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报恩之计
距孙坚大营东侧三十丈外,一处民房屋顶之上,只见两名壮汉匍匐于顶,双人四眼,目不转睛,盯看营门不放。匍匐在右之人身侧,静放着一张铁脊弓和两只翎羽箭袋。
匍匐左侧之人道:“汉升,我已打探清楚,袁术派来救助孙坚之人,乃是一名未及弱冠的小将。此子身着金盔金甲,若要一箭毙命,需得命中咽喉。”
汉升道:“全忠,我理会得。”
全忠道:“待会无论是否射死那小将,汉升立即遁去,千万莫再回头。”
汉升听罢嘱咐,微微一顿,才道:“我理会得。”
这匍匐屋顶埋伏的两人,一名武义,字全忠,一名黄忠,字汉升。
武义早年困顿,幸蒙王睿相救,方才得以存活。武义为报王睿救命之恩,誓愿追随王睿一生,而王睿念其忠义,便收其为门客,豢养于府门之中。此前王睿升任荆州刺史,武义自然相随而至。
武义除骑射之外,别无所长,便喜结交擅骑射之人。跟随王睿入主荆州之后,亦如往常,四下结交豪射之辈,其中与黄忠相交最厚,引为平生知己。黄忠亦对以忠义著称的武义倾心相交。
此前孙坚率军路经江陵,刺杀刺史王睿之时,武义恰在附近郡县游历,得知此事,慌忙赶回江陵,那知州郡从属将官,皆无替王睿报仇之心,只是派兵围困孙坚,并不行报仇之实,反而就此与孙坚讨价还价,做利益交换之举。
武义为王睿守孝之时,日日思付替王睿报仇之事,待得王睿头七一过,武义便向王家拜辞。
王家之人素知武义忠义,却不料王睿刚死,武义就要弃而离去,王家之人莫不对武义破口大骂,骂其忘恩负义。武义不堪其辱,只得在王睿陵前磕头泣血,道出其意欲孤身刺杀孙坚,舍身为王睿报仇之计。王家之人念武义忠义之心,纷纷转而安慰,赞颂不已。只有王睿之子王烙出言拦住武义,称报仇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轻动。
武义见少主王烙亦有报仇之心,且出言阻拦,便强按报仇之心,等候王烙安排。待过得月余,王烙召见武义,言道:杀身复仇易,陷人万悔难。此意即是:与其轻易的刺杀孙坚复仇,还不如做一些让孙坚万般后悔之事,让孙坚感受到万分痛苦。
不过武义显然理解不到王烙的这般深意,王烙不得不将自己的全盘复仇计划通俗的讲与武义知晓。
孙坚自长沙起兵,目的乃是北上鲁阳,与袁术汇合,共讨董卓。杀掉孙坚,不如毁掉孙坚北上讨董之举。孙坚被困江陵,已然向袁术求援,袁术必不会坐视不理,定会派人,甚至亲自前来江陵调停孙坚刺杀王睿之事。若是亲来的袁术或是所遣之人死在孙坚大营之中,袁、孙两家,必定成仇,孙坚北上讨董之行,自然破灭,更会招致袁家的疯狂报复。要知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孙坚惹怒袁家,必然寸步难行,不得寸进。
武义听罢王烙之计,大呼高明,当场自削其发,彰显决意赴死,为主复仇之心,更以此表示与王家断绝关系,绝不负累王家之意。
武义离开王家,思来想去,唯觉只有弓箭射杀一途最为妥当,但其深知只凭自身弓技,实难成功。武义此时自然想到了生平知己,弓技箭术冠绝荆州的黄忠。黄忠听闻武义欲为其主复仇的忠义之举,未做思索,便一口应承。
见黄忠答应自己所求,武义心头大定,方才道出自己的刺杀计划。
