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穿成被流放的董家姑娘29
越清和管事愉悦地说着话,交接了差事。
之后越清就告辞了。
次日一早,郭璟安排的侍卫就驾着一辆马车到了越清家门口,接着他们帮越清一家把行李搬上了马车。
越清三人把带不走的物件都送给了邻居。
邻居都满面笑容地感谢,然后收下了东西。
随后越清一家就与众人告别,离开了石头村。
越清是最后一个上马车的,这时她看到董坤和刘氏,沈姨娘三人远远地站在人群后面,看着他们的马车。
董坤和刘氏的眼中羡慕和恨意交杂着,但是他们整个人看起来更加的憔悴了,似乎是被昨日的事情打击到了,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绝望悲凉的气息。
而沈姨娘则是面无表情。
越清心想,大概他们这一家三人,都不会有机会再见到董坤和刘氏两人了。
看了一眼,越清便收回了视线。
侍卫赶着马车,缓缓离开了石头村。
一行人经过一天的路程,在傍晚时分抵达了府城。
府城要比县城繁华热闹许多,虽已是傍晚,临近天黑,但街上还有许多来来往往的人。
马车一路行到一处奢华的宅子面前停下。
这处宅子就是皇帝赏赐的乡君府。
郭璟知道越清暂时不会离开西北,就让皇帝在西北之地的府城赐了一座宅子。
他表示若是越清三人以后进京的话,就把西北的宅子收回去,在京城中又另外赐一处。
皇帝当时觉得郭璟说的有理,万一越清一家不想回京呢,在西北赏赐宅子确实行得通。
郭璟得了皇帝的答复,便立马传了信回来,让府衙准备好宅子。
因此乡君府中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了。
越清领着陈氏和董承宇进了宅子。
陈氏和董承宇看得眼花缭乱,以前的董府都没有这座乡君府豪华。
越清笑着说道:“娘,承宇,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两人听了这话,笑呵呵地连连点头。
他们觉得这大半年的日子就像是在做梦一样。
半年前,他们一家还是董家备受打压的二房,突然被董坤犯罪牵连入狱,之后又踏上了流放之路,经历了死亡和挫折。
到了西北的石头村,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了,他们以为会一直待在石头村生活。
没想到在越清的努力下,全家人脱离了罪籍,她也成为了乡君,离开了石头村,进入了府城这座豪华的乡君府。
陈氏和董承宇想着这些事情,都非常得激动和高兴。
越清见状,安慰了一下两人,才让他们的情绪平复了一些。
之后,三人其乐融融地吃了饭,接着便各自回房休息了。
越清心想他们一家也将在这里踏上新的行程。
夜里,越清正躺在床上,就听见有人从窗户进来了。
越清知道是郭璟来了,因此并没有惊慌。
郭璟进来后,看见越清悠闲地躺在床上,脸上不禁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越清也看着他,柔和地笑了笑。
随后,越清便带着郭璟进了空间。
两人互相说了一下近期各自的事情。
越清想到这次被册封为乡君了,确实有些出乎她的意料,便问起了郭璟被册封的原因。
郭璟笑着解释道:“你还记得之前你从黑衣人手下,救过的那个年轻男子吗?”
越清点点头,“记得,所以我能被册封乡君与他有关。”
郭璟颔首轻笑,“是的,他是皇帝的儿子,被封为宸王。皇帝在他的那些儿子中,最喜欢的就是宸王了。之前你救了他,他便向县令询问过你的身份,想着给你一份谢礼。”
“之后他返回了京城,得知了皇帝正准备赏赐你,于是他便告诉了皇帝,你对他的救命之恩。皇帝疼爱宸王,因此就增加了封赏,不仅把你们脱了罪籍,还把你册封为乡君。只是你救了宸王的事情,不便向外界透漏,所以就在圣旨里没有提及。”
“原来是这样。”越清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宸王为什么会出现在西北之地?”
郭璟回道:“宸王为人很孝顺,前段时间皇帝生了病,需要一味药。但这药很稀少,宸王听说这药生长在西北之地,就悄悄地带着人来这里采药。没想到他的行踪被其他几位王爷知道了,就派了人前来追杀他。”
越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如今皇帝还未册立太子,但是他给已经成年的皇子都册封了王爷。
皇帝逐渐上了年纪,王爷们也有了各自的心思,想要争夺皇位。
而最受皇帝宠爱,最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宸王就成为了他们要解决的目标。
越清先前便向郭璟了解过朝中的局势。
想到日后若是皇位争夺,朝廷内外必定少不了混乱。
郭璟和他父亲驻守西北,手握重兵,必将会陷入这场皇位的争斗。
于是她便问郭璟:“你和你父亲支持的是哪一位皇子?”
郭璟道:“我们将军府是中立的,站在皇帝这一边。但是在现在的王爷中,我和父亲认为宸王继任皇位的可能性也最大。宸王性情,能力,名声各方面都是不错的。”
越清明白了郭璟的意思,若是在争夺皇位的过程中,发生了动乱,那他们将军府支持的会是宸王这一方。
她心想着当时救下宸王的决定,还真是没错。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随后就休息了。
在空间里待了几天后,两人才离开空间。
郭璟趁着天色还没亮,就离开了乡君府。
天亮后,越清起床去找陈氏和董承宇一起用早膳。
吃完了早膳,越清向陈氏和董承宇说了一下今后的计划。
越清表示虽然皇帝赏赐了百两黄金,但是也不能坐吃山空,还是要有一定的收入来源。
她便计划着买铺子和庄子,用来做生意。
此前他们还是罪籍,不能做生意。
现在已经脱离罪籍了,做生意是没有问题的了。
陈氏和董承宇听后,都点头支持。
接着越清又向两人提出,要把董承宇送去书院读书,无论将来是否考取功名,多学点东西都是好的。
以前在董家的时候,董承宇就在京城的书院中学习过一段时间。
只是后来因为流放,读书之事便就此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