命。
自萧啸露面,斩首袁术,不过数个呼吸之间,适才在旁的皇宫御林军,尚未有所反应,袁术便已毙命,待要拔刀反抗,天策军早已举刀抵颈,不敢再有丝毫动作。
“国逆袁术授首,尔等弃兵自缚,皆可无罪。”萧啸面朝御林军宣布政策。
部分御林军眼见袁术已死,又瞧瞧天策军抵住自己脖颈的长刀,纷纷丢下手中兵刃,口称“愿降”。
不多时,三千御林军纷纷弃兵投降,无一抵抗。
既斩首袁术,又控制住皇宫,萧啸就令御林军带着袁术首级,传话全城各处袁军兵营,“国逆袁术授首,弃兵举降无罪。”
不过半个时辰,夜中喧嚣嘈杂的寿春又归于平静,及至天明,寿春城中袁家文武百官齐齐汇聚皇宫大殿。
不过,此时的皇宫大殿之上,一杆银枪伫立,枪尖插着袁术首级,一旁傲立俯视众人的,正是萧啸。
一夜之间,寿春变天,换了主人。
寂静无声的皇宫大殿,萧啸俯视文武百官,一股上位者威压弥漫而出,让殿下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国逆袁术,被吾枭首。尔等可有异议?”萧啸出言威重。
“尔等可有异议?”萧啸一连再问,殿下众人无一敢应。
“罪人袁涣,愿奉唐侯为主。”殿下人丛之中,忽的窜出一人,一面口中高诵,一面朝着萧啸跪拜。
“罪人李丰,愿奉唐侯为主。”
“罪人韩暹,愿奉唐侯为主。”
……
不到片刻,殿中文武匍匐跪下大片,最后只余阎象站立。
“吾已侍逆,本乃有罪之身,如今再有何颜举面汉庭。”阎象说罢,一头扎向殿中石柱,当场毙命。
阎象如此刚烈言行,羞得殿中跪拜众人满面通红,无一再敢抬头。
萧啸亦未料到阎象竟有此气节,当即下令收殓阎象尸身,加以厚葬,并善待阎氏族人。
“主公,主公,还有我。我愿侍奉主公为主。”大殿之外,突然窜出一人,朝着殿上萧啸高声奔去,却被守卫殿内的一众萧家军上前按住。
众人回头一看,此人正是袁氏太子袁耀。
“袁氏谋反,罪大恶极,其罪论处,当在朝廷。”萧啸朗声说罢,令人押下袁耀,又下令全城搜寻袁术三族,待诸事平定,皆尽送往长安,由朝廷论罪。
大殿之中,一众投降文武听得萧啸如此安排,皆是痛哭流涕,感恩戴德,齐声口诵“主公圣明”。
一众降将为何对萧啸感恩戴德,称其圣明?只因萧啸已经“官宣”为他们避罪。
要知僭越谋逆乃是不可饶恕的死罪。
首当其冲的袁术一族,自然该死,但其下一众助纣为虐的文武,按常理所言,亦是死罪难逃。
但此时萧啸却下令将袁术三族送往长安,由朝廷处置。
此举,一则彰表萧啸忠汉护皇之心,二则是向朝廷暗示,甚至可以说是明示,袁术谋逆的罪过惩罚只限于袁术三族,不得再外延至他人。
要知此时的长安朝廷,由李傕、郭汜掌控朝廷,对中原的各大诸侯,早已没了实际的控制和约束。
此时的萧啸,主动举兵讨伐谋逆僭越的国贼袁术,并且将罪魁祸首送往长安处置,无疑是给足朝廷颜面。
若是长安朝廷给脸不要脸,下旨追究当初拥趸袁术僭越自立之人的罪过,且不说朝廷有没有实力前来找萧啸兴师问罪,只怕往后,再也得不到萧啸甚至是其他诸侯给朝廷的“赏脸”之举了。
萧啸此举,不仅保了一众投降文武,赢得了淮南各家士族之心,更稳定了初灭袁术之后,新得淮南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