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端
盛夏,子夜。
一个身材精瘦,五官俊朗,头型有点凌乱的年轻人,在山澄市郊区出租屋内写稿子。
他叫王三火,今年27岁,单身未婚。
名字是他姥爷起的,老人家说这个名字阳气重,生命力旺盛,邪魔歪道难近其身。
王三火原本是个私家侦探,可自从半年前拒接跟踪婚外情业务,只接灵异相关案件开始,个把月不开张便成了常态。
闲暇之余,他写了个短篇小说,以曾经侦破过的案件为蓝本,没想到被杂志社看中,阴差阳错的成了兼职作家。
今天是周末,他要改写一篇灵异故事稿子,在山澄杂志上发表。
白天,主编打来电话,说故事内容太吓人,太恐怖血腥,容易引起读者不适。
上头对灵异作品管的很严,要修改的不那么吓人,才能刊登发表。
王三火对着电话直摇头,满脸无奈,灵异故事的精髓,不就是那份心惊肉跳,全身汗毛竖起的酸爽吗?
华夏传统文化里的东西,在本土成了封建迷信,却在岛国,刨柴国,发扬光大。
作为华夏后裔,还得看他国的惊悚片,恐怖电影,多少有些讽刺。
奈何,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介草民只能发发牢骚。
王三火在电脑前奋笔疾书,渐渐忘记了时间。
忽然!
手机提示音的响起,把他从电脑屏幕里拽了出来。
看了眼时间,正好午夜12:00!
是谁发的语音信息呢?
在写作的时候,为了不被打扰,他会屏蔽大部分人。
只有认为相对重要的几个人,才没有屏蔽。
他拿起手机,立刻紧张起来……
是李木楠!
他们整整十年没见了。
她是童年发小,也是王三火心里一直喜欢的人。
甚至大部分时间,在他潜意识里,都把李木楠当成未来老婆看待。
到底有什么事,会在十年后的午夜联系他呢?
他赶紧点开语音信息:
“三火哥,来盘丝镇,救我!”
短短一句话,顿时翻涌出他对李木楠多年的思念之情。
也让他想起,不愿想起的盘丝镇,一个受到邪灵诅咒的地方。
此刻,窗帘被一阵凉风吹开,给闷热的夜晚带来一阵清爽。
在露出的窗框上,耷拉下来一只正吐丝的蜘蛛。
王三火假装没发现这些异象,双手有些颤抖的点燃一支薄荷香烟,深深吸了一口。
伴随着吐纳的烟雾缭绕,思绪慢慢回到十年前……
那年仲夏,姥爷从护林员岗位光荣退休。为保护一方水土,尽心奋斗半辈子,终于可以享享清福。
他出生在民国时期,小时候如电视剧里演的一样,穷苦人家孩子只能给地主放牛种地。
到战争时期,为了有饭吃,便加入儿童团。
抗战胜利后,退伍返乡,当上了碧丝河水库的护林员,这一干就是四十年。
为了庆祝姥爷平安退休,全家人想带他到镇里游玩。
可姥爷别的地方不去,只想到老宅看看,说是要感谢老家祖宗保佑,让他平平安安的退下来。
子女们拗不过,就由小姨夫开着大卡车,载着姥爷和五个姑姑、两个舅舅、两个女婿、还有王三火和表弟阿杰,一起回老宅祭祖,露营游玩。
老宅位于碧丝河水库的上游,之所以荒废,原因是响应国家号召,扩建家乡水库。
老宅的位置正好在水位安全线上,作为护林员的姥爷,带头搬到政府集中修建的碧丝新村居住。
从那以后不久,老宅方圆五十里山林水路,就成了无人区。
王三火和阿杰都是十几岁半大小子,两人坐在卡车后斗里,对于回老宅,异常兴奋。
那里承载了太多,小时候的回忆。下河洗澡、摸鱼、掏鸟蛋、采野果,还有去老庙里偷贡品吃,野的不亦乐乎。
距离老宅最后的三公里,卡车被迫停下来,无法再前进。
因为以前的路,长满了杂草,甚至还长出来胳膊粗的小树,大人们只好下车,扛着野营装备步行前进。
每年的夏天,老舅都会来附近山里采羊肚菌贩卖,路过老宅的时候,会顺便维护下院落。