原来武义计划先在孙坚营中偷取士卒衣甲、弓箭,待到孙坚与袁术或其派遣之人会面之日,武义便身着孙坚军中衣甲,与黄忠一同埋伏他处,以行弓箭刺杀之事。行刺之时,自然由黄忠开弓射箭,待射杀袁术或其将领之后,“杀人凶器”弓箭便交给武艺,武艺故意鼓噪泄露自己“刺杀者”的行踪,并往城外大江岸边等候接应的船只逃遁,而黄忠则假扮捉拿“凶手”的义士,在船只之上成功追击到“凶手”,并将武义枭首,其过程中却不慎将“凶手”头颅掉进大江之中。随后黄忠便将没有头颅的“凶手”尸体带往袁术军中请功,仅凭“凶手”衣甲与弓箭,足可做实“凶手”乃是孙坚军中人的身份。若是能挑拨袁术之军与孙坚所部就在江陵火拼,自然再好不过。至此,孙坚不仅再难加入讨董联军,更会被袁术视为死敌,而难以立足。
黄忠听闻武义竟然要舍身枭首,以报旧主之仇,一则对其忠义之举钦佩不已,二则眼见知己赴死,更要经自己之手让其身首异处,极为为难。
武义眼见黄忠踌躇,拜而泣血,道:“人若无义,与兽无异,义感念王公之恩,愿效法先贤,唯以死为报。”
黄忠见武义死志甚坚,不再多言,誓助武义达成所愿。
可怜萧啸,甚么都不知道,便已在别人的算计之中。
··· ···
萧啸率军连日疾行,一路顺畅,便至江陵。
江陵守军见有大军南来,连忙拉起吊桥,不敢放行,萧啸命人上前通传,己部乃是袁术所遣,又递了袁术印信。守将自是飞报刺史府衙去了。过得三刻,刺史府中治中从事、别驾从事、兵曹从事、主簿等一应官员,纷纷驾到北城门,令守将放下吊桥,排列出城迎接。
萧啸不料袁术一封书信,会有如此大的台面,竟令一众州郡大佬出城迎接自己这个小小的义军首领,亦翻身下马,大步上前,与众官一一见礼。
众人见礼已毕,江陵众将官便邀萧啸入城,言称已摆酒设宴,为萧啸接风洗尘,以尽地主之谊。萧啸本欲直接入城会见孙坚,不过见众将官出城迎接,礼仪隆重,不便推托,心知相助孙坚脱困,亦不急在一时,便应邀入城。
酒宴之上,萧啸绝口不提孙坚之事,自与众将官推杯换盏,萧啸本有才名,又妙语连珠,令酒宴气氛颇为热烈。萧啸与众将官交言之时,已然让系统小蜜将众人的特性探查了个遍,见众人或有“见利忘义”、或有“惟利是图”、或有“利令智昏”等各不相同的特性时,萧啸会心一笑,已然计上心头。
宴席中途,萧啸便令属下备好礼数。宴席之后,萧啸亲送每位官员出席,并命人带上“金十斤,银五十斤,南海珍珠百颗”的礼数陪送回府。是以,众主尽欢。
次日,萧啸设宴回请众将官,无一不应,无一不至。酒至半酣,萧啸言道:“乌程侯孙坚,行事莽撞,有所过失,还望诸君见谅。”说罢,又道:“吾此次奉后将军之命,特来江陵召其前往鲁阳面斥,另施惩罚,以儆效尤。”
众将官纷纷言道:“料想孙文台亦是无心之过,后将军既有惩处之举,吾等欣然而从。”
一言一答,竟将孙坚刺杀荆州刺史王睿之事说成了“莽撞过失”之举,而对孙坚的惩罚不过是“面斥”而已,更妙的是,原来王睿的手下们竟然对如此惩处孙坚,竟然是“欣然而从”。萧啸心头长叹不已,果然有钱能使磨推鬼。
萧啸不费一兵一卒,便与荆州一众将官达成了这不能挑破的协议,自然心情大畅。向众将官举杯言道:“明日我便去瞧瞧孙文台。”
众将官异口同声道:“吾等愿往随同。”
萧啸听罢,哈哈大笑,举杯再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