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神易四祇 > 第43章 百家争鸣

第43章 百家争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刚才给你讲述完了什么是能量波和念力。再给你学术性的讲一讲吧,仏的素荤腥斋都是什么含义。这是普陀山小庄师傅说的。

    首先说的是,素,一般所指的就是蔬菜,豆制品之类的。是希望大家能戒杀,能有慈悲心肠,就如同放生一般。

    但是现在有些食素之人,还有分别心,还有挑剔心。这个咸了,那个淡了。更有偏激的人,对别人说,你们吃的有料的,都不叫吃素,我吃的才叫素。他就清汤一涮,拿出来就吃了。一素到底。

    所以很多人现在是‘吃而不吃’。不会食素。

    素,其实最终目的,是让你能本着清净心去进食。你看到别人在吃生猛海鲜,而自己食素,吃的火冒三丈,还对人家又嗤之以鼻。这就曲解了素的含义,只有清净心,无杂念便好。

    吃的东西是个开心的事情,美食是不可辜负的。

    第二个要说的是,荤。荤现在被广泛的指代为肉类。其实荤字分开,是草与军组成。它也是植物。

    只不过在古时候,最早的时候,跟古音熏字跟荤字,是同音的。像现在的广冬话里的熏菜,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熏,指的是气味熏人的意思。所以荤,指的其实是臭菜。最主要指的是五荤菜是,韭菜,葱,蒜,薤xie,兴渠古印都的特产。这五种荤菜,也叫作世家五味。

    这五种不可以吃,因为生吃,会增长你的嗔恨心,肝火旺盛,脾气一点就着。熟了吃,则助长银欲,会让你多有欲念。

    但中族从古至今,葱姜蒜做菜是离不开的,吃个开心就好,我没事还吃大蒜呢,也没对象,也不接吻,怕啥。

    大蒜其实是个宝贝,它含有的大蒜素,可以有效的预防癌,哪怕已经患有了,再吃它也是可以有效的缓解病症。还可以消灭体内的一些细菌微生物。是个好东西。

    所以很多人吃的油腻了,拿人了。就会吃上两瓣蒜来解解腻。所以这大蒜它呢,很厉害。

    大葱,也是好东西。《本草纲目》中记载,葱别名市草甘露,味辛而甘平,气候味薄,生也养也,入手太阴足阳明经,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

    生心散,疏肝温,外食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功效主治温中解表,发汗,通阳利窍,解毒消肿。伤寒头痛,风寒感冒,阴盛隔阳,可以用葱白煮汤食之,再加点姜也不错。然后外行针,以通导气。抗菌能力也很强。

    你看这些可以入药的食材,还有十三香,它们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我们的老祖宗,一代又一代的潜移默化下,努力让它们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家常便饭。让我们可以人人都养生,有个健康茁壮的好身体。真是用心良苦啊。

    而仏明确规定了,荤是不能吃的。它气味熏人,吃完后,让人难以接近。他说的是对他人有影响,如果你影响不到,吃就完了呗。

    吃个饭其实也不用想那么多,清净心,要不多累啊。反正我就是吃葱姜蒜长大的,这个东西好吃,做菜是必放的,先放后放味道还不同,包尾的葱蒜味道重一些,跟出锅时放香菜的作用是一样的,提味。

    我都很喜欢,还对身体有好处。我就最爱吃干豆腐卷大葱,沾点豆瓣酱,真是绝了。

    然后说一说腥。这个才是指肉。有个成语,不沾荤腥,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很多人现在,就把荤跟肉类联想到一起了。其实腥才是肉类。然后呢,仏是不反对吃肉的,但是,汉传是反对吃肉的。

