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送贷上门
春天来了,春耕生产即将开始,农民又要忙活起来了,财神爷这时登门来了。
公社书记带着几个信用社的人,来到米粿大叔家,春耕春种即将开始,他们是来了解村里的春耕生产情况,对集体化合作发展的潜力进行摸底。
春来和冬去与几个邻里,刚好也在祠堂外闲聊,看到公社书记大驾光临,自然不敢怠慢,互相打过招呼后,一行人就进屋里去了。
贵客来了,大叔赶紧清理好台凳,泡了一壶热茶,招呼他们就坐,“来,喝茶,这是我们生产队种的绿茶,种了一亩多,这是去年第一次采摘到的清明菜,小河茶叶场帮忙加的工。”
哦,还种茶叶了?搞得蛮不错嘛,你们村大人多,这几年发展的确实是快,光水稻这块就排在会公社前列,真是,古有王屋村愚公移山,今有王屋村集体种粮。
书记就坐后高兴地说,这几位是信用社的领导,来了解生产队的一些情况,你们生产队去年又增产了,还清了信用社的贷款,今年的生产还要加大投入,需要多少贷款跟他们说说吧。
信用社每年都要下拨一批贷款,每次发放,都要下乡去落实款项的具体用途,这是双方合作的惯例,必须要走的程序。
大叔笑着说,我现在不是队长了。
书记故作惊讶:搞了半天你的队长职位还没确定?那天下午不是举手通过了吗?你不要打退堂鼓哟。
大叔嘿嘿了一声,没有说话,他知道公社书记还有话没有讲完。
书记接着说,那天开会选举,举手表决时,大部分的人都举过了手的呀,行为代表了心声,你现在就是王屋村的生产队长,王正红为副队长,经过大队和公社的讨论研究,我就是来任命的,大队村主任还是你来干,各生产队离不开你们的拖拉机来耕田。
书记让大叔去把正红叫过来,一起来商议合作生产和农业贷款的事宜,为这一年的增产增收,进行布局。
大叔去了一会儿就和正红一起来了。
春来和冬去也凑了过来,互相道过问候,客套了一番之后,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正红说,我们这里民风淳朴,一个村就一个姓,像一家人,吃大锅饭的时候就是一个灶头上煮饭吃,那时虽然艰苦,一定程度上也拉近了大家的关系。
大叔也说,我们乡下人就这样,大炮和“兄弟”,还有田鸡、狗牯子,从小玩在一起,在这里土生土长,相互之间知道各自的个性,有时候闹翻了脸,过几天又好起来了。在生产队一起干活,不知不觉就说上了话,屋前不见屋后见,上午见过下午也见,有时难免有磕磕绊绊,但从来都不记仇。
“我就想知道,请问这个贷款,是不是寅时吃了卯时粮?我不明白资金的来历。”春来的问话,直接扯上了正题。
信用社的人说:也不能这么说,这个贷款是国家对农业建设的投入,对集体经济的扶持,主要是打好农业基础,私人个体是不能享受信贷这方面的待遇,完全不同于你说的,这个时候吃了那个时候的粮,那是旧社会,剥削阶级放租、放高利贷造成的。
大叔说,他是小说看多了,寅时能吃到卯时的粮,我们还会有那三年的吃粮困难?有那么长的嘴,就不会用杂粮来代替主粮,不至于吃那么多苦。
冬去觉得大叔这话说到点子上,“小说与现实就是两码事,书上的话不能全信,你们说的也不无道理,哪,家庭可以贷到款吗?”
信用社的人解释说,前面讲过,现在是经济困难时期,政策主要是扶持集体经济,必须有计划地合作起来搞建设,共同发展,不同资本主义牟利,家庭个体当然不可以贷款。
书记补充说,当下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五年一规划,在国民经济不宽裕,百废待兴的实际情况下,各行各业都需要用钱,钱要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资金投到实体建设中去,特别是要支援农业粮食生产。
“就算可以贷款给你,你也不敢要,农村人胆子小,能省就省,只顾眼前,目光短浅,就是怕负债,前怕狼后怕虎,就是怕亏本,所以世世代代这么贫穷。”正红这么怼冬去。
“人多办法多,人多胆子大,人多才敢于去改变,集体的好处就在于此,聚集起来才能办大事。”米粿大叔说,国家有五年规划,我们也要制定好相应的生产计划,这次贷款的用途,小到扫帚、摊子、牛绳等农具,大到鱼苗、机器油料等,还要再购置三台打谷机。
书记听了大叔的话高兴地说,王屋村确实搞得不错,碾米榨油,加工粉丝,打谷机拖拉机也有了,养猪养鱼种田,一个农场式的生产队初具规模。
他像是明白了什么,有些激动的说,“你们刚才说的太对了,太符合客观规律和基本逻辑,人多胆子大,所以才敢贷款搞建设,贷款就是决心,人越多聚集起来的力量越大,力量大,办法多就能搞好生产,就能还得了贷款,同时,还能增产增收,提高生活水平,明白了这些道理,大家的心就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我说的对吗?”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对对对。
米粿大叔连连点头,就是这个理,完全正确,他提议每人以人多的好处为例,说一句子。于是,每人各说了一句话:
米粿大叔说,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
正红说,人多胆子大,贷款是决心。
春来说,人多办法多,再多的困难都不怕。
冬去说,人多好办事,人少干不了事。
书记说,人多效率高,众志可成城。
信用社的人说,人多财源广,一人一分聚集成金。
说完,大家会意的大笑起来。
道理越辩越明,大家把人多才办得成大事的理儿挑明了,心就自然亮堂。所以说人民公社是一条金光大道,新的发展模式,国家以贷款的方式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农村走出了一条前人没走过的路,在王屋村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功。
王屋村也是因为人多,聚集起来才取得的成就,确实是大集体办成了大事,搞集体化才办起了学校,有广大的群众才修起水库渠道,还有道路桥梁。
粮食一年年的增长,种水稻的技术也在改良,浸种育秧才是稻谷丰收的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