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北陈占领西州后的第一个困难
陈希晏开心,萧致敬生气,同一件事,作为两位皇帝的两人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而作为导致两位皇帝有不同情绪的王华,此时正在勘探西州的耕地。
作为耕种条件不比北陈大多数地方差的西州。
王华自然需要好好了解一番西州的耕地情况。
毕竟西凉拥有的耕地数量,在大乾王朝遗留下来的记录里,便多达三千多万亩。
以西州的条件,虽然粮食只能一年一熟,但是因为水源充足,西州的粮食亩产量其实是非常不错的。
而王华需要看看,西州大致还有多少耕地可以耕种。
不过随着王华的查看,王华发现,在西州被西凉统治的几十年里,耕地的面积持续减少。
除了因为大批耕地无人耕种导致荒废以外,还因为,西凉的统治阶级,居然搞起了退耕还牧这种事情。
对此,王华只能说是暴殄天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因为大批西凉达官显贵占据了大量的耕地,使得西州境内大约还有两千万亩耕地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生产。
不过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今年的粮食收获。
因为战事发生在春天,所以今年西州的春耕有很大的影响,根据目前得到的情况,今年在西州境内,完成春耕的土地大约只有不足一千万亩。
也就是说,连一半都没有。
而且大多数是粗放式的耕种方式。
这意味着,一亩耕地的粮食产量非常有限,能突破百斤,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更多情况下,恐怕只有几十斤。
而且此次北陈和西凉的战事,虽然结束的很快,但是还是有很多耕地受到了影响。
王华估计,西州今年的粮食产量,可能只有不到六百万石。
而目前,西州的总人口大约还有近三百万。
这样算下来,一个人一年平均只有两石粮食。
二百四十斤粮食,要渡过一年的时间,一天的粮食消耗量只有三分之二斤。
就算加上西州和凉州地区放牧的牛羊,西州地区的人均粮食拥有量,一天也只有八两半左右。
一天八两半,是无法保持正常生活的。
因为人是要干活赚钱养家的。
一天八两半的粮食,是不够的。
而如今,西州地区已经归北陈了,北陈如果不管的话,刚刚被纳入统治的西州,势必会再次出现动荡。
可问题是,北陈确实有粮食,可以保证西州的稳定,但是有一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那便是运输。
想要从北陈运输粮食到西州,并不是说穿过中间数百里的沙漠戈壁地带就可以了。
北陈和西州接壤的地方是沙州,沙州本身并不是产粮大州,北陈四个州,产粮大州是青州和瓜州。
沙州是北陈重要的战马来源地,但是并不是粮食产地。
所以想要为西州提供粮食,最近要从瓜州进行调拨,而从瓜州到西州边境 便有数百里的路途。
再从沙州边境到西州腹地,便有超过千里的路程。
而且,从沙州到西州,只能依靠陆路运输,没有水路。
而且从沙州到西州中间的沙漠戈壁地区,更是只能依靠骆驼来进行运输。
连车辆都无法使用。
这个路程一支商队起码需要走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而沿途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
这样,当粮食运输到西州的时候,价格势必十分高昂。
沙州出产的粮食,供应驻守在沙州的北陈军队已经比较勉强。
如果还要供应西州,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此次供应还不是供应十几二十万人,而是近三百万人口。
以目前西州的缺口,一个人一天的粮食拥有量,应该在一斤二两是最起码的保证。
而目前西州的粮食拥有量是八两半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缺口是三两半。
三百万人一年的粮食缺口便足足是三百一十五万石粮食。
如此巨大的粮食缺口,足够让北陈的财政崩了。
所以此时,摆在王华和北陈面前的问题是,在明年西州粮食产出之前,如何解决西州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是关乎到北陈在西州能否统治下去的关键。
虽然说西凉的管理可谓是天怒人怨,但是至少西凉管理时期,西州很少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事情。
如果西州的百姓发现,成为北陈的老百姓以后,居然要饿死,那么还不如继续当西凉的老百姓。
思考了良久的王华发现,他根本没有什么好办法。
于是便想到,北陈几十年间,和西凉爆发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争。
这其中有大有小,如此次这便,让西凉集了几十万军队的战争不是没有。
而西凉动不动就集结十几万,几十万军队对抗北陈,可为什么每次都没有崩溃呢?
于是王华便打算和西州的人打听一下,以前西凉方面是如何应对这种事情的。
所以,王华找到了一批归义军的士兵,向他们询问了自己的疑惑。
当王华把自己的疑惑问出来以后,归义军的回答却让王华十分吃惊。
原来西凉以往在和北陈大战以后,确实会出现粮食短缺的问题,而为什么西凉没有因为粮食短缺而崩溃呢?
很简单,因为每一次西凉在面临粮食不足的时候,都会有选择性的减少人口数量。
比如说,西凉上一次举倾国之力,对抗北陈还是十六年前。
当时,北陈上一任皇帝,命令北陈大将军严迪,率领八万精锐部队,进攻西凉。
严迪率领的北陈大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克了银川城,兵临三河谷防线。
西凉多次主动出击,但是都被北陈击败,最后,西凉选择龟缩防线内部,和北陈军队进行消耗战。
最后双方耗时四个月,北陈军队方面因为补给不继,而被迫撤退。
但是那一次,西凉集结了超过十五万人。
四个月时间,十五万人马人吃马嚼,消耗了大量的粮食。
所以战后,西凉便面临了粮食短缺的问题。
但是西凉采取的办法却是,杀死年龄大的人。
西凉对整个境内所有年龄超过了四十岁的非西戎,鬼羌等族的人,进行了杀戮。
将超过四十岁的人斩杀,通过减少人口的方式,来缓解粮食不足的压力。
同时,西凉还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来减少粮食的不足。
那便是由西凉官方组织的生产计划。
西凉官方出面,招揽了大量的人员,进行铁矿的开发。
但是铁矿的开发其实有两个目的,一,确实是为了增加铁的数量,但是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那便是人为减少大量青壮年。
因为给西凉官方挖矿,不但工作住宿环境恶劣,而是危险性非常高。
毕竟挖矿这种事情也是需要专业知识的。
但是为了限制民间的铁器数量和流通,西凉对于铁矿开采的技术有着严格的措施。
所以参加铁矿开发的人员基本上都没有任何经验,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一个个矿洞里面挖掘铁矿,危险系数直线上升。
大部分参加铁矿挖掘工作的人,都撑不过三个月。
通过这些办法,西凉有效的缓解了粮食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