    是从梁武帝开始的,他是位有名的受戒皇帝。他认为仏弟子不应杀生,所以也就传下来不吃腥,不食肉的习俗了。但是中华地大物博,食材多样化,可以吃别的东西。

    可是有些不同的地貌区域。南传,藏传,仍然沿袭着一个吃肉的过程,因为有些地方,食物的种类很少。他们吃的叫三净肉。眼不见为净,耳不听为净,非为我所为的,为净。

    不是我杀的,我吃它就不沾因果。这有些自欺欺人,骗自己。若是真的没的吃,为了活下去,不吃就要饿s。那就应该吃,都理解。但是因为嘴馋,欲念,说这些就有点多余了。

    还有的人中的破戒,引用最多的一句话是。酒肉穿肠过,仏祖心中留。一般只说这两句,还是自欺欺人。还有下一段呢,他怎么不说。世人若学我,如若坠魔道。

    这句话的出处,还很悲壮。明朝末年,张献忠攻破了肆川成都。当时他要屠城,进入到一座寺中,抓了很多出家人。修行者就劝他不要涂炭生灵。

    张献忠就答应了,但又对他们说,不杀人,可以啊,但是你们要吃肉,喝酒,我就放过他们。然后就出现了一位叫破衫的修行者,他答应了。

    他边吃的时候就边说,我以酒代茶,我以肉为菜。然后就说了一句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所以其实吃什么,修行之人都不用太在意。

    因为发心是不同的,真正意义上,要看你发的什么心,动得什么念。你看日奔人就信仏,不研究道。他们若是懂了放下,那个地震带,火山多的地方。早就难以生存了。

    他们有个很有特色的规矩习惯,就是他们吃饭前,会感谢上苍。感恩大自然的馈赠。心很诚,非常的诚恳。

    所以,有的得道高人就说,我没有什么道法,也没有很高的修为。我能做到的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念经,好好走路。

    他可以心无杂念的,专注做好当下事,活在当下。当事不杂。吃饭的时候就是好好吃饭,睡觉的时候可以做到,不胡思乱想,不会妄念业障牵挂太多。高效睡眠,说睡就睡,心无杂念。

    这也是一种境界,一般人做不来,别认为这很简单,自己能做到再去说,这才叫厉害人呢。

    举个例子,在我们开车的时候,不能胡思乱想吧,而且开车玩手机都是违反交通规则的,这些都会让你分心,然后容易引发事故。

    人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就专心专注的去做,不要想别的事,就能够做好,而且事半功倍。

    周文强老师,是企业家。现在是财商学主任,北大附属财商学院的校长。他就不以赚钱为目的,免费传授自己的课程,道法。然后回音和福报就来了。

    这也是他的理想,人人会理财,有财商,固化思维可以转化,他的课,不直接教你怎么赚钱和干些什么。他教你做人,教你如何修心。人做好了,再有智慧,眼光,钱附带着就来了。

    他总说链接高我,临在。是希望大家能够将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都当成各种体验,修炼,修行。他认为不管来什么都是好事,都是一场体验。我看完易经,步入修行也是这么看待人生的。

    就像看电影一样,如果只有好人,没有坏人,就不好看了。往往最坏的人一出场,反而认为这个戏终于到搞潮了,最精彩的要开始了。

    人生如戏,其实也没有人能让你生气,没有事能让你发火。我们每天都活在祥和,喜悦还有爱之中。爱是一种能力,也需要学习,理解它。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爱是一切的答案。

    做到这些其实很简单,用周老师的话说是临在。用樊登老师,王阳明先生的话说是正念,致良知。用孔孟圣人的话说是仁和义。用老子的话说是道一。用我读易的理解是活在当下,知足常乐,宽容,修德养神。

    大家知道诸子百家吧,那个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年代。其实我的理解也不代表全部,我的也是片面的。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所有作者的文章,都只是他个人片面的理解。我很赞同,因为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看法。一万个人看我,就有一万种不同的我。

    诸子百家也是,因为一部易经,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学派,学说。他们根据个人片面的对易经自然之道的理解。

