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安阳长公主
翌日。
用过早膳不久,陆氏就带着续哥儿和宝姐儿来了。
没多久,嘉和郡主也把虞哥儿送了过来。
姜娆昨儿就和圆姐儿说了,今日要与嘉和郡主一起出门,也征得了圆姐儿的同意,是以这会儿见着姜娆与嘉和郡主挽着手往外走,圆姐儿只是睁着大眼睛巴巴地看着。
到最后还是没能忍住。
“母亲!”圆姐儿唤了一声,“您可要早些回来啊!”
这副依依不舍的模样,只让人以为姜娆是要去多远的地方,要过多久才回来呢。
但圆姐儿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这样有何不该。
自她重生以来,发生了许多与前世不同的事,可不管何时,母亲都是陪在她身边的,这还是第一次母亲把她放在家里自己外出呢。
姜娆见着圆姐儿这副模样有些哭笑不得,但她还是耐心地道:“圆姐儿放心,母亲会早些回来的,一定不让圆姐儿久等,这样行吗?”
圆姐儿勉强点头。
然后,姜娆与嘉和郡主这才加快脚步离开。
出了垂花门,两人坐上郡主府的马车。
“阿妩,你家圆姐儿平时看着乖巧懂事,护着虞哥儿的时候更是像个小姐姐,没想到这么离不得你。”嘉和郡主笑道。
方才圆姐儿那软乎乎的小模样,她见了也稀罕得不行,恨不得自己也能有个这样的闺女呢。
不过……
她这一生,大抵只会有虞哥儿这一个孩子了。
姜娆闻言笑了笑,轻轻叹息一声:“圆姐儿也只是个孩子。”
哪怕多经历了几年,也只是个孩子。
两人又聊了会儿有关孩子的话题,却发现她们乘坐的马车缓缓停了下来。
“发生了何事?”嘉和郡主问。
外面传来车夫的声音:“回郡主,前面遇到了长公主的车驾……”
长公主?
姜娆的心头一动。
前几日才从圆姐儿那里听到了关于安阳长公主的事,她心里正敏感着,这会儿一听到“长公主”三个字,立即就想到了安阳长公主的身上。
嘉和郡主不知姜娆所想,她掀开车帘,姜娆顺势望过去,就见着前方不远处,一辆长公主规制的马车正在朝着这边缓缓驶来,后面仪仗随行。
与郡主府的马车有所不同,这辆长公主规制的马车两侧并未用车帘遮掩,而是垂了一串串珍珠做成的珠帘,看着极为华贵。
也正因为如此,姜娆才会一眼就看到马车里坐着的人。
那是一个与姜娆年纪差不多的女子。
她身着公主常服,容貌极为娇媚明艳,眉心一点朱砂极为动人,如云的乌发梳成了惊鸿髻,发间左右各插了一支累丝凤衔珠步摇,随着车架缓缓前行,那垂下的流苏也跟着轻轻晃动。
雍容华贵,不外如是。
当两辆马车错开时,对面马车里的女子似是漫不经心地往这边看过来,正好与姜娆的视线相对。
嘉和郡主双眉微扬:“安阳?”
姜娆心头了然。
果然是安阳长公主。
就这么一会儿功夫,两辆马车已经完全错开。
嘉和郡主放下车帘,撇了撇嘴:“怎么遇到她了?真是晦气!”
只这一句就叫姜娆知道,她与安阳长公主的关系不睦。
“这位就是安阳长公主?”姜娆问。
她还真没见过。
嘉和郡主点头:“不是她是谁?我跟她打小就不对付,但凡待在一块儿过不了多久准得打起来。”
从小到大,她与安阳长公主打过的架简直数不清楚。
嘉和郡主是端王的老来女,自幼就受尽了宠爱,而安阳长公主在幼时也不过是皇室公主的其一罢了,在先帝跟前也算不上多得宠,真要论起来,比嘉和这个郡主都远有不如。
嘉和郡主与安阳长公主大概就是天生的不对付,但凡是碰着面,什么都要拿来比一下,不管在这比较之中谁赢了,最后多半会发展到动手。
在皇室之中,这两人就是其他人眼里的奇葩了。
“她也就是仗着亲哥哥登基做了皇帝……”嘉和郡主撇嘴。
她不怕安阳长公主,但谁叫安阳长公主投生得好,亲哥哥做了皇帝,身份也跟着拔高一截呢?
所以,方才遇到安阳长公主的车驾仪仗,她的马车也只能作出避让。
姜娆无奈地看了嘉和郡主一眼:“云曦,慎言。”
嘉和郡主挽着姜娆的胳膊,笑嘻嘻地道:“阿妩你放心,我又不傻,也就是在你面前我才敢嘀咕两句。”
而且还是小小声的。
端王是宗人府宗令,在皇室宗亲之中也确实德高望重,但这并不代表嘉和郡主就可以非议帝王了。
当然,嘉和郡主也并非是对隆誉帝有所不满,她只是忿忿于安阳长公主靠着隆誉帝亲妹妹的身份压过自己而已。
“哼!”嘉和郡主皱眉,“别看她现在是长公主了,她要是敢在我面前挑衅,我照样能像小时候一样揍她!”
姜娆:……
皇室公主与郡主,竟然动不动就要挥拳相向,说出去谁敢信?
姜娆道:“看那车驾的方向,安阳长公主这是要出城?”
“她这是又要去大昭寺吧。”嘉和郡主道,“也不知道她与佛哪有这么多的缘,好端端的皇室公主,三天两头的就往寺里跑,干脆剃了头做姑子去算了。”
大昭寺。
“安阳长公主经常去大昭寺?”姜娆问。
嘉和郡主道:“可不是么?好像是安阳十四五岁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差不多都药石罔效了,后来方太后抱着一线希望求了先帝允许,带着安阳去了大昭寺,也许是她真与佛有缘吧,在大昭寺住了大半年,倒是真的把身子养好了……”
自那以后,安阳长公主每隔上一段时间都要去大昭寺小住。
嘉和郡主压低声音:“大昭寺虽然不是皇家寺院,但与皇室关系极为密切,寺里出家的皇子可不只一两位……”
姜娆这才恍然。
帝位之争本就残酷,胜者可以成为九五至尊坐拥天下,但败者却只能被人踩在脚下,甚至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就比如隆誉帝,因为方太后的娘家不显,难以形成助力,在当时与几位皇子的帝位争夺之中几乎是垫底的存在,若不是另外那几位皇子争斗之时太过不折手段,甚至差点要危及大安朝的江山社稷,惹来了先帝的震怒,这皇位还真落不到隆誉帝的头上来。
而那些在皇位之争中失利的皇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