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两月后穿越,在线等,急! > 第279章 准备征战!薛仁贵来报到?

第279章 准备征战!薛仁贵来报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四书五经在大家心中,一直都是圣贤书!

    精通四书五经之人,便能在科举取得好成绩,然后成为朝廷官吏,拥有好的前途。

    这是大唐百姓心中一直以来的认知,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

    可现在吴王殿下却说这三门新学科的前途完全不比四书五经差,甚至还要更好!

    这自然对他们原有的世界观和认知观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对此感到震惊且不敢相信。

    但这又是吴王殿下所说,并且在大唐日报上刊登,所以大家即便感到很不可置信,但却只能强迫自己去接受和相信这件事。

    “这三门新学科真的能比四书五经更有前途吗?”

    “应该是吧?吴王殿下既然都这么说了,那肯定是真的。”

    “吴王殿下说了,今后科举也会考这三门学科,那自然是能获得好的前途。”

    “吴王殿下来扬州之前可是礼部尚书,肯定能在科举这件事上说得上话,殿下说科举会考这三门,就肯定会考!”

    “是的,我没文化,但我知道跟着殿下走准没错!”

    “竟然还招对数学物理化学有研究有天赋的人去大都督府学习,由吴王殿下亲自培训,成为教书先生,这太吸引人了!”

    “是啊,能成为教书先生的话,那也是个好前程!”

    大家略微平复了一下震撼的内心后,便针对此事热议了起来。

    出于李恪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打下的良好的群众基础,大家都无比信任他。

    所以除了一开始的惊讶之后,大家都慢慢在尝试接受和理解这三门新的学科。

    虽然还是不懂这三门学科到底学什么东西,但却已经认为这三门学科确实可21以和四书五经相比了。

    这其实非常重要,起码在大家心中将这三门学科的地位抬升到了和四书五经一样高的程度。

    这样,他们就不会阻止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这三门学科。

    毕竟,如果他们不认可这三门学科的话,肯定会认为学习这三门学科就是在浪费时间。

    不如将时间用在学习四书五经上,那孩子肯定是听父母的话,到时候肯定会对学子们学习这三门学科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如果父母支持,甚至鼓励孩子去努力学习这三门学科,那可是能够极大的促进这三门学科的发展。

    所以这也是李恪为什么专门在报纸上刊登这则新闻的原因之一。

    就是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影响力,帮助这三门学科进行推广。

    这是在民间,而在20所官学里,已经有学子开始学习数学了。

    当然了,一开始肯定是先从阿拉伯数字开始学起。

    不过现在肯定不叫阿拉伯数字了,而是改为叫‘吴王数字’。

    总之,不管是什么,全部往他身上靠就行了。

    这个数字就是他吴王李恪发明的,不止是这些数字,还有各种字母,也是他发明的!

    古有孔子开创儒学,今有吴王开创数理化!

    这种能够帮他提升巨大名望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可能放过的。

    扬州和苏州两地所有的学子,心中对李恪都是无比感激的。

    因为不管是他们自己了解的,还是父母时常教导的,亦或是先生经常说起的。

    他们都很清楚,自己能够有机会上学,全都是吴王殿下的功劳!

    如果没有吴王殿下,现在他们根本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坐在如此宽敞明亮的官学里读书。

    现在不知道在哪里的泥土堆里玩的满脸灰尘呢。

    所以,当他们得知李恪要大家学习这三门新学科,并且急需这三门学科的人才后,心中都纷纷下定决心。

    一定要努力学习这三门学科,然后学有所成后为吴王殿下效力!

    于是,根本不需要教书先生多说什么,大家就翻开了今天新发放的数学书,然后认真的听着先生讲了起来。

    虽然一开始对这些数字不太适应,但大家平时也在纸钱上见过,所以接受起来倒也快。

    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当中来。

    年纪小一些的,学习进度稍微慢一点,年纪大一些的,学习的进度则稍微快一些,这是很正常的。

    而且教书先生也在按照李恪所说的,在学子中寻找数学方面有天赋,以及头脑聪明的人。

    总之,三门新的学科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有了很高的热度,很多人都在讨论。

    其中不乏一些有天赋,平时对这些方面有研究的人,纷纷来到了大都督府报名。

    之前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研究,但却没有什么用武之地,被视为奇技淫巧,偏门小道。

    但是现在,吴王殿下在报纸上宣布这是三门新的学科,未来可以参加科举,丝毫不逊色于四书五经的学科!

    这自然让他们感觉自己会的东西有了用武之地,也让他们觉得自己的研究有了价值。

    于是纷纷来到大都督府,想要得到吴王殿下的亲自培训,最后不管是成为教书先生,还是走科举之道,又或者是在李恪手下做事都是极好的。

    对于这些报名的,李恪自然也对他们进行了笔试和面试。

    通过笔试和面试,李恪还真发掘了不少的人才!