    衍生了兵家的战略战术,三十六计啊,六韬三略,孙子兵法之类的。

    道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无中生有,无极生太极……。天人合一,与道相合。

    然后鬼谷派的学说,权,合纵连横之术,捭bai阖术,游说攻心,也提及过天人之术,我估计鬼谷本人是地仙。

    鬼谷出名弟子的有,孙膑庞涓,围魏救赵。张仪苏秦,但使我有洛阳二顷田,焉能配六国相印。然后秦时明月动漫里的剑圣,盖聂,卫庄是流沙的主人。

    然后也是卜之道的祖师爷吧,将天干八卦,纳入六丁六甲,十二地支,简化了流程。

    墨,兼爱非攻。太极端,只知防守是不行的,只被动迎敌不行,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兵者诡道,善变化也。

    但他们的机关术很厉害,与木匠大师们的祖师爷鲁班术不相上下。很多东西现在都无法解释,木牛流马之类的是诸葛亮发明的,前一阵专家拆了一个,就装不上了,组不回去了。

    想弄懂机关术,首先要懂奇门遁甲,纳甲的变化的规律,脑袋还要灵活,几何算法要足够立体。

    儒,你看孔圣人也读易经,古时的人识字的少,读书人算是很厉害了。那时的造纸术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印刷术。都没有出现。

    古时,到什么时代我忘了,那之前没有毛笔书写的,都是用刻字的,竹简啊,石头啊。所以想写成一部书籍,是很难的。成书就这么难了,想看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只有一些贵族王室,才有储藏,可供别人阅读。

    由此就能看出来,识字更是难上加难,只有很少数的富家贵胄王室子弟,才能学习。所以古书的内容都很精简,要细细品读。道德经,这样一部流传千古的著作,才仅仅五千字原文,就是这个原因。

    而孔圣人的书,很多都是口述,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来编写。

    而那时的识字读书人,基本人人都要读易,百经之首嘛。

    而且孔圣人的儒思想,论语等等……也是历朝历代治国为君,为臣的大智慧,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代替了黄老之学,宋朝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剩下半部论语安天下。

    孔圣人的很多灵感都是来源于易经易理,其实他的祖辈在周朝是礼官,很重礼法礼数。而老子曾担任过,周朝的图书馆管理员,读过很多书,算是位史官。

    懂历史的人,就知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再犯那些前辈们已经出过的错误。

    这句话是陈玥告诉我的,当时听完,就让我豁然开朗,这正是历史能给我们最重要的东西。有空得问问她,喜欢什么类型的,给她弄个她的理想情人。

    而他的弟子荀子,教出了韩非子和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想看这段历史的,去看看大秦赋和秦时明月。

    如果有喜欢论语的,读不懂。推荐两本书《梁漱溟先生讲孔孟》近代的大儒写的。然后《论语的智慧》曾仕强老师写的。

    书里边说的很有趣,很详细。我听在抖音短视频上听过两次,一次讲孔子的十五志于学,其中的智慧和深意。二十不愁,年轻人嘛,气盛脾气急躁,未经世事。

    三十而立,懂事了,知道不能一直这么浑浑噩噩,该有点正事干了,人生的目标更明确了。以前听到的故事,一个年轻人去外边闯荡打拼,临走时问村里的老人家,该注意什么,老人送给他一句话,三十岁前不要怕!

    年轻人问,三十岁后呢。老人摇头不语,让他那时再来问。等过了很长时间,年轻人回来了,老人却不在了。老人的家人,交给他了一个字条,说是老人家留给他的,上边写着,三十岁后,不要悔!

    做了就别后悔,人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很快的,不要留下遗憾。

    四十不惑。这个不惑,不是没有任何疑问了,是对自己所坚持的方向目标,不再疑惑了。

    五十知天命,这个天命可能跟我理解的不同,我想的简单了,太浅了,但也不算错,我坚持自己的想法写书。也学习先辈大贤们的智慧。将这份传承,带给世人,便是我的任务我的天命。

    六十耳顺,从心所欲不逾矩,随时都能知行合一了,我常说的乐观,这个世界很美好。

    七十古稀,人生七十古来稀有啊,长寿。八十耄耋之年mao,die。九十老童,老人就跟孩童一样,有童心,返璞归真,需要我们照顾。哭着来,笑着走。笑声中来,哭声中走。

    那百岁呢?人仙呗,人活百岁已和神仙无太多差异,活着就已经是一段历史。家有百岁老,儿孙就有宝!

