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那年山河 > 第51章 衣冠逃犬虏*贰

第51章 衣冠逃犬虏*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久,一名士兵回到殿中禀报,已将刘再礼及随行人员全部沉入了永嘉江。

    这时,群臣的怒意才有所平息。

    随后在张世杰的一声令下,驻扎温州的大军开始登船入海,前往福州。

    在江心屿的这几天里,赵邦国去探望过胡海。

    胡海和手下的兵卒处的还是很融洽的,赵邦国没有隐瞒,将自己与淑妃的约定悉数告诉了胡海。

    胡海听后表示赞同,并告诉赵邦国自己在军中掌握了部分兵马,且有了些亲信,虽然不多,但关键时候定能派上用场。

    胡海的能干又一次出乎了赵邦国的意料,他没想过让胡海冒险在军中拉拢人心,可事实证明胡海做得到。

    临安,一座繁华无限的城市,多少文人墨客曾为其魂牵梦绕,苏轼知杭州,观西湖风光,写下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林升游杭州,赏杭城美景,留下了“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但如今的临安城中,到处可见蒙古人的身影

    曾经的宋朝国都,如今已然成为了元人的安乐所。

    故宋皇宫垂拱殿中,两名身着紫色圆领大袖袍的元朝官员,站在一起,有说有笑。

    “彦明,我大元尊贵的参知政事,震慑江浙的猛虎,托你的威福,两浙就将纳入大元的囊中了,哈哈哈!”说话这人长相粗犷,膀宽腰圆,身材高大,让人望而生畏。

    “我大元最勇猛的参知政事,来自草原上的雄鹰,阿剌罕,若没有你的帮助,平定两浙又岂会如此顺利!”而此人虽然年近六旬,脸生皱纹,却仍有一股英气,威武不凡。

    “哈哈哈,没想到这群蝼蚁竟然在我等眼皮底下要行逆天之事!永嘉的那群蛮子,要赶快铲除。”阿剌罕笑道,嘴上说着铲除,心中却毫不在意。

    董文炳有些担忧道:“温州的宋军自然不足为惧,只是南方诸地,民心向宋,就怕这一把火,将浙赣闽广的民心尽数燃起,成就了熊熊烈焰,那时再灭火,可就不易了!”

    “哈哈,彦明高看那群蛮子了,四面环水的火苗还想燃尽整个草原?彦明要是担心,便让唆都,那只纵横草原的凶狼,去剿灭他们吧。”听了董文炳的担忧后,阿剌罕依然不在意。

    “嗯,来人,传万户张弘范,刘琛,忽剌出。”董文炳向殿外呼道。

    约是过了一刻,从殿外走进来三人。

    “如今宋人死灰复燃,在温州重建元帅府,若其势起,又不知需费多少年月,才能彻底平定沿海诸路。刘琛,你领水军从海路进剿宋军;忽剌出,张弘范你二人辅佐浙东道宣慰使,兵发处州,台州,围剿温州。”董文炳对面前的三人吩咐道。

    “是!”三人齐声应和。

    阿剌罕昂起他那高贵的头颅,对董文炳说道:“有我英勇的大元勇士出征,彦明还担忧什么?”

    “希望来得及扑灭燃自永嘉的火苗。”董文炳回道,语气中忧虑没有减少半分。

    北方的辽阔的草原上,一匹匹骏马自由自在地奔驰,成群的牛羊贪婪地食用草原的赠予,一切看起来都如此祥和。

    但这片远离南方战火的土地,被长生天祝福的地方,也开始不再宁静。

    土拉河边,驻扎着一支绵延数里军队。

    帅帐中,一名蒙古将军恭敬地对面前这位魁梧而尊贵的统帅,道:“大汗,听说忽必烈调征伐南人的伯颜北归,怕是要对我军不利啊。”

    “伯颜!哼,想那忽必烈已经惧怕我昔里吉了,便调回他的左丞相前来对付本汗,哈哈,一直只是听闻伯颜统帅无双,还没有机会与他一战,终于机会来了!哈哈哈”昔里吉满是期待地说道。

    “那背弃祖宗的忽必烈手下养的犬奴,又岂是尊贵的大汗的对手!”那蒙古将军一脸谄媚道。

    “哈哈哈,只是可惜,钦察汗忙哥帖木儿不与我同心。”昔里吉稍显遗憾道。

    “有海都汗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至于忙哥帖木儿汗,大汗不必放在心上,他虽然不助大汗,却也不会帮助忽必烈。”蒙古将军安抚道。

    “嗯,忽必烈,你便安坐在大都的皇位上,等本汗杀来取走你的头颅,哈哈哈!”昔里吉疯狂地笑着,眼里充斥着欲望。

    泉州渡口之上流水游龙,高耸入云的海船成百上千,一眼竟望不到头,渡口边往来商旅,络绎不绝,而脚夫也忙碌得热火朝天。

    一位年过七旬,身着华丽的老者坐在渡口对面的酒楼里,向渡口的方向眺望,不知在想些什么。

    “制置,该回府了。”侍奉一旁的中年人恭敬地对老者说道。

    “嗯。”老人应了一声,又对中年人说道“你派些人盯紧渡口,若有二王船队驶来,立刻通知本官。”

    “制置,您放心,小人一定安排妥当。”中年人恭敬地回道。

    二王的船队已经驶出永嘉江,航行在大海之上。

    小赵昺嘻嘻哈哈地跑到了赵邦国的身边。

    侍奉赵昺的太监侍女,一刻也不敢松懈,紧紧追在赵昺身后,当看见赵昺跑到了赵邦国的旁边,才稍稍安心下来。

    赵邦国抱起赵昺后,对这群侍从说道:“广王殿下便交给我,你等先行退下吧。”

    众人允诺,纷纷退下了。

    为了确保安全,张世杰将二王分开,淑妃带着益王在前面的海船上,自己则跟着陆秀夫和广王,乘坐后面的海船。

    淑妃放心不下赵昺,临行前让赵邦国临时伴赵昺读书,赵邦国陪赵昺读书时,总用些生动有趣的例子,让赵昺对读书充满了兴趣,也越发尊敬赵邦国,赵昺便开始称呼赵邦国为先生。

    赵邦国指着广阔的海域,向赵昺柔声问道:“殿下,你看见了什么?”

    赵昺笑嘻嘻道:“先生,这是大海。”

    “还有呢?”赵邦国继续问道。

    赵昺那小小的眉毛皱了起来,犹豫了一会,笑着说道:“嗯先生,还有岛屿。”

    “嗯,殿下回答的不错,殿下可还看到了什么?”赵邦国还不太满意,继续问道。

    赵昺犯起了难,小手挠着额头,仔细地看着大海,突然他像看到了什么,兴奋地说道:“还有渔船,渔夫在捕鱼。”

    “哈哈,不错,殿下真是慧眼。这海上,除了岛屿,船只,便还有人,就像是殿下的天下,除了万里河山,还有无数的百姓,他们都需要殿下看到,并关心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样,殿下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