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一条广播
这个夏收不用顾南墨去田地里送饭了,现在整个村子里都知道方一鸣是大队长家的上门女婿,就差一个办婚宴了。人红是非多,人美苍蝇多。顾南墨也去送过两次。
但是一走出家门,就有很多的目光追随着自己。那些知青,还有村子里的小青年,就连小媳妇大姑娘都盯着瞅。方一鸣可不想顾南墨遭人议论,就再也没让她去送过饭,连崔永富都跟着担心,这丫头长成这样也太不安全啦!
村子里盯上顾南墨的人很多,但是源于顾南墨的“凶”名在外,所以大家也只是敢在心里惦记惦记,然后合计合计,合计出娶不起,够不上人家,也就都放弃了,但是不妨碍没事的时候偷看两眼。
这些人当中就有陈有田,陈有田原本在陆景行年前离开的时候,自己被浇灭的心思又复燃了。
他从那天开始就没有好好休息过,冬天的时候去山里套狍子,开化了以后去河里下网打鱼,然后把这些都偷偷的拿到黑市上去卖掉。就是想着自己多挣一点,跟顾南墨在一起的机会就大一点。
直到顾南墨放暑假回来,没有了那个黑框眼镜,没有了厚厚刘海的她是那么漂亮,前凸后翘的身材是那么诱人。
陈有田望而却步了,他看着那样艳丽的顾南墨,笑着自己的妄想。原以为是只黄鹂鸟,结果人家是白天鹅。就像白天鹅一样高贵,白天鹅是不属于这乡村田地的,她早晚会像白天鹅一样飞回属于她的高空之中。
在顾南墨不知道的地方,有一个人为了她独养情殇。顾南墨每天给地里浇完水后就回到空间避暑了,至于家里的猪,哼!插足人家的感情,她是不会再去伺候的。
“南墨,你有没有觉得今年夏天特别热啊!不过还好咱家的井里够凉,崔家的井都没有咱家的凉!”
凉的是空间里的冰箱好不啦!背锅的人不在,顾南墨也拿不出酸梅汤了,牛肉排骨的也没有了,广式靓汤也只能自己偷偷的在空间里喝了。可怜的方一鸣变得又黑又瘦的。
只能用各种花样面食和鸡汤给方一鸣补补了,大黄的大小老婆早就成为方一鸣的刀下亡魂。但是方一鸣苦夏,每天吃不了多少,所以顾南墨只能偶尔从空间里偷渡出来,然后说是在井里吊的。
“一鸣哥,地里的收成怎么样啊?”
“不咋地,去年洪水,今年大旱,真是要了血命咯!现在崔叔都不让去河里捞鱼了,要不今年能抢收吗,就是为了能早点种下。”
“那你们不是会很累吗?”
“也还行,就这一阵,这两年我都习惯了。”
“我一会给你拿瓶雪花膏,你晚上回来记得涂上点,年纪轻轻的就造成这样,小心小娟姐不要你了。”
“是吗?很糙吗?你自己够用不?”
“我天生丽质的,不用那些,你拿去涂上吧,保养保养。”
方一鸣一听就赶紧去屋里照照镜子,发现自己现在确实糙的很。这不行啊,自己以前也好歹是个浪里白条,可不能造糙了,还得娶媳妇呢。
夏收后崔永富都不让顾南墨去晒场打童工了,顾南墨光明正大的偷懒。一天早上刚起床,一出屋就看见方一鸣在门口守着。
“哎呀妈呀,南墨,你睡觉怎么这么死啊!”
“怎么啦?出什么事啦?”
“你昨天晚上没有感到地震了吗?”
“地震?”
“啊,天快亮了的时候,我睡得正香的时候,就听到到家里的猪都不是好叫唤。一醒来就感觉这屋子都在晃动,都晃了好长时间。我去你屋叫你,也没人应。
好在只是晃动的不大,要不我就砸你这屋窗户了。你睡觉的时候都没有感到什么吗?”
顾南墨是睡在空间里的,当然没有感觉到。算算时间刚好是28号,顾南墨赶紧去饭厅打开收音机。
收音机里正在广播着一条新闻,从新闻里得知,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冀省糖山市真的发生了78级地震,首都京城摇晃不已,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梁柱痉挛般地&34;嘎嘎&34;作响。从渤海湾到内蒙古、宁夏,从黑省以南到扬子江以北,这一华夏大地的人们都感到了异乎寻常的摇撼,一片惊惧。
但是好在人员伤亡只在千人以内,这是因为在一个月以前,国家颁布一条灾难安全教育的政策,而这一政策的第一个试点就在冀省糖山市。
政策上规定各地方政府,筹建灾难应急专管部门,及地质灾害预测部门,要求每家每户必须备有应急包,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听见警报声就必须在固定时间内赶往应急避难地点。
每个街道办事处的人,和每个单位宣传部门,安保部门,全程参与监督。若是有谁没有在规定时间到达应急避难地点,各个单位就会通报批评,街道办事处的人则会在那人家庭粮本上扣掉一斤配额。
新闻里详细介绍了,这项教育中关于地震,火灾,及战争三项灾难的应急方案,这套方案被编入教材之中,作为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也编入各单位职工守则里,作为升职加薪的重要考量。
而且在这场地震之前糖山市作为第一试点,经过了376次演习。就在地震发生前的一个小时,刚刚发出一次警报预演,才导致即使全市被夷成废墟,也没有一人伤亡。
造成伤亡的是,附近村镇,一些没有按照政策执行的地方。目前已经开始追究责任。
顾南墨听完广播之后,呆愣了很久。厉害了,我的哥!二十多万人减少到千人,这真是功德无量啊!
而且能想到这个办法,真的是厉害,这个办法不仅仅能救了糖山的人,还能在将来救下更多的人,这条政策的颁布,在将来成为人们的习惯后,将会意义深远啊!
当然会意义深远啊!经过糖山地震,全国人民都认识到这项政策的重要性了,全部都积极的学习,积极的执行,再没有任何人抱怨。
这项政策最后真的成为新一代华国人骨子里的习惯,到婚嫁的时候,嫁妆里都有一份应急包。人们听见警报,即使知道是在演习,也郑重对待,绝不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