    阴阳家,五行学说的代表学派。蓝莹就是按照阴阳家少司命来写的哦。哇,我要理智,不能太过分,我要专一。最后给她找个真命之人,来段未了情吧。

    然后就说这些吧,太多了,太精彩了,那个时代。有空可以了解下《春秋》《战国》秦国,楚汉的历史。

    所以一部易经,包含的太多,可以说是全了!甚至分散出去,可以分化成万事万物,但本质不变。

    这几百个学派,一人一个看法,就造就了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但细细品味,这帮人想表达的都是道法,只不过化简而繁了,分散出更细密的想法了。

    其实说的道理都差不多,易经里都能找到。儒墨兵法道,是百家中最强的几个,剩下的没有研究,等我有空读读司马迁的《史记》再讲吧。

    就先把易经,万经之首读完读透。就什么都理解了,足够知天命了。不过还是看我写吧,太烧脑!我头发,这三年细细品读此书,已经秃了,掉光了,哎…还好读透了,值得了。

    有人对临在,天人合一是误解的,认为我脑袋什么都不想,怎么还能活着呢。那早上起来散步需要想东西吗?就心无杂念,走好路不就完事了吗。跟身体临在。

    吃饭的时候需要想东西吗?就好好的去享受美味,专心吃饭,与食物临在不就完事了吗。

    开车也是,走神就容易出事,人车合一,跟车子临在,专注开车不就好了吗。

    其实,心经里有一段失传的文字,“心止抵岸”。意思就是,此岸即彼岸。你想到达的地方,其实也就是你想去到的地方。只需要活在当下,走好每一步就够了。

    夜里,开车的人看不到远处的路。他能看到的,只是他车灯所能照到的地方,就这样走一步看一步。如果不走出去,永远都不知道,前方的黑暗里,藏着什么样的路。只有走出去才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在行驶的途中,是看不到要去的地方的,是看不到黑暗远处的路的,只有不断往前走,走好眼前路,才能越走越远。这一刻你要关心的就只是,现在你将要走的路。

    也就是行动的重要性,不能一直想,准备足够,有自信心,有把握就放手做,别怕,失败了再站起来,错了就找到错误并改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过做事终归还是要有个目标方向的。

    这可能就是,百家之争鸣的原因吧,有些东西我能理解认同,学习和借鉴。但有些东西我不懂,或者说提出不同的意见,就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认知的不同,理解的不同吧。去粗取精,去尾存真。古为今用,适当筛选。

    坚持目标方向很重要,但在过程中活在当下,当事不杂,心无挂碍,努力做好手中的事也是很重要的。过程和结果都是要经历的,那就都认真对待吧。

    回到话题。

    如果把这世间的美味佳肴,称为‘世味’的话。我们人人都贪恋世味。但是仏就把它称为法味。当你领会了以后,当你尝过了法味之后。也许自然而然地也就,会把这个世味给放下了。

    当你纠结于吃什么的时候,本身就是着了“相”的。所以这世上懂道理的人很多,但是通道理的却很少。

    生活中,总有人拉着别人说,你一定要食素。认为修行就是要食素,素就等于学道。这反而让别人很厌恶你。

    本身人家是很亲近于这门道法的,却因你的原因,置而远之。修行本身在于实践。

    人若是真正能在生活当中,做到这句话,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就行了,便足够了。

    水滴虽然微弱,渐盈满成大器。莫轻视小恶,以为无祸殃,防患于未然。自净其意,莫问前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个好人,行些好事,存点好心,做好自己就已经在修行路上走很远了。

    而如果你把它看成形式,甚至去捆绑约束他人,就走歪了。

    当你因为学习道法而变的更好,自己改变了,你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见到你的改变,慢慢的,周围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接受了,顺其自然,不必强求。

