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听君一席话,如同听君一席话
冯大刚不是没有问过苏南这个问题,要不要请一些国外团队参演,到时候多给些镜头,妥妥的吸睛。
运气好的话,这样的片子拍出来也能够吸引国际上一些关注,说不定还会拿到不错的奖项呢。
谁知苏南却拒绝了这个提议,他反而问了冯大刚一句话:“你知道战争片中什么样的敌人最可怕吗?”
“强大、无可撼动!”
“除此之外,重要的是你不知道它在哪?它们什么时候会出现,只有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也只有战胜未知的,才是最让人热血澎湃的。”
听君一席话,如同听君一席话。
冯大刚摸了摸脑袋,始终没明白苏南说这句话的意思。
其实在苏南新的剧情里,他压根就没有给鹰帝太多的戏份,而是在几个关键的点上,塑造出了他们火力强大,装备精良无比的印象。
到时候这些场景在成片中呈现出来,效果未必会比陈威所要表达的差。
怎么拍,拍什么,在哪里保留特效,又在哪里集中特写,所有的重要部分,现在只有苏南一个人清楚。
后天便是正式拍摄的第一天,而明天,谭谷兰那边会将一些新的道具派人拉过来,这个女人告诉苏南,有些东西,是她从博物馆里借来的,希望能够派上用场。
万事已经具备,这一夜,苏南睡得如此安稳。
两天后的傍晚,《亲爱的,别去鸭禄江》正式开拍。
第一幕的场景,名为:“雪漫青山”。
这部剧情的镜头,占据了整部电影三分之二的时长,也是最核心的内容。
外景已经布置完毕,现在苏南所在的位置,是在长白山脚下的一片林地。
这里是一片原始风貌,跟地方的相关部门申请过后,也最终选择在了此处。
对于三省的人民来讲,那段过去的历史是他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遥远回忆,有人愿意将它拍成电影,自然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情。
即使是穿着厚厚的棉袄,苏南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
更何况,这是在入夜。
群演们瑟瑟发抖,就算是出门前喝了不少辣椒水,此时的脸上,也泛起了寒霜。
“第一幕是行军,我们需要在鹰帝战机的试探性轰炸下,徒步漫过这座冰封的雪山。”
“苏南,前面有你的镜头,记得配合跟拍。”
冯大刚干脆立马的说完,便放下了话筒。
苏南点了点头,随着不远处一声开始,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便动了起来。
李二平老人的日记中写道:
“那时候,我临走前穿着军装,戴着大红花准备离开家乡,村里面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老老少少都出来为我送行。”
在当时的年代,志愿-军被赋予了最高的荣誉,到了部队后,没多久李二平便跟着班长出发了。
“当年那个深夜,一辆辆草绿色的军车满载着士兵,借着月色悄悄穿过两国边境,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们,迎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禄江的声浪,踏上了抗鹰援邻,保家卫国的征程。”
李二平记载到,在北上的途中,他们所有的战士便上交了遗书,将姓名、部队番号写好,缝在内衣夹层里,心无牵挂,异常兴奋。
这是真实的记载,迄今为止,苏南都没有明白,为什么明知要去战场,李二平的心中是异常兴奋的。
山脚下厚厚的积雪中,留下了一条蜿蜒长蛇般的队伍印迹,为了保证拍到宏大的场面,苏南调过来两个航拍特接高手,几乎是擦着雪地的表面,近距离捕捉着每个群演的脚步画面。
恰在此时,一声哨声响起。
所有的演员在这个时候整齐划一的全部匍匐在了地面上。
因为按照剧情的安排,当时的战争情景中,鹰帝的飞机几乎占领了整个空域,难以想象,那个时候的战争多么残酷。
白天不敢走,空中到处都是鹰帝的飞机,只能偷偷的过河,过河后,藏在雪堆里休息,晚上急行军,穿行在深山中,每天徒步近百里。
那里的冬天太冷了,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摄氏度,一口炒面一口雪,艰苦异常。
历史三年的战争中,先后有240万最可爱的人参战,19万余人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
历史,何其沉重。
苏南现在的整体表现还算不错,并没有与镜头发生正面的冲撞,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前期与他参与台词对话的是两个有些演员经验的熟手,这些配角基本都是冯大刚这边精挑细选的,所以几人的配合还算相当熟络了。
每次夜晚的戏份,他们约定的时间是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再晚的话,大家都受不了。
当然白天也有白天的场景要拍,听到冯大刚那边传来“咔!”的声响,大家都纷纷的呼呼手,跺跺脚,庆幸还没冻坏。
“快给大家上热汤!”
冯大刚一声招呼,旁边的热厨很快从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端出熬制好的暖汤,为每个人去去寒。
“还不错,整个布景和表演十分的写实。”冯大刚拉着苏南,高兴的指着电脑屏幕前记录下的场景。
顺着看去,一行队伍寂静无声的行走在山林间,镜头放大到个人的时候,有些群演的脸已经红扑扑的结了痂,在这里面有最小十几岁的学生,哆哆嗦嗦的样子,也非常符合当时的情况。
苏南满意的点了点头,对着冯大刚说道:“看了天气预报,明天天气不错,那白天我们就拍莫笑涵这边。”
“行!她这边的戏份快的话几天就能结束。”
李二平的妻子,是一位普通的华夏妇女。
关于她的出现,苏南起初并没有打算留有太多的戏份在里面,而且苏南也在思考,这样一个女性角色,安插在战争题材电影中,如何既能不显得突兀,又能让整个剧情得以升华。
最后经过考虑,还真让苏南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平凡而伟大,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话题。
从精神的契合上寻找共鸣点,引出电影主题的反差,那就是他的妻子为何不让他,前去鸭禄江。
日记本中几乎没有提到两人的相恋的详述,但字里行间,却全是李二平对妻子的思念与爱。
苏南回想着那些只言片语,也有些许感动。
“一代五口皆从军,满腔热血为报国。抗鹰援邻妻送郎,不打胜仗不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