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再败离阳军,李春风一家见太后
“不,就这几只。”
“野狗,之所以抢食,就是因为太少的缘故。”
“再饿一晚,明早再丢几只,效果会大大不同。”
“今天弟兄们吃的油腻,晚上煮几个汤。”
“对了,宵夜也要安排上。”
“不要停,还是流水席。”
宁安可是真够损的,城下的离阳军在闻着香味饿一晚上,估计都要崩溃了。
“可他们要是饿急眼了,会不会拼死攻城?”
鄂伦春还是有些不放心。
“拼死攻城,一天滴水未进,哪还有力气。”
“要是真攻城池,丢下去几个窝头就行。”
“看他们能撑多久。”
宁安说罢,转身回去睡去了。
……
翌日清晨,宁安再次来到城头,看到的基本都是躺着的离阳军。
饿了一天两夜,完全已经没了气力。
“哎,都别睡了,起来吃烤羊了。”
宁安吃着春饼,喝着羊肉汤,朝下面喊了一嗓子。
那些饿的睁眼都费劲儿的离阳军一个个起来,连滚带爬的往城下而来。
昨天还带着点小心,害怕周军突然放箭。
此刻什么都顾不上了。
“再给你们后一次机会,想吃烤羊,排好队,从旁边的吊桥进来。”
此时的离阳军,就是放进来,也没毫无动手的能力。
话音刚落下,离阳军顿时排成了长龙。
而白羽乾,已经带着亲兵和亲信连夜往离阳城赶了。
这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回到离阳去找老领导钱德纲说说情,说不定能保住性命。
若是留在这里,死路一条。
只是他不知道,回去,也是死路一条。
不是离阳军不强,不是他无将才。
是那狗太监太狡猾……
看着上万离阳军排队进城,宁安微微点了点头。
“先熬两锅粥给他们。”
“烦劳大将军安置这些降军。”
“尽量和之前的降军分开混编。”
“本监军先回凤凰城。”
离阳军已破,宁安留在边城也没什么事情。
“春公公放心,本将军定然会安排妥当。”
鄂伦春带兵打仗这么多年了,这点手段还是有的。
“此次退离阳大军,本是大功一件。”
“但李春风那帮人,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公公领功劳。”
“公公还要多加小心才是。”
自古以来,国难当头,都是将士在外拼杀流血。
文臣多半是瑟瑟发抖,只想着卷起金银细软逃窜。
可一旦战事平定,他们又站出来人五人六,嫉贤妒能。
甚至,诬陷迫害大将者,更是不在少数。
这点,宁安比鄂伦春更清楚。
“呵呵,李春风还有三百廷杖等着他呢。”
“等挨完了棍子,再说吧。”
就李春风的那点朝堂智慧,他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
凤凰城,太后宫。
李春风一家前来探望太后。
一番嘘寒问暖之后,开始进入正题。
“太后,眼下陛下刚刚登基,大周内外事务繁杂。”
“你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
“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家人。”
“让你爹多分担些。”
“总好过让其他人掌事。”
“对了,你哥的御史也当了好几年了。”
“是不是也太动一动了。”
李夫人吃着时令水果,殷殷说道。
“娘说的是,朝局不稳,是要自己人多担待些。”
“很多事情,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太后点点头,笑着说道
可不是吗,筹措军饷、抵御大周不都是自己人吗?
不过自己大哥李饶人什么水平,她多少知道有些。
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朝廷的官职很多,有实权的其实没多少。
随便给个虚职,也是可行的。
李饶人不是不能升,但是问题是,官位越高,话语权也就越重。
要是自以为是几句,那老爹还不被坑死?
“太后圣明。”
李春风见太后没给儿子升官的意思,当即往前支了支身子说道。
“朝廷上下,有了内阁,您和陛下就能轻松好多。”
“臣愿为朝廷、为大周排忧解难。”
“眼下陛下登基,万象更新。”
“有臣和内阁效力,定然会让大周蒸蒸日上,再现昔日繁荣。”
“只是,内阁初成,做事有些碍手碍脚。”
“尤其是吏部那边,很是不支持内阁。”
“卢大人不支持内阁,就是不支持陛下太后。”
“如此掣肘,怕是会耽误大周的发展大计。”
“臣请太后恩准,升韩广为吏部尚书。”
到现在,他的屁股还没好利索,这撅着屁股仰着头说话。
总是有些怪异。
李饶人能不能升职,对李春风来说并不重要。
只要拿下卢升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这也是他此来的目的。
太后一听,不由心中不快。
不过也没表现出来,只是笑了笑,“爹,朝廷的事情,我还不太明白。”
“这卢大人,是先帝从县令一级一级提拔上来的,在朝廷内多有资望。”
“若是没有犯错,或者及其充足的理由,突然给罢了,怕是会让人心不安。”
本来家人进宫来看她,她真的很高兴。
纵然她如今贵为太后,可也是李家的女儿。
想和父母多亲近亲近,叙叙家常。
可不想,老爹这一来,就想着换掉一个尚书。
这完全不是她印象中,那个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几乎毫无存在感的户部尚书。
真是欲望使人贪婪。
李春风还想说什么。
太后接着说了一句,“爹,这些都是刚送来的时令水果,您多吃点儿。”
李春风顿时老脸一僵,不敢再多说了。
可这,并不妨碍李饶人大发牢骚。
“太后,爹一心为朝廷,这你都看到了。”
“吏部多有掣肘,这还则罢了,可好多事,竟然被一个太监左右。”
“别的不说,就说他私分军饷,都没治他的罪。”
“要是容太监做大。”
“岂不是成了笑话?”
“这次他最好死在边城,不然就算是逃回来,我也要弄死他。”
“一个狗奴才,还真把自己当个东西了。”
“以为给太后、陛下立下了些许微末小功,就不知所以了 。”
“他怕是忘记了,我们才是一家人,他不过是太后身边的一个狗奴才。”
太后本来心情很好。
此前是嫔妃的时候,见父亲是相对容易的。
但是见母亲和大哥就比较难。
往往一两年,也就见一次。
可一听到这个话题,顿时就不高兴了。
他能成为太后,十四皇子能成为如今的泰昌帝。
全都是仗着宁安。
可大哥竟然还大肆诋毁,这心情,顿时就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