    不可以一棒子打s,认为人家不食素的人,就是不对的,然后你吃了就是对的。如果过于执着一个结果,那你就已经完全是着了相,魔怔了。仏魔也只是一线之隔啊。

    最后一个,讲一讲斋。它指的不是菜,我们往往把斋和饭斋和吃斋,斋饭给联系在一起。就错了,曲解了。

    斋实际上指的是戒律,指的是‘过午不食’。午时是中午十一点,到下午十三点。古时候的仏弟子会托钵乞食,在沿途的挨家乞讨,化缘,结缘。

    他就拄着禅杖,发出铃铃铃的声音,站在人家门口。讨到什么什么就吃什么,不挑食,主人给什么吃什么,不添麻烦,就算是隔夜的剩饭菜也要吃。

    如果只有肉,也得吃。因为如果不吃,今天就没的吃了,只能饿肚子。就要等到明天再吃,因为过午不食。

    所以延续至今,相沿成习。其实它真正的名字叫‘持斋’。坚持的持,而到我们这儿就演变成了吃斋。又跟素饭斋挂钩在了一起。

    所以,斋是戒的本体,是戒律的体现!这就是素,腥,荤,斋的含义。

    他们酒也不让喝,知道为什么吗?它是大米做的,谷类的,或者水果发酵,精心酿制而成。那为什么不能喝呢?因为酒喝多了,喝好了之后会‘妄语’。胡言乱语,自己原来的心性也会失控,改变。

    有的人会说,酒品即人品,一个人和断片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他。能看出一个人原本的样子。

    我却不这么认为!喝酒嘛,开心就好,有朋自远方来,一起举杯邀明月,不亦乐乎。喝吐了,喝那么难受干嘛,还有下一场呢。微醺胜买醉,到量咱就停,健康第一。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唠会嗑不好吗。

    而一个人平时的样子,哪怕不是真正的他,但如果他能做到温良恭俭让,哪怕装的像个好人。也是不错的,因为懂得自律和自我约束的人,就已经是非常棒了。

    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一切,都让别人看尽,糊涂点处着,对谁都好。

    最后总结一下,所以吃东西啊,不用太在意吃什么,那样太累。本意就是让你可以生活的更自然和健康开心。

    能管住就持戒和斋,不杀生。管不住就吃,做好以后承担因果的心理准备,道个歉,诚恳点。

    再说点题外话。有信念仰的人是好事,但不可以太过深入,执着,痴迷。我见过很多人瞻仰的太魔怔了。吓人,生活都受到了干扰。这就离了道,错了方向。

    释迦是个人,老子骑牛出函谷关,紫气东来,也是个人。然后耶速也是人。

    那为什么他们被世人所敬仰和记住了?是因为他们的道法。他们的精神,源远流长,他们说的有道理,有大智慧。值得世人去学习。

    他们留下道法,不是让你去求他本人庇护的,他也忙不过来,所以留下了书与道法。有句话叫,求神不如求自己,自求多福。自强不息,努力进取,永不言败和不轻言放弃,才是最重要的。

    他们给你们了道路,留下了书籍。他们的精神意志,永不朽。不是说,焚香跪拜,心诚的去仰慕他,就顺风顺水了。

    是让人可以通过道法,看清本质,活动更聪明和智慧,独善其身。只要心向善,人人皆是神。

    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向善,有善心,做好人。开启你新的人生。

    不是说天天拜这拜那,苦念文经。念到最后还什么都不懂,那是在那求些什么呢?

    捧着一本《心经》,圣文。二百七十个字,句句都是金字圣言。有些人就左一遍右一遍的念,念的自己都累的不行,都放弃了,怪不保佑你。

    念了这么多遍,到最后连原文的释义,含义是什么都不知道!最后病好不了,看不透,看不破世事,还怪人家没用。

    为什么说观自在无处不在,救苦救难,她在每个人的心里,她在你的灵魂和智慧里。

    她的经和文救苦救难,她把想说的话,她的大智慧。想告诉深陷苦海,挣扎的人们的事情,全都留在一部心经里了。

    若是不懂其中的深意,就只按着文字,不明其义地就是读,读一辈子也是个白读。全是白念了,感觉跟天书似的,是不。

    色即是空这一段,我前边有讲哦。

    观自在,本自具足,自由自在,心没有约束,活在当下。

    不生灭,不垢净,不增减,无眼耳鼻舌身意。这话意思是人是不会消亡的,可以理解为,以另一种形式存在了。就是说的空,道的无,无形的决定了有形的。我上一章说的能量光波,它实体化就不是波了,也可以是粒子物质形态。