    “高手在民间这句话还真有点道理。”

    在发现这些人才的时候,李恪不由有些惊喜。

    这的的确确是意外之喜。

    将符合要求的人收进了大都督府,然后便给他们发放了教材,让他们再系统性的学习一下。

    之前他们的研究都是比较零散的,而且也不是很完善和全面。

    现在就是让他们根据教科书,好好的从头学习和梳理一遍。

    反正他们的基础很好,学起来也快。

    就这样,学子们在官学里学习,这些民间的人才则在大都督府里学习。

    这些民间的人才经过系统的学习过后,就能迅速成为有资格教书的先生。

    从而能大大的改善目前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

    不仅如此,除了在扬州和苏州两地招人才之外,还通过报纸的影响力,逐渐将招这三门学科人才的消息传到了更远处。

    相信今后还会有一些人从外地来到扬州大都督府的。

    总之,现在已经按照他的规划,都走上了正轨。

    接下来就是慢慢的发展了。

    等到这些事情走上正轨后,登州和泉州的两艘盖伦船也停靠在了扬州水军的码头。

    李恪亲自来到了水军码头,亲眼看到了这两艘盖伦船入编。

    “不错,尽快安装火炮,然后四艘盖伦船展开集训。”

    李恪点了点头,对码头上停靠着的四艘巨船非常满意。

    登州和泉州的两艘盖伦船,和扬州造船厂下水的第二艘盖伦船一模一样,都是能装50门火炮的。

    火力相比起第一艘盖伦船而言,要大了一些。

    也就是说,如果全部满载的话,四艘盖伦船上就是足足182门火炮!

    就算只有一半的火炮能够同时攻击,抛开船头和船尾的火炮,那也是接近90发炮弹的火力!

    瞬间发射接近90发炮弹,不管你是什么船,分分钟就给你击沉了。

    至于船上的人员,那自然是一个都活不了,全部泡在海水里喂鲨鱼了。

    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自然还需要进行集训。

    “是,殿下!”

    曲文康也非常激动,原本有一艘盖伦船就让他非常激动了。

    可后面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先是扬州造船厂第二艘盖伦船下水。

    紧接着又是登州和泉州各一艘巨船下水。

    现在看着眼前这四艘庞大的巨船,曲文康心中不由产生了一股豪情和强烈的自信。

    要是去高句丽征战的话,那他能保证扬州水军肯定能将高句丽水军打的亲妈都不认识!

    接下来曲文康便调集了扬州水军,开始了浩浩荡荡的集训。

    他将留守在华亭县工地上的水军也调回来了,现在大家都踏踏实实在那做工,基本没人闹事,所以也不需要在那守着了。

    四艘装备火炮的巨船,加上数十艘大船,全军出动的在海上进行训练。

    而神机营除了镇守一些重要机构的士兵外,也全都在加紧训练。

    毕竟李恪可是和他们透露过,不久之后就要上战场了,并且让他们一定要在战场之上展现出无敌之师的风采来!

    除了军队的训练之外,各个工坊也在加紧生产物资。

    比如扩大后的海鲜加工厂,现在除了制作海鲜罐头之外,还制作各种肉罐头,水果罐头等等。

    水军必备的橘子罐头肯定是不会少的。

    虽说登州是主要的后勤保障基地,但李恪担心登州的供应能力不足,所以在扬州也准备了不少的物资。

    至于保暖的衣物,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季节虽190说扬州这边已经比较暖和了,但高句丽那边的气温还是偏低的。

    在扬州这边为接下来的高句丽战争做准备的时候,李靖一行人也是回到了长安城。

    李世民为了避免大家又一批一批的跑到甘露殿去问,干脆直接召开了大朝会。

    “参见陛下!”

    李靖一行人向李世民行礼道。

    “诸位爱卿去了一趟苏州,调查结果如何?”

    李世民看了他们一眼,淡淡的问了一句。

    虽然李靖等人还没说结果,但他心中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因为如果是那个答案的话,恐怕李靖早就进宫找他了,哪里还能悠闲的等到大朝会?

    李承乾和长孙无忌则是颇为期待的看向褚遂良,显然是期待褚遂良带回来一些李恪的把柄。

    “启禀陛下,臣等在华亭县实地调查了一番,发现事情与诸位朝臣的判断有极大的偏差。”

    “吴王殿下并无不臣之心,所招青壮也单纯只是为了建城所为,而且吴王殿下还极为注重思想引导,让百姓为国效力。”

    “这个结论是经过了所有人一致认可的。”

    李靖将这件事的调查结果汇报给了李世民和诸位朝臣。

    “卫国公所言,便是臣想说的。”

    魏征也站出来为李靖的这番话作证。

    剩下十名监察御史也纷纷点头。

    褚遂良也跟着无奈的点了点头,毕竟他们是一起去的,也是一起同意那个结果的。

    听到这个结论,李世民自然不惊讶。

    而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等人则是脸色一沉,对这个结果极为不满。

    李恪明明做出了如此犯忌讳的事,现在你告诉我调查结果是李恪非但没有不臣之心,还是忠君爱国的贤臣?

    他们看向站在李靖和魏征身后的褚遂良,却发现褚遂良也一脸无奈的看着他们,然后朝他们摇了摇头。

    这意思很明显,是真没找到李恪的把柄!

    不是我方无能,而是对方不给机会啊!

    看到褚遂良的反应,李承乾和长孙无忌等人的脸色更难看了。

    很明显,通过这件事来攻击李恪,想来是没戏了!

    ps:第二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