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睿帝态度改变
虽然几年过去了,可是霍司准和冷慕冉的遗体保存的还很完整。隔着厚厚的冰棺还能看到他们没有完全合上的双眼。
睿帝抬手拂过霍司准的棺盖,眼底明明灭灭的闪烁着难以言说的情绪。“霍老!你的儿子还活着,他就快打到都城来了…”
“其实你们知道的,朕当初没想过要这样对你们。你手掌天下兵权,妻子还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世家女,生了个儿子也是骁勇善战的。朕只是害怕!害怕你们…”
“可是我真的没想杀了你们!我只是想将你手里的兵权拿回来,我只是想让你卸甲归田过普通人的生活…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你要反朕?”
“如果你没有谋反的心思该多好,那你也不用冰冷冷的躺在这里,朕的江山也不用变得如今千疮百孔!如果你妻子没有刺杀朕,你们都不用死…”
睿帝说着说着就顺着冰棺坐在地上,脸上有着外人没见过的恐惧和悲伤。不知道是在恐惧他的江山即将被蚕食,还是在悲伤他的高光时刻只有这么短的时间。
他自己嘀嘀咕咕自言自语半天后,才慢慢的站起身。室内的温度实在是太低了,他身上都冻得有些麻木了。睿帝拍了拍身上冻得硬邦邦的大氅,脸上又恢复了之前的面无表情。
等他出了卧室门,外面已经是夕阳西下了。没了太阳刺目的光芒,睿帝突然拢了拢身上单薄的衣裳,为什么明明是七月的盛夏,他却觉得自己好冷。
房门被打开,守在门口的两个聋哑内侍快速跪地磕了个头。然后抬起手默默的躬身,送睿帝出了崇华殿的大门。
自从崇华殿重建以后,睿帝基本上每过一段时间就会过来一趟。自从干旱开始以后,来的次数也明显增多。
出了大门太监和抬轿撵的内侍立马起身,一行人在外面暴晒了一下午,身上汗湿的衣服都还没怄干。
睿帝重新回到御书房,上午离开时还乱七八糟、乌烟瘴气的室内,已经被人收拾的干干净净,又恢复了往日的庄严和肃穆。
“来人!将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员,全部都宣进宫来,朕有要事和他们相商。”
“是!奴才这就去。”看着和之前截然不同的睿帝,大太监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当天接到宣旨的一众官员都有些摸不清头脑,睿帝荒废了这么久怎么突然又开始营业了?
太傅和丞相一应睿帝党的官员,听到他准备重新励精图治还是很开心的,这些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女儿或是孙女儿在宫里为妃。与睿帝之间也早就形成了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牵扯。
至于那些私下里,跟其他王爷有接触的人,心里则属实有点儿发慌。莫非是他们准备另寻他主的事被睿帝发现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段若是被发现了,那可不妙啊!
几波人怀着或激动或忐忑的心情,大晚上的进宫见了睿帝。睿帝没有再像之前那样荒淫无度、衣衫不整。
他衣着工整的坐在龙椅上,手边是堆着的比他人还高的奏折,手里也拿了一本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众大臣跪地向他请安,原本宽敞的御书房顿时就被挤得满满当当。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前段时间朕身体不适,心情也不是很好,所以荒废了一段时间。让诸位爱卿看笑话了…”
“臣等不敢。”
“行了!其他话朕也不想再多说了。这些都是最近积压下来的奏折,朕本来想着自己一个人慢慢看,可是一个人的时间着实有限,所以干脆将诸位爱卿都宣进宫来,你们帮朕一起分担吧!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入座吧!”
“陛下有如此爱民之心,臣等愿意替陛下分忧。”太傅率先站出来表态,他的孙女是睿帝的皇后,对于皇帝这么大的改变,他是喜闻乐见的。
剩下的大臣也赶忙表忠心,然后大家依次入座,太监们抬着一摞摞比人还高的奏折进来,然后再分派给那些官员。
人多力量大,经过睿帝和一众官员的彻夜加班,原本积压了快一个月的公务,一晚上就被处理的差不多了。可是现在的大禹王朝,真的是千疮百孔、四分五裂了。
虽然现在干旱已经全面结束了,可是不少地区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洪涝,蝗虫灾害,还有大禹最北面的一个府城,发生了很严重的地龙翻身。
据说这次死伤惨重,不仅造成大数量的老百姓无家可归,好像还爆发了瘟疫。这些都是天灾,可苦的都是老百姓。
西面现在也不太平,顺王是西地的藩王。睿帝登基以后就将他赶到了最贫瘠的西面,谁知这货竟然直接自立为王了,还一度叫嚣着要挥军都城。
不过西面地多人少、资源匮乏睿帝倒不是十分的放在心上。其他几个府城的兄弟暗中蠢蠢欲动,睿帝也不是不知道,不过这些人的动作都在他的控制之内,短时间内造成不了什么大的威胁,也可以暂时忽略不计。
现在让他最头疼的就是大禹的南面了。随着车河城的陷落,南面就只剩下两个大的府城了。华夏天朝的大军,若是再攻下洛宁府和青木府,那整个南面就全部沦陷了。
面对华夏的强势进攻,一开始还在侃侃而谈的一众官员,瞬间就全部都沉默了。
他们也是在泗安府落入敌手以后才知道,原来当年叱咤大禹的异姓并肩王霍司准之子霍祁渊,几年前并没有死,如今更是摇身一变成了华夏的摄政王。
对于并肩王府,很多人心里是有愧疚的。尤其是那几个身居高位、胡子花白的老人。他们都是跟着先帝一起打拼走到现在的。
他们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了,当年并肩王被判定谋反一事,他们心里不是没有挣扎过。可是睿帝当初态度坚定,又确实从并肩王府里搜出了那些谋反的证据。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在一国之君已经认定的情况下,又有几个人愿意冒着被惩罚甚至连坐的危险,去帮一个叛国贼求情呢?谁都不敢,也不愿意去做这样赔本儿的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