    我若是把这本书写完,就没有遗憾了。朝闻道,夕可s矣。没有牵挂了,完成任务了。把道法,通俗易懂的留给后人,助人洞悉本质。让有缘人也可以,活的更自在,更洒脱。我的道和使命就完成了。功成身退,也没挂碍牵着了。无有恐惧,对离开无所畏惧,都放心了。

    人人皆可修行,一世很短,但你来到这个世上,肯定有什么意义。为了比来的时候,更好一些,更优秀一些。

    有些人,稀里糊涂一辈子,走了,一回首,卧槽,原来我的目的没达成,什么也没学到,也没变的更好。

    然后赎完罪,一想,再来一次吧。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是有意义的,是为了让自己变的更好,让世界变的更美好。让灵魂升华到高等智慧。

    其实s亡,不知道会去哪,可能就是结束了。但只要还活着,就要努力,就要好好享受。你也曾经是最优秀的,是冠军。

    在那场只有第一能出现的赛跑中,从几万灵细胞的竞争中,脱颖而去,来到了这个世上。只要肯改变,永远都来得及。学习吧,觉醒吧。

    心经的这些话都蕴含着大智慧,要细琢磨。不是就只有字面上这么简单。值得深思。

    道法同源,修行者食素,也不是绝对,吃的开心,吃的清净,吃的怡然自得,便是修行的本质了。这才道的本意。”敖信语重心长地对天松,说了很长一段话。让他可以很好的理解什么是吃素,什么是佛的意义。

    酒店内,这片区域很安静,随着敖信的话语声落下,只剩悠扬的音乐还伴随着香氛的味道,在继续轻轻地演奏着。

    “嗯,懂了。”天松收获颇丰,看来这件事,想扳过来,要么硬来,心一横,从此就不再吃了。他相信能做到,但感觉还是潜移默化,慢慢养成食素的习惯吧。

    “服务员,菜好了吗?麻烦帮忙问一下呗,谢谢啦。对了,红酒醒的差不多了吧,可以拿过来了。再放一会儿就酸了。”敖信和气的对服务员说道。

    “哦,抱歉。这就去看。应该快好了。我先帮您倒酒。”服务员也听的愣神了,她也是后边学院的学生,来这里打临时工。刚才的一番话,令她感悟颇深,修炼竟然隐隐有突破的迹象。也是沉浸在其中,忘了手头的事。

    “别想了。来,走一个,干杯,cheers。”敖信拿起高脚红酒杯,与天松碰了一下。

    天松笑了一下,也不多想,一口就干了。

    “你这么喝红酒,太浪费了。这红酒要品的,要不你直接喝葡萄汁多好啊,还便宜。品酒跟喝酒是完全不一样的,要用到四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李格老师说过的品酒法。

    视觉,首先放在阳光底下看,白色为背景,把杯子倾斜四十五度。透明度决定葡萄的品种。偏红色就是红酒,偏黄色是白葡萄酒要看中心的色调。跟口红一样,有很多色号,这款就是红宝石色。

    白葡萄酒颜色很浅,代表年份比较新,酒体轻盈比如灰比诺,来自寒凉气候的地区。颜色深的话,酒体就会很饱满,比如通过橡木桶陈酿的夏多内。白葡萄酒越老,年份越长,颜色越深。

