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二十一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几人看着眼前清秀的少女,那灵动的眼神,确实不似从前那般呆滞无神,这才真的相信,只是这医术当真那么高?连死人都给救活了?
小舅林沐看着沈星眠目光闪烁,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老婆子,既然秀娘没事儿,咱们也回吧。”
“恩,行,那就回吧。”
聊了会,两个老人一看没什么大事儿,放下东西就要回走,那当然不行,沈星眠赶紧跑去做饭,留人的事儿就交给了自己爹娘。
老人当然犟不过儿女,三个舅舅也确实有段日子没来了,最后决定吃过晌饭再回走。
现在去镇上买菜肯定是来不及了,幸好今日钱家为办婚席杀了一头猪,眼下应该还能剩下不少肉,沈星眠拿了钱赶紧去了钱家。
上了份子钱后,便说了要买肉的事。
钱婶子因着女儿的事,对沈星眠这个小大夫很有好感,听说她家来了亲戚没有菜,忙拿出了一块五花肉。
“拿回去吃,买什么买。”
沈星眠要买的多,自是不会占这个便宜,她又要了两个猪蹄还有三斤的排骨,钱婶子推辞了半天,到底还是收下了钱。
只是觉得不好意思,把猪下水都给了沈星眠。
这倒是合了她的心意,正好拿这些下水,给姥爷他们做好吃的,道了声谢,便离开了。
回到家,沈星眠也顾不得和姥姥聊天,匆匆忙忙的去厨房做饭,至于做什么她已经有了想法。
葱烧排骨,红烧猪蹄,溜肥肠,红烧肉,凉拌芥菜,野韭菜摊鸡蛋,素拍黄瓜,那些下水处理好了,可以做成卤货切上一盘,正好八道菜。
这搭配简直不要太好。
啪啪啪
“眠丫头?眠丫头?在家吗?”
“娘,我去开门,应该是有人来找妹妹看诊。”
沈翊尘一打开门,两个男子架着一个小少年就进来了,沈星眠这时也擦着手出来了。
“薛家小子今日上山去割猪草,被蛇给咬了。”
她上前检查了一下小孩的情况,说道
“快给他抬我药房去,有看清是什么蛇吗?”
“没有,我看到的时候,他已经倒在地上了。”
两人给他抬了进去,放在简易的木板床上。
男孩的伤口在小腿上,此时伤口已经变成了紫褐色,而且肿的老高。
沈星眠拿起一把刀,在火上烤了烤,在伤口上割出一个十字花,又拿出一个竹罐,把沾着高度酒的布点着,在竹罐里擦拭了几圈 ,随即扣到了伤口上。
竹罐就这么立在了伤口上,没有掉下来,如此反复几次,直到伤口流出了鲜红的血才作罢,之后她又给他清洗了伤口包扎上。
随后沈星眠又给他配了解毒消肿的药,包好后递给了那两人。
“这里有三副药,回家给他煎三碗水煎一碗水喝掉,一副药煮两回,三天之后应该就没有大碍了。若是不放心也可以来复诊。”
“小沈大夫,我们今日都没带银钱,他现在也还昏着,等我们给他送回家,让他的家人来送银钱。”
“不妨事,都一个村的。”
沈星眠把人送走,刚回院里,就获得了姥姥有舅舅们的夸奖的,姥爷虽然没说什么,只是那一脸自豪的表情,真是想藏都藏不住。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看来我们眠眠的医术,还真是不错。”二舅在一旁笑了笑说道。
“还真是,前些年,我们村也有上山被毒蛇的咬伤的人,都没挺到从镇上请的大夫过来,人就没了。”小舅也附和道。
大舅微笑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沈星眠实在是不好意思面对这种大型彩虹屁的现场,尤其主角还是自己,找了借口就回厨房了。
一家人坐在堂屋里闲聊,没一会炒菜还有卤货的香味就飘出来,更是让屋里的人都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这也太香了。
“也不知道我们家眠眠以后会便宜了谁家小子?”
老太太闻着满院子的香味,打趣的说道。
舅舅们也都笑了笑,沈家父子俩的脸色有点不自然,心里不约而同的想到:想娶我女儿(妹妹)必须过了我这关,不然,没门!
沈家没有那么多的规矩,更何况今天也没有外人,就都在一个桌上吃饭。
林家虽然条件稍好些,可是家里有好几个读书的,也很久没有吃的这么丰盛了,这菜不仅闻着香,瞧着也让人特别有食欲,真是应了色香味俱全这句话。
沈星眠的三个舅舅一边吃,一边还不忘记夸沈星眠。
“眠眠,这个卤货做的真好吃,要是出去卖估计也是没问题的。”
“眠眠,这个葱烧排骨做的不错,比你二舅母做的都好吃。”
“我感觉眠眠这个的红烧猪蹄做的好吃,从来不知道猪蹄还可以这么好吃。”
席间一大家子的人,边吃边聊,沈明还特意说道了沈翊尘以后上学堂的问题。
“翊尘,现在三百千,你可能读?能背?能写?”
小舅林沐现在县学念书,他也在镇上念过书,所以在这方面他了解的多一些,听完了姐夫的话,他看向自家外甥问道。
“小舅,我现在能背,能读,只是我没在纸上写过,都是拿着木棍在地上照葫芦画瓢。最近还背完了论语,孟子,只是不知其中意思。”
托了妹妹的福,他在背书方面,基本上可以做到过目不忘,这效率和以往相比,简直是突飞猛进,不可同日而语。
小舅林沐也很是惊喜,他不知内情,以为自己外甥在读书一途上,如此的有天分,因为上次来的时候,小外甥还在看千字文,现如今四书竟背了一半了。
沉吟了半响,随即说道
“以现在翊尘的情况,我建议他直接去县学,今年县学也有了蒙学馆,他可以先去那里学习,之后通过考校,可以跳级至外舍。”
“现在县学分为蒙学,外舍,内舍,上舍,外舍一般都是要参加院试的学子,内舍是参加乡试,而上舍则是参加会试,只是考中举人的学子大都去了府城的书院,所以上舍的人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