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不就是科举?我行(23)
白氏见刘二林支持刘黎的决定,便也咬牙同意了,一百两银子除了给刘家的二十两还剩八十两。
刘黎的剩下的钱全都是由白氏替他保管的,白氏拿出五十两,“这笔钱用来供你读书,还剩三十两让你哥给你买几亩地。”
白氏打心底里还是觉得刘黎这个年纪去读书考功名不靠谱,为了让刘黎的以后有个保障,买地真的是个不错的退路,读不成书起码还有地种。
万一刘黎有那个天赋读书,买来的地还能卖掉嘛,总之对于农民来说,买地准不会错!
刘二林也觉得白氏说的有道理,什么都比不得土地让人心安,“前些天老赵家准备卖地,好像还没卖出去,我替你去问问?”
夫妻俩都是为了刘黎好,但是最终拍板的还得是刘黎,因为钱毕竟是刘黎的钱,而且刘黎也不是个小孩子,他可以自己做主。
刘黎对自己考取功名很有信心,但是哥哥嫂子的一番好意他也不能拒绝不是,于是特别夸张地表现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可把刘二林夫妻恶心坏了。
因为都是熟人,赵家也着急卖,所以以一亩地八两银子的价格成交了,白氏从家里的账上拿了二两银子填上,让刘二林给刘黎买了四亩良田。
现在地里是有粮食的,等半个月之后人家把粮食收了,那地就完完全全属于刘黎了。
虽然是刘黎自己提出来要读书的,但是白氏和刘二林比刘黎还上心,夫妻俩东家进西家出,帮刘黎打听读书的事,好一通折腾后有了结果。
“镇上有个姓李的秀才,听说学问挺不错的,原本人家打算考举人的,可是家里遭遇大难,妻子难产死了,孩子嗷嗷待哺,家里又有一个瞎眼的老娘,书读不下去了,就想着带几个学生补贴生计。”白氏真的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筛选出来的。
刘黎三十了,要从头开始学,跟几岁的孩童坐一起读书,怎么想都觉得奇怪。
而且人家有一定规格的私塾估计也不收像刘黎这种情况的学生。
刘二林也赞同地点头,“这种在家教书的,一个夫子就教几个学生,夫子在学生身上花费的精力肯定比那种正经私塾的夫子花费的精力多。学生少,你也不会觉得太尴尬。你觉得怎么样?”
刘黎满眼感动,看看,哥也是有人给操心琐事的人!
白氏和刘二林的担心不无道理,刘黎欣然同意了两个人的建议。
第二天白氏和刘二林就带着刘黎去了李秀才家,李秀才看到刘黎时那满眼地诧异,因为刘黎怎么看都不像一个读书人。
一听刘黎之前没有读过书,现在才准备开始学,李秀才压力山大,这样的学生,他真的教的了吗?
李秀才张口就想拒绝,可是架不住白氏和刘二林的好说歹说。
最终被刘二林夫妻说服,收下了刘黎这个特别的学生。
要开始读书了,刘黎就不能睡懒觉了,他自己想偷个懒都不行,白氏让几个孩子盯着他呢。
在白氏看来,钱都花了,不拼命学就对不起那个钱。
刘黎在家里就变成了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蜡烛光底下看书,真的贼费眼睛。
读书真的费钱,刘黎读书三个多月,五十两银子就花的七七八八了。
白氏和刘二林见刘黎读书确实有天份,便咬牙开始供刘黎读书,刘黎不是刘大林,白氏和刘二林有信心刘黎飞黄腾达后不会忘了他们。
刘老头和刘婆子以及刘大林一家子也早就知道了刘黎去读书了,在他们看来,刘黎就是有钱没处花了瞎折腾。
读书是讲究天份的,刘黎那个大老粗就注定是地里刨食的货,有那个钱嚯嚯,还不如拿出供刘有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