    而红酒越老,颜色越浅,因为酒中的红色素会慢慢的沉淀到瓶底。紫红色会慢慢的变成棕色。最后摇动酒杯,看杯壁上的酒腿,落的越慢,酒精和含糖量就越高。

    然后是嗅觉,先闻一闻红酒有没有任何缺陷,比如木塞味,氧化,高温污染。摇晃酒杯会让酒和空气接触,散发香气。常见的香气分为五个类型,水果味,香料味,花香味,植物味,发酵味。

    大部分葡萄酒需要,醒酒,事先倒入醒酒器,放置时间根据红酒的年限不同,时间长短也就不一样。新酒一般要半个小时,浓郁些的则需要提前两个小时开启,因为年限太短,单宁就会很轻。

    而成熟期的红酒,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可以增加酒的香气,和口感的浓郁度,并且柔顺一些。

    然后是味觉,嗅觉能分解百分之九十的味道,捏着鼻子喝酒就感觉不到味道。不知道大家经历过没有,喝很苦的药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的捏着鼻子,这样就能好灌一点。

    甜,咸,来自土壤中盐分高的葡萄园,靠近海边一类的酒庄。酸,是葡萄酒的新鲜和活力的感觉,酸度不可以太高,但绝对不能没有。

    苦,一般好的葡萄酒,不会苦。

    然后是触觉,先喝一口,在口内的时间要长,用舌头去感觉,然后嚼一嚼。或者吸气,让蒸汽进入鼻腔喉部,感受鼻后香气。

    这样可以分析酒的甜度,酸度,酒体,单宁。单宁是一种酚类物质,它会影响酒的风味,结构和质地。感觉发涩的酒,丹宁就太年轻了,过几年就会变的柔和顺口。

    红酒口感的柔顺指数等于,酒精度减去,括号里总酸加单宁的数值。而柔顺数值为五的红酒一般品质比较好。

    然后再享受一下余味,这个酒的余味就很长。

    而且不同的酒杯也会影响葡萄酒的香气,温度也有影响,白葡萄酒普遍适合凉一些喝,而红葡萄就最好常温喝,口感才最好。相对于产地,葡萄的品种才更重要,决定了味道的不同。

    其实贵的酒也不一定对你的胃口,喝自己爱喝的,味觉对上了口就好。而且喝酒是与朋友分享的,快乐,轻松就完了。”敖信端详着红酒,细细绵长的品了一口。教天松如何品酒。

    “先生,您的牛排好了。”服务员端上来了刚做好的牛排。

    “谢谢。”敖信优雅永不过时地,绅士的道谢。

    “你笑什么,赶紧吃吧。下回吃牛排,如果端上来是没切好,记得帮女孩子切开。这都现成的切完了,吃吧。一口牛肉,一口红酒。嗯,perfect,完美。”敖信吃了一口,享受的称赞道。

    “好吃。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天松有样学样照着吃了一口,然后笑着说道。

    敖信抬眼瞥了他一下。也懒得多说什么,自顾自地继续吃。

    两人悠闲地吃着高级料理。却不知道,学院已经炸锅了。不是因为天松,却也是因为他,因为蓝莹来了。

    蓝莹跟着天松他们一路到了皇都,她对他的气息非常熟悉,这么久一直都没跟丢。当初也是这么找到他的。看着敖信与天松走进古朴的校门,过了一会儿,她就也跟了上去。

    可是天松当初念天灵学院的时候,才多大。还没遇到蓝莹,蓝莹当然也不知道,这里是个什么龙潭虎穴的地方。

    只知道是个学院。她一来可好,行老只一眼就看出了,此女是长生药所化,就要出手捕捉。好在蓝莹及时从风水神官的乾坤戒中取出符令,说明来意,再一次化解了险情。

    然后,现在蓝莹在办公楼的贵宾招待室。人灵院的梅院长正在陪着她。而钱院长则是去皇城内找郭昱鳞礼部尚书大人,和总院长方运去了。

    他们从蓝莹口中得知,重生的风水神官,已经来到学院。这么大的事,之前居然一点风声也没听到。直接像一颗重磅炸弹,原地引爆了。

    天松这边还吃着牛排,跟敖信品着红酒,不知道学院因为他的到来,高层们已经乱作一团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