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流放黔南
皇帝揉了揉眉心,头疼的应了一声:“嗯。”
猜到了贵妃听到消息后会来求情,他一早就交代了下去。
德胜叹了口气:“您上朝的时候,贵妃娘娘一直在外面跪着,一直在帮六王爷求情,说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是什么样子,绝不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那模样,看着倒是让人心酸。”
皇帝看了他一眼:“你有话直说。”
身边伺候这么多年的老人了,到底了解。
“老奴这点心思,压根就瞒不过您的法眼”,德胜溜须拍马,赔笑道:“老奴不过是看贵妃娘娘爱子心切的模样有些不忍,动了恻隐之心,想多嘴问一句,皇上您打算如何处置六王爷?”
皇帝凝着他的脸,神色讳莫如深。
他一直不说话,德胜有些心虚。
脑子转了两圈,赶紧跪下来朝自己打了一个巴掌:“是老奴多嘴了,皇上就当个屁把老奴给放了吧。”
皇帝盘着珠串,忽然笑了:“起来吧,朕还没说什么,你慌什么。”
“老奴忘了自己的本分,一时失言,该打,该打”
德胜心里松了一口气,面色悻悻。
皇帝甩了下珠串上的穗子,沉声道:“也罢,正好你说起来了,就去传朕旨意吧。”
德胜吃一堑长一智,纵然旨意让他惊讶,也没敢再开口,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弓着腰宣旨去了。
皇帝注视着他的背影,脸色一点点的沉了下来。
眼里的杀意一闪而过,他喊来了龙骑影卫。
正午的时候,太后身边的嬷嬷来传话了。
“皇上,太后娘娘想让您去陪她一起用顿午膳。”
皇帝知道是他的旨意传到了太后那里,太后要问话。
正好,他也有话要给母后说。
懿安宫。
太后正在院子里修剪盆栽。
这批的海棠花开的极好,即使入了冬,枝头上还长满了花苞。
太后年轻时也是宫里数一数二的美人,否则不会得先皇恩宠多年。
如今老了,气质沉淀了下来,岁月在脸庞留下了痕迹,那皱纹,更是为她平添了几分雍容与典雅。
皇帝看着太后鬓角的华发,难免有些感伤。
他在门口驻足了好一会儿才抬脚上前:“儿臣给母后请安,母后万福金安。”
听到声音,太后把手里的金剪递给了嬷嬷,嗔了他一眼:“哀家还以为,你要一直在那里站着。”
被人戳破,皇帝摸了摸鼻子,解释道:“儿臣见母后修剪的认真,便不忍打扰。”
太后慈爱的笑了笑,两人一前一后的进了内殿。
宫人把小厨房里准备好的饭菜端了上来。
皇帝亲自用帕子帮太后净手,扶她落座,为她布菜。
太后看着他忙前忙后,放下了一国之君的身份伺候她,心里五味杂陈。
身边的嬷嬷知道她们母子两人要说些交心话,把酸梅茶端上来后就带着宫人退下了。
太后见皇帝一直帮她夹菜,自己盘子里反倒是干干净净的,就制止了他,舀了一碗鱼汤递过去。
“这里就你我母子二人,不必讲那些规矩伺候我了。”
“儿臣遵旨。”
皇帝笑了笑,把菜夹到了自己碗里。
太后食量不多,吃了三两口便饱了,她放下筷子,静静的看着他用膳。
有多久了,他们母子俩没有像这样一起用膳了。
皇帝身体不舒服,根本察觉不到饿,但怕她老人家担心,强撑着吃了许多。
最后太后还是发现了,训斥了他两句,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
皇帝虽然薄情,眼里只有祖宗留下来的江山。
但对于生母,他也向来孝顺。
他握着太后的手,和她认错,哄她开心。
太后用帕子擦了擦眼角,让人把饭菜撤下去。
嬷嬷端了壶开胃的茶,伺候在一旁。
皇帝让太后坐在贵妃榻上,站在她身后,像之前一眼,给她捏肩捶背。
他们都清楚这样的日子不多了,过一天,少一天,所以谁都没有开口打破这祥和的氛围。
不知过了多久,太后才缓缓开口:“崇之出宫的时候,来了哀家这儿一趟。”
皇帝停了手,坐在她对面,皱眉道:“他来找您求情了?”
<tt_keyword_ad data-title="游戏" data-tag="精品推荐" data-type="1" data-value="1913"></tt_keyword_ad>身侧的小架子上燃着和罗香,太后拿起香箸拨了拨里面的香灰,慢声道:“你既然下了那样的旨意,证明心里还是相信他的为人和品行,怎么会问出这句话?”
皇帝哑口无言,觉得自己糊涂了。
术士受逆贼楚怀仁的指使,图谋不轨,被判五马分尸之刑,尸体挂在城楼上三天三夜,以儆效尤。
六王爷识人不清,在没有摸清底细的情况下把人送到了皇宫,有督察不严之过,即刻动身前往黔南,无诏不得回京。
圣旨中,他没有说清楚两人具体犯了何事。
吃的丹药里有毒这件事不能传开。
否则那帮大臣知道了会大做文章,到时萧崇之不死也要褪层皮。
太后叹了口气,看着外面光秃秃的树木,声音有些恍惚:“他知道你不想见他,拜别的时候让哀家帮他问好,他说他不怪你。”
皇帝心里百感交集,恨铁不成钢。
他想到什么,笑道:“儿臣还以为,母后会怪罪儿臣处罚偏颇。”
这说的是什么话?!
太后瞪了他一眼,不悦道:“崇之是哀家的亲孙子!”
说完,她想到什么,眼睛里很是失望。
“老十一这次手伸的太远了些。”
端亲王,先帝第十一子。
皇帝眯了眯眼眸,冷笑道:“就是不知这事是他一人所为还是有人共谋。”
太后听出了他这话里的意思,张了张嘴,有些话到了嘴边又重新咽了回去。
静坐了许久,她没头没尾的说了句:“怀瑾这孩子文韬武略皆是出类拔萃,以前哀家倒是忽略他了,你若还有些犹豫,那他也未尝不可。”
“遗旨儿臣已经写好放在御书房牌匾后面了,儿臣驾崩那日,母后派人去取出来当众宣读就好。”
说这话的时候,皇帝眼神昏昏沉沉的,让人摸不透他的心思。
太后心里难受,但没有表现半分,点头应下。
母子两人又说了一回儿,皇帝起身离开。
嬷嬷走上前来,觉得太后今日有些怪异。
她是太后的陪嫁丫鬟,是太后心腹,很多事情,太后都不避讳着她。
此时也不藏着掖着了,笑问了句:“您怎么突然帮翊王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