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比拼
“是吗?”
凌曦意味深长地看了廖学士一眼,并不多言。但她这般轻轻放下的态度,反倒是叫人心头哽得发痛。
廖学士想要出言回击,但看凌曦已经转过头去,他只能不甘心地把话咽了回去。
彼时侍从上前主动询问两人,“按照怀古先生的规矩,每次可选两人对试,答题更多者可入室内与先生面谈。凌大人和廖学士可愿一试?”
廖学士看着前方不远处的四张桌子,心中却是有些犹豫。
怀古先生博古通今且性格不羁,这一次又是他重新出世之后的第一次亮相,只怕所出的题目不会太容易。
就在他犹豫之际,凌曦已经站了出来。
“当然,在下今日前来本就是为了求见怀古先生。先生肯给机会,在下已经是感激不尽。”
廖学士闻言在旁冷嗤一声,“凌大人还是太过年轻了,不知晓怀古先生的能耐。别以为你当初考中了榜眼,就一定能答得上先生的提问。况且你今日代表的还是太子殿下,若是一错再错,丢的可是太子的脸面。”
“廖学士这是怕输给在下?”
“我怕?”廖学士夸张地哈哈大笑了两声,伸手点了点她,“本官入仕时,你还是个吃奶的娃儿呢,居然也敢口出狂言。”
凌曦耸了耸肩,“既然廖学士资深望重,那就您先请吧。”
“……”
等到对方话音落下,廖学士这才发现自己居然被饶了进去。可身后这么多学子们都看着,他自然没有认怂的道理。
“好,请先生出题。”
侍从来到第一张桌子前,把早就备下的题目展开。
“请两位分别回答,如今京都的米价几何、油价几何、肉价几何?”
“???”
廖学士原本信心满满,但在听到这话后却整个人僵在了原地。
“你说什么?”
他揉了揉耳朵,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
不仅廖学士感到奇怪,在场的学子们也是一头雾水。
“这是什么问题?”
“会不会是搞错了?”
“对,一定是哪里
出了问题。怀沽先生当代大儒,放着四书五经的不问,怎么会问这种市井妇人才会关心的事情。”
在众人质疑声中,一道低沉且富有磁性的嗓音从紧闭大堂内传出。
“尔等为何寒窗苦读?”
听到这声音,骚动的人群登时兴奋起来。
“快听,是怀沽先生在问话!”
有胆子大的学子已经抓住机会站了出来。
“回先生的话,吾等苦读圣贤书,自然是为了知礼数,明事理。”
“然后呢?”
“然后?”抢着答话的学子愣住,想了想犹豫道,“自然是参加科举,入仕为官,实现一腔抱负!”
堂内再次传出声音,“人人都想做官,无非是觉得做官有权有势,从此便能过上人上人的奢靡生活。
就算是当初怀着赤城热血入仕的人,在这染缸一般的官场混迹久了之后,也被染黑了一颗心。当初发过的那些要为百姓谋福祉的誓言,也都随着岁月被掩埋在纸醉金迷之下。”
说到这怀沽先生的声音顿了顿,似乎是在给门外这些人一些时间消化。
“口口声声说着要为百姓做主,却连最基础的粮价都不清楚,如何让人相信你们的抱负有几分真心。”
“……”
短暂的沉默之后,现场爆发出足以掀翻屋顶的热议浪潮。
“先生此话有理啊!”
“我等读书原本就是为了造福百姓,却眼高手低只想着看书本中的知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走近百姓,才能知道百姓需要的是什么。待到吾等以后入仕以后,方有资格做个好官。”
“怀沽先生用心良苦,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满怀深意。”凌曦一边拍着马屁,一边将写好答案的纸递给侍从,“这在下的回答,烦请交由先生过目。”
廖学士恍然回神,这才惊觉凌曦已经作答完毕。
“你答上了!?”
凌曦笑得和善,“当然,在下可是心系百姓的好官。怎么,难道廖学士连这种问题都答不上来?”
“……”
此时廖学士额头上
已经渗出了薄汗,早知怀沽先生会用这种古怪的问题刁难自己,他就把这糟心的差事让给其他想要巴结二皇子的人了。
忍耐着周遭学子们如炬的视线,廖学士只能硬着头皮写下了答案。
紧接着侍从将两份答案当众展示出来。
廖学士心中一惊,下意识伸手想要阻拦。
“等等!不是说交给先生评判吗?”
侍从却道:“在下从未这么说过。按照规矩,所有答题者的答案都将现场公示。”
廖学士噎了半天,才回想起来之前说要把答案送给怀沽先生过目的人是凌曦。侍从可从来没这么说过。
就在他还沉浸在又上了凌曦的当时,学子们已经围绕着公示的答案展开了热议。
“这凌大人写的倒还是靠谱,廖学士的答案未免也太夸张了。”
“是啊,就算不知道具体的粮价,但也不至于一斤肉卖好几两吧?”
看着以两做单位结算的答案,学子们都像看傻子一样望着廖学士。
凌曦在旁瞧了甚是愉悦地勾起唇角,“廖学士出身世家大族,就如同这天上皎月一样,不接地气。”
廖学士此刻也反应过来,自己的答案出了大问题。但想要遮掩已经来不及,老脸涨成了猪肝色。
“本官乃是翰林院学士,每日天不亮就开始修书,如何会有机会去市井了解粮价。这一题失利也在情理之中,你休要幸灾乐祸。”他不满地瞪着凌曦,“指不定下一题便需引经据典,你也未必答得上来。”
凌曦但笑不语,只是冲侍从颔首。
“请问下一题。”
“下一题,烦请二位在京都城的舆图上标注出书坊的分布。”
“书坊的分布图?”廖学士闻言再次呆住,“这又是为何?”
凌曦已经开始动笔,她刚才是在大理寺做七品司直的时候,就经常与朱捕头一起外出办事,对京都城的舆图可谓是了如指掌。更何况她喜欢读书,来了京都城后只要有空,便会寻着书坊一家一家地探访,倒是淘到了不少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