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在清代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我们所常见的皇帝一怒之下,就会将犯人发配边地充军为奴,而名气最大的就是宁古塔。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一下,从中就可发现一些学问。首先,清朝的罪犯为何都要发配到东北去?其次,除了宁古塔就没有别的地方了吗?宁古塔为古地名,约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范围大概是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地区,地靠日本海,旧属 吉林管辖。满语数之六为宁古(ninggun),个为塔,所以宁古塔的意思是“六个”。
宁古塔最早见于文献是《清太祖实录》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上命巴图鲁额亦都率兵千人,往东海渥集部之那木都鲁、绥芬、宁古塔……”,明代最后一任兵部尚书张缙彦1661年被流放宁古塔,在《宁古塔山水记》的《宁古台》一文中说:“宁古塔者,名其地也,其山则曰台,塔与台音相近也,或以山形如台,故名。”此山至今还在海浪河南岸,宁古塔旧城以东二里,仍名宁古台,5年后张缙彦到了宁古塔新城,于1670年死于新城牡丹江边。
宁古塔流人吴兆骞之子吴桭臣在《宁古塔纪略》中说:“相传昔有兄弟六个,各占一方,满洲称六为宁古,个为塔,其言宁古塔,犹华言六个也”,另一流人杨越之子杨宾两次来宁古塔探亲,他在《柳边纪略》中说:“宁古塔之名不知始于何时,宁古者汉言六,塔者汉言个。”
清朝初期宁古塔是吉林的一部分,属吉林将军所管辖,主要作为牧场及流放囚犯的地方。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例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就被流放到此地,一说被处死于此。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爆发丁酉科场案,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康熙二十年(1681年)经明珠、徐干学、徐元文等朝廷重臣相救,纳资赎归,前后历经23年。张缙彦称,“流徙来者,多吴、越、闽、广、齐、楚、梁、秦、燕、赵之人。”宁古塔无塔,当时清朝朝廷的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而到了这里,财产、功名、荣誉、学识,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几乎不大可能再走得出来。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噩梦,把许多人吓出一身身冷汗。
对于当时的流放罪犯来说,宁古塔无疑是其中如同噩梦一般的存在,其流放之路更是十分的艰难。从京城到宁古塔地区,大约要步行4000多里地,古代交通不便,多数都是徒步行进,而且被流放的犯人身上还要带上枷锁,每天能够步行的距离十分的有限,从京城到宁古塔,至少需要四个月的时间,慢一点的话甚至半年都到不了。
而从中原到宁古塔,一路上还要经过很多原始森林,路上人烟稀少,豺狼虎豹出没频繁,还有瘴气侵袭,犯人们即使不被累死,也可能会成为野兽的美食或者中毒而亡。而在清朝对于流放犯人的饮食也有着严格的规定,每人每天所配给的粮食大约是八两左右,十五岁以下的孩童则要减半,古代的八两就是现在的半斤,也就是说犯人们一天只吃上两碗米饭,吃不饱饭还要长时间赶路,对于流放犯人来说,这样的折磨可想而知。清朝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中途死亡的人数可以说是极高,大约有半数死在路上,如果遇到恶劣天气,甚至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够安全到达宁古塔,以至于满清文士方拱乾在流放途中曾悲戚的说道,“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是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据《研堂见闻杂记》写道,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活下来的不多。
而对于流放的犯人来说,即使挨过了路上的日子,在到达宁古塔之后还要面临更加艰难的环境。在现代人看来黑龙江地区已经算是极为酷寒的了,但在古代小冰期时代,宁古塔的环境要更为的恶劣,清朝有位叫吴兆骞的文人,在流放到宁古塔之后,给母亲的家信中曾经这样写过,“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四月大风,五月到七月连日阴雨,到八月即下大雪,宁古塔的环境之恶劣由此可想而知。
而除了环境恶劣之外,到达宁古塔的犯人还会沦为奴仆,承担沉重的徭役。流放宁古塔,放与披甲人为奴,很多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大多都会成为披甲人的奴仆。据相关记载,居住在宁古塔的人主要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旗丁,披甲人和阿哈三种,其中旗丁地位最高,主要以满人为主,披甲人处于第二等,主要是满清入关之后的一些降兵,地位要低于一般的军人,阿哈是奴隶,是地位最低等的存在,主要以汉人和朝鲜人为主。
如果流放犯人成为披甲人的奴隶下场会非常的凄惨,披甲人对于奴隶可以随意地处置,男人需要承担十分沉重的徭役,被当作牛马来使用,女子的命运则更为的悲惨,不仅需要承担繁重的农活,还要伺候披甲人的起居,甚至沦为他们随意发泄的工具,即使日后身死,也没有人会问津,所以一些女犯人在听到流放到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时候,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承受如此残酷的折磨。
这一路流徒的驿路,难行的是吉林乌拉—宁古塔一路,系康熙十六年(1677年),即宁古塔将军移治船厂的第二年,宁古塔梅勒章京(副都统)萨布素受命辟建。其时“以绳量道里,两庹为丈,百八十丈为里。自宁古塔西关门始,至船厂东关门止,凡九万八千丈,为五百五十里”(杨宾《柳边纪略》),旧档修正为吉林乌拉—宁古塔633里。初始首尾8站,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纳穆窝集、塞齐窝集森林之阻,山迂路远,增设鄂摩和正站,及意气松、塔拉两腰站。光绪七年(1881年)升为正站,及新设通沟镇站,联络敦化县。主线合为乌拉、额赫穆、拉法(蛟河市拉法街道旧站村)、退搏(蛟河市前进乡)、意气松(敦化市额穆镇珠尔多河村意气松屯)、鄂摩和(额穆镇)、塔拉(敦化市雁鸣湖镇塔拉站村)、必尔罕(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尔站村)、沙兰(沙兰镇)、宁古塔城。我的故乡吉林省敦化市,正处在京师至宁古塔大站道的末段,额穆镇又是当时驿站的重要节点。额穆最早称俄莫惠(也称额穆赫索罗),元朝中叶建额穆赫索罗村,此后一直是吉林至宁古塔(宁安)、敦化、珲春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额穆县,为吉林府所辖,蛟河属额穆县管辖范围。伪康德元年(1934年)额穆县移至蛟河镇。
啰哩啰嗦一大堆,不是给各位讲历史,而是地处边陲的宁古塔实在不为大家所熟知。我在夏日的一天,来到额穆镇的珠尔多河畔,古老的驿路依稀蜿蜒在山间,历史的变迁让人不由地唏嘘感叹。晚上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中我翻看一本故事书,故事实在是很有意思,书的扉页印着我的大名,当时我知道我是在做梦,我也知道梦醒了我会忘记,于是我拼命的记忆内容,好在我的脑袋还算好使,接下来让我给你们讲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