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契纸
姜娆从穆珩那里知道他在侯府做的这些,掩着唇直笑:“明远……”
穆珩侧头看她。
“干的漂亮!”她称赞道。
穆珩于是露出笑容:“是吧,我也这样觉得!”
总之,崔如月的名字被加到了穆家的族谱上,姜娆和穆珩也多了一个名义上的母亲。
他们与崔如月素不相识,但穆向武的存在给了他们一个远离侯府那一家子奇葩的机会,也相当于给了他们另外一个家,哪怕是看在穆向武的面子上,敬着这位名义上的母亲几分,平时多给他们上几柱香,这也是值得的。
杨氏没在意穆珩说的其他,只听到了穆珩说的,族谱上加名字的事已经办妥了,那双被岁月浑浊了的眼里顿时就湿润了。
“好,好啊……”
太过高兴之下,杨氏也只能用这最简单的字眼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从今往后,她的长子就不再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穆珩轻轻握着杨氏的手,“祖母,待上元之后,我就寻了人将母亲的坟迁到父亲一处。”
杨氏连连点头。
“办妥了父亲的事,祖母往后就再也不要多想,只管陪着我们慢慢往前走,待将来您满一百岁了,我和阿妩再给您大办百寿宴……”
听穆珩这样说着,杨氏乐得“呵呵”直笑,“活到一百岁,那可真是不敢想……”
姜娆笑着道:“老祖宗,这日子就是一日日,一年年就过去了,您老可得一直看着我们才行呢!”
两人将杨氏哄得高高兴兴的。
这日之后,时间倏忽即逝,很快也就到了上元节。
今年的上元节宫里同样拨了银子办灯会,据说热闹得紧,不过姜娆一家都没有选择在这一日出门,而是一家人守在一起煮元宵吃。
白胖胖、热腾腾、软糯糯的元宵吃进肚子里,每个人的面上也都露出笑容来。
只希望呀,这往后的日子,都能如这元宵一样,甜蜜又圆满。
上元节之后,各衙门开印,官员们也开始正常处理公务。
选了一个休沐日,穆珩请了穆氏一族的族老作为见证,将崔如月的坟正式迁到了穆家的祖坟里,与穆向武合葬到了一处。
本是一对有情人,却是在两人都逝去了这么多年之后才得以有了一个名分,一时也让人唏嘘不已。
迁坟的时候,杨氏是没有去的,侯府那边也没有人来。
杨氏是年纪大了,担心她情绪太过激动,所以穆珩和姜娆才没有让她去,而侯府那边,本就是被穆珩威胁着才同意了这件事,再加上现在侯府的男人们正想尽了办法的从媳妇那里掏嫁妆出来维持他们往日的奢侈生活,而女人们又为了保住自己的嫁妆与男人们斗智斗勇,自然也就抽不出空来掺和这件事。
穆珩和姜娆作为穆向武和崔如月的嗣子和儿媳,主持了这次迁坟。
办完这件事,穆珩和姜娆回家后径直去了安和堂。
杨氏一直在等着回信儿,见着穆珩和姜娆回来,顿时就望了过来。
穆珩冲着杨氏点了点头:“祖母,事情已经办妥了。”
杨氏长松一口气。
虽然她也知道,有穆珩和姜娆在,这件事不会出什么岔子,但直到此时,听穆珩亲口说出来,她才完全放下心来了。
一直牵挂在心头的事得到了解决,杨氏只觉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
这时,胡嬷嬷自外面走进来。
“老祖宗,半春来了。”
杨氏看了看面上含笑的姜娆,虽然心里有些疑惑,但也没问,只让胡嬷嬷领着半春进来。
很快,门帘打起,捧着一只匣子的半春缓缓走了进来,并向着杨氏等人行了礼。
“阿妩?”杨氏道。
姜娆从半春手里接过那只匣子,道:“老祖宗,今年过年我和明远都没给您准备什么礼物,所以今儿特意补上了这份礼,希望老祖宗您能喜欢。”
一边说着话,姜娆一边把匣子交到了杨氏的手里。
杨氏嗔怪地道:“阿妩,你这说的什么话,一家人哪里用得着如此客套,还非得送什么礼,赶紧拿回去,给圆姐儿和珺哥儿攒着……”
姜娆抿唇笑了笑:“老祖宗,您就放心吧,我可没忘了要给圆姐儿和珺哥儿攒着,您打开看看……”
听姜娆这样一说,杨氏的目光落在手里的匣子上。
然后,她缓缓打开匣子。
匣子里装着厚厚一叠的……
契纸。
最开始时杨氏还心存疑惑,但随着她拿出那叠契纸,又一张一张翻看,她的眼里又忍不住湿润了。
许久之后,杨氏将这些契纸重新放回匣子里。
“阿妩,你……”
只开了个头,剩下的话却是有些说不下去了。
这些,都是侯府被抵押出去的那些产业的契纸。
当初孙氏和赵氏贪心,拿着这些产业去了当铺换回了大笔的银子,后来那些银子全都打了水漂,孙氏和赵氏自然没有办法填上这个大窟窿,与当铺约好的日子一过,这些产业可就成了当铺的。
杨氏一直以为,侯府的这些产业是再也拿不回来了。
没想到……
今日,这些产业就又重新回到了她的手里。
杨氏其实很高兴,也很欣慰。
毕竟,这些产业有很多是侯府一代代传下来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当年杨氏和老太爷一起一点点置办起来的。
这不仅仅是侯府的家财,也见证了杨氏与老太爷风雨同舟的那几十年。
不过,高兴归高兴,杨氏却没打算将这些收下。
她将所有的契纸收回匣子里,又将匣子往姜娆这边递。
“阿妩,你和明远都是好孩子,但这些我不能收。”杨氏道,“你二叔他们……”
她摇了摇头。
侯府那边,穆从文等人如今为了银子,可以说是什么脸面都顾不得了,若是叫他们知道这些产业又回到了杨氏的手里,可想而知,他们定会又闹些妖娥子出来。
虽然杨氏确定,自己不会因为心软而将这些东西给出去,但到底糟心不是?
与其如此,倒不如她从一开始就不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