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国:穿越袁家嫡子,截胡袁绍 > 第64章 袁隗请辞

第64章 袁隗请辞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董卓兵入洛阳。

    而此时,袁术、袁绍等人恰于宫中诛杀宦官。

    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以及何太后在李进忠的护卫下,逃离宫中避难。

    李进忠有意引导,致使他们一行人碰上了董卓的大军。

    惊魂未定的刘辩见到飞驰而来的董卓军,吓得大哭。

    董卓躬身以迎驾,刘辩才安心下来。

    大臣们得知此事,慌忙来见驾,见到董卓大军之后,群臣无一不惊恐。

    外臣之兵,入了皇城,此乃大忌。

    “董州牧救驾有功,然洛阳乃京城,董州牧还是率领大军出城去,回避一番,以免惊扰圣驾。”

    适时,司徒崔烈说道。袁隗升为太傅,背靠崔家的崔烈成了司徒。

    此言一出,多有人应和。

    见状,董卓双目冒火,指着崔烈骂道:“咱家率领大军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就是为了救陛下于危难当中,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咱家砍下你的脑袋!”

    “诸位公卿身为国家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致使国家动荡,天子流落在外,你们哪有让我退兵的理由!”

    一言既出,说得群臣无言以对。

    董卓轻哼了一声,遂带着少帝一行人往宫中而去。

    袁绍与袁术,听闻董卓大军至,慌忙逃窜,待董卓入宫之时,只留下一地血腥。

    宫中宦官十去其九,唯留下一些小鱼小虾。

    张让、蹇硕亦死在袁绍等人的屠刀之下。

    董卓得知后大笑出声,有言,天助他也。

    何进死了,宦官又被灭了,还有谁能阻碍他执掌大权?

    何太后?不过一艳妇罢了。

    董卓又令其弟董旻杀了何进之弟何苗。

    董旻本是奉车都尉,属何进麾下,素与董卓不合,然见董卓将执掌大权,只得屈身投奔董卓。

    董卓品性凶恶,却做不出杀弟之举,就让他杀了何苗,以表忠心。

    何苗死后,何进麾下之兵,尽归董卓,董卓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至此,董卓俨然已经掌控了洛阳局势。

    另一边,袁绍逃出宫后,找到了曹操。

    “孟德,董卓率军进京,徒造杀孽,此人实乃乱臣贼子,我欲东去,离开洛阳,待时机至声讨董卓,孟德可愿与我一起。”袁绍面露慌张。

    曹操闻言,面无表情,实则心中冷笑。

    袁绍如此慌乱,还不是因为他也属何进麾下。

    董卓摆明了不肯放过何进的势力,他定是怕董卓不顾及袁家的面子,杀了他。

    说得这般冠冕堂皇,无非是怕死罢了。

    “既然本初认为董卓是乱臣贼子,何不留在洛阳,寻机而刺,获救驾之功。”

    袁绍反驳道,

    “董卓势大,留在洛阳与他作对,无异于以卵击石,孟德怎么就不懂呢。”

    曹操又怎么会不明白这般道理,只是他若跟着袁绍走了,以出身袁家的背景,袁绍倒是可以轻易拉起一股势力。

    但他曹操可没有这份背景,虽在洛阳中有几分名声,可出了洛阳,谁人识得他曹孟德。

    怕不是这辈子都要弱袁绍一头。

    董卓篡权,对他来说亦是机会,他另有图谋。

    于是,曹操摇了摇头,没有答应。

    见状,袁绍叹了句。

    “唉,孟德,那你保重吧。”

    说完,袁绍转头就走,连夜出了洛阳,逃往冀州。

    董卓初掌权之际,尚且有所顾忌,没有大肆作乱。

    曹操趁机示好于董卓,董卓见有人归附他,甚悦,封曹操为奋武将军,视其为麾下之士。

    八月,身为司空的董卓见洛阳局势稳定,权力已然握于掌心。

    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

    董卓欲杀卢植以后快。

    不过袁隗找到了他。

    “老夫一把年纪了,已无心朝政,今特意来向董司空请辞来了。”

    此时,李进忠已经将袁凡的谋划告知了袁隗。袁隗思索再三,答应了下来。

    董卓听闻此言,心中瞬间激动起来。

    袁家这股势力处在朝廷上,终归是他心中的一根刺。

    若袁隗辞官了,以后朝堂上,则再无人敢忤逆他的话,他将真正做到大权独掌。

    董卓压制着心中的喜悦,面露惋惜道,

    “老爷子您身体尚健壮,咱家怎舍得让您辞官归去呢。”

    “哎,老夫侍奉了先帝几十载,今先帝突然间弃臣而去,老夫心中之悲可载江河,汝又何懂。”

    董卓眼眸一亮,遂叹气道。

    “既然太傅心意已决,咱家定将太傅之言转告给皇上。”

    “太傅之忠,天地可鉴,皇上定会允了太傅的请求。”

    一事了,袁隗又说道,

    “老夫那师弟卢子干,日前不慎惹怒了董司空,还希望董司空看在,往日你我的交情上,免了他一罪。”

    “我这师弟,性子莽撞,只适合在战场上与敌厮杀,老夫算看明白了,他不适合在朝中做官。”

    “若司空不计较他的过错,老夫辞官回乡之时,就捎带他一起回乡了。”

    袁隗此言又给了董卓一个惊喜。

    老爷子不仅要辞官,还要替他带走卢植这个刺头?那可太好了。

    卢植在士族中颇有名声,董卓此时刚掌权柄不久,能不刀上染血当是最好不过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咱家早就没将此事放在心上了,若您想带卢植一并辞官归去,咱家相信皇上也不会反对。”

    “那就多谢董司空了。”袁隗拱手,遂离去,毫不拖泥带水。

    在董卓看来,袁隗既给他献计,又这般识相,董卓自然不会难为他。

    至于老爷子想和他划清界限,留个好名,董卓乐得成全他。

    “老爷子,真可是咱家的大恩人啊。”

    没几日,袁隗辞去太傅一职,带着他那一脉之人举家离开洛阳,回了汝南老家。

    尚书令卢植随行。

    有言传出,太傅大人因先帝去世,悲伤过度,病重而无力参与朝政,皇上怜其高龄,允了他辞官归乡。

    很多人知道这消息后,皆以为袁太傅是不想与董卓同流合污,才辞官的,不然何必带走卢植。

    总而言之,没有人觉得袁家和董卓有勾结。

    袁隗、卢植一走。

    朝廷内再无人反对董卓废立一事。

    九月一日。

    少帝刘辩被废,改弘农王,陈留王刘协登基。

    司空董卓进任太师。

    紧接着,董卓又废除了何太后,将其迁至永安宫。

    至此,董卓权倾朝野。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