所以,宅院内还算规整,只长着一层绿草。院中间,还有几十年树龄的葡萄架子遮阳挡雨,方便安营扎寨。
众人把物资堆到院子后,便趁着下午天还亮去山上采菌子,准备晚上熬蘑菇汤。
采完菌子,走下山羊肠小路的时候,偶遇三个人。
走近了发现,是以前同村的远房本家,来采羊肚菌的。
那是一家三口,两个大人王三火印象不深,但他们的女儿可太熟悉了,她就是李木楠!他和阿杰小时候,在姥爷家的玩伴。
都说女大十八变,一点儿不假。以前带他们爬树的假小子,如今出落成亭亭玉立的美女,个头跟王三火差不多,且女性特征明显。
小伙伴再次相见,竟然都有些害羞。
在姥爷邀请下,他们一家改变行程,决定留下来跟我们吃饭过夜。
不得不说,老护林员说话,在这一带有点力度。
回到老宅院子,大人们支起帐篷和铁锅,准备起火做饭。
老舅领着他和阿杰,带着渔网,去碧丝河一个支流抓鱼。
常听新闻上说,中国鲤鱼,美国泛滥!而在老家,野生的鲤鱼、鲢鱼、草鱼,都是上等美味。
由于王三火水性好,又比阿杰大一岁,所以下河放粘网的任务,就落到他头上。
跳下水后,王三火有点害怕,天色已经暗下来,看不见水底,只感觉水面上很温暖,脚底下冰凉。
幸好有老舅和阿杰在岸边壮胆,他才顺利把网下好。
这里没有人类居住,水源受到很好的保护。
所以,鱼类很繁盛。
一网下去,竟然捞上来十几斤渔货,其中还有两条黑背大草鱼。
傍晚时分,荒村老宅院内,十几个人围坐在葡萄架下,吃起了大饼子铁锅炖鱼和野生杂蘑汤。
香味在这无人区,可以飘上三里地,就着家乡特产老白干,别提多惬意。
酒过三巡,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便唠起了闲嗑儿。
李木楠的母亲,讲起她卖山货的农贸市场经常丢活鸡。
刚开始以为被小偷盯上,就安装了监控。
结果发现,哪有什么小偷,而是一只狐狸。
它会从农贸市场的排水沟,钻进市场内,用嘴将鸡笼拉锁褪下,然后偷鸡。
临走的时候,还会再用嘴把鸡笼拉锁顶上,如果不是监控拍到,谁能想到是一只狐狸所为。
众人听完这个趣事,开始你一言我一语,讲起那些奇闻异事来。
姥爷有点微醺,端起酒杯使劲啄了口酒。
“李家媳妇,你那不算啥,顶多是个比较聪明的动物。
我今年退下来,六十有余,年过花甲,已是耳顺之年,不必再思前想后。
有些故事不讲出来,就得带进棺材本。”
三姨插话说:“哎呀!爸,怎么还说起棺材本来了?
今天咱们多开心,就别提死人的东西!”
姥爷望着三姨。
“老三,你还记得东岭岗小学吗?”
听到东岭岗小学这几个字,大人们忽然静下来,好像都在回忆着什么……
东岭岗小学从建校到荒废,只用了七年时间。
东岭岗,老宅附近的一处山岗,新中国成立前,是个荒坟场。
以前,东岭岗上有座寺庙,里面还住着俩和尚诵经念佛。十里八村的老百姓,都会到庙里祈福拜佛,香火不断。
战乱时期,很多名胜古刹遭到破坏,东岭岗庙也未能幸免。
一夜之间,炮弹炸塌了庙屋顶,两个和尚也不知去向。
庙宇被毁后,东岭岗便开始邪乎起来,当地村民在夜晚都不敢走那里,有说看到磷火的,有说听人声不见其人的。
三十年后,国家普及义务教育,村镇重新规划,在东岭岗庙旧址,盖起九间大瓦房,成立了东岭岗小学。
本以为多年过去,东岭岗荒坟的幽魂邪魅,早已烟消云散。
可事实并非如此,在学校开课的七年间,发生一系列闹鬼事件,导致生源流失严重,最后不得不关闭了学校。
姥爷接着说:“东岭岗小学建成后,已是冬天。
当时,还没到春季招生,我和村里几个人,轮流在学校守夜挣点工钱。
有一天晚上,外面下着雪,我在家吃过晚饭后,就扛着猎枪朝学校走去。”
就这样,姥爷讲了第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