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哥是皇帝,却也是亡国之君 > 第253章 青白盐收过路税战略

第253章 青白盐收过路税战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五天以后,顺平侯爵府传出消息,北陈新贵,顺平侯爵因为伤势过重,久治无法,薨了。

    不过因为顺平侯府是去年刚刚册封的新贵勋爵,加上王华的身份,所以在北陈并不认识多少人。

    再加上顺平侯无子嗣,所以哪怕其贵为侯爵,在出殡期间,也没有多少人来吊唁。

    就连顺平侯的丧事,还是陈希晏派宫里的人来府里办的。

    而在顺平侯的丧事办完以后,顺平侯府便被重新收了回去。

    邺城的人则纷纷感叹,时也命也。

    而顺平侯死亡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南梁金陵城。

    萧致敬对于这个消息并没有什么表示,毕竟对于如今的南梁来说,只有两件事最为重要,这一是丰城的叛乱。

    让萧致敬和南梁朝廷没有想到的是,发生在丰城由僧人组织的叛乱,规模不但没有因为南梁朝廷出动军队而被剿灭,反而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个把月之前,发生在丰城的叛乱规模不过只有几千人,但是根据最新得到的情报,由丰城引发的叛乱,已经波及到了三府二十二县。

    叛乱人员也由几千人,扩大到了将近十万。

    五座县城被乱军攻陷。

    而这,不过是半个月前的情况,如今是什么情况,萧致敬根本就不清楚。

    至于南梁派去剿灭乱军的军队,目前根本就没有抵达丰城。

    因为乱军势大,当地驻军不是其的对手,而负责剿灭的主力军队依然还在集结。

    毕竟原先计划围剿乱军的兵力已经不足,只能不停的增加军队。

    但是军队增加了,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粮食,民夫,而这些又导致需要更多的时间。

    所以如今,萧致敬正在为愈演愈烈的叛乱感到忧心。

    而除了叛乱,还有一件事情同样至关重要。

    那便是南梁的夏试。

    作为科举制选拔人才的第二场考试,对于南梁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夏试完成以后,秋试才可以进行。

    只有通过秋试,南梁才可以获得大量的人才。

    所以相比于发生的叛乱,萧致敬更加重视接下来的夏试。

    而这两件事,目前已经牵动了南梁朝廷九成九的力量。

    所以对于邺城传来的消息,萧致敬并没有太多表示。

    而此时,王华已经离开邺城,前往北陈的东部地区。

    在陈希晏的帮助下,王华顺利的摆脱了顺平侯这个身份。

    为了重新开始,王华把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名字,改成了他原先的名字,王华。

    而在离开邺城之前,王华把德妃和赖宝他们接到了陈希晏赏赐的房子。

    并且去户部把自己和德妃之间的关系改成了夫妻。

    而此番,王华前往北陈东部沿海地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北陈的食盐产量。

    而提供食盐产量的目的,则是为了在将来和草原游牧部族开战。

    王华为北陈制定的横扫天下的计划,是先解决北陈北面和西面的草原势力以及西凉。

    这样在和南梁这个庞然大物交战的时候,就不要担心背后出事了。

    毕竟北陈一旦和南梁开战,必定是举倾国之力的国战。

    到时,北陈根本没有力量去管草原游牧部族和西凉。

    但是如果不管他们,那么在北陈和南梁交战的时候,西凉和草原游牧部族绝对不会放过那么好的机会,他们一定也会对北陈用兵。

    所以无论如何,王华都需要避免多线开战的情况出现。

    毕竟多线开战的大多数情况,都是悲剧。

    就好像,二战的时候,汉斯够强了吧?

    一个半月打降法鸡,几个月时间占领毛熊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数千万人口,消灭了毛熊几百万军队,更有成千上万的飞机坦克。

    结果呢?汉斯还是被反推了,除去人口,资源这些原因。

    汉斯的多线作战同样是其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因为多线作战分散了原有的兵力,更使得任何一个战场发生的败事,影响将扩大数倍。

    所以王华很清楚,打仗绝对不要搞什么多线开战,这种事情看起来很秀,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种事情是非常致命的。

    所以王华必须在对南梁开战以前,先将草原势力和西凉解决。

    这样不单可以解除北陈的后顾无忧,还可以让草原和西凉的资源为北陈所用。

    比如草原可以为北陈提供大量的马匹,牛羊,而西凉则可以为北陈内陆地区提供廉价的食盐,还有棉花这些经济植物。

    而增加食盐产量为什么可以让北陈在将来击败草原游牧部族,这其实是王华制定的一个连环策略。

    王华已经和陈希晏交谈过了,自己在让北陈的食盐产量大幅度上升以后,北陈便向西凉派出使者。

    而使者前往西凉的目的只有一个,和西凉促成一笔合作。

    合作的内容是,北陈允许西凉的青白盐,通过沙州和兖州北部地区,直接输入南梁。

    当然,北陈不是白白让西凉通过的,从今以后,每一斤通过北陈境内输往南梁的食盐,都需要向北陈缴纳三钱的赋税。

    虽然说西凉的青白盐需要向北陈缴纳赋税,但是每斤三钱的赋税,王华可以保证,西凉方面不但不会反对,还会欣然同意。

    因为三钱每斤青白盐的过路赋税,算不上高。

    要知道,西凉的青白盐可以在南梁轻轻松松卖到十五钱一斤,而不愁卖不出去。

    而这还是因为西凉的运盐队伍,从难以翻越的山脉地区行路的原因。

    从山脉地区前往南梁,虽然不用缴纳赋税,但是运输成本高昂,运输效率低下。

    因为山路难行,只能依靠马匹驮运。

    一匹马携带食盐不过几十斤而已。

    但是从北陈境内走则远远不同,首先是运输路线,不再是崎岖难行的山路,而是平坦的大路。

    这意味着可以把马驮的运输方式,改成使用马车运输。

    这样原先一匹马不过运输几十斤的食盐,而改路线以后,同样的一匹马,可以运输几百斤食盐。

    不但是运输量上去了,就连运输的频率也上去了。

    从山脉地区前往南梁,一年里面只有七八个月可以通行,其余时间处在大雪封山的情形下。

    在这种情况下,西凉的盐商一年只能往返南梁一趟。

    但是从北陈境内走就不一样了。

    虽然需要穿越数百里的沙漠戈壁,但是和绵延上千里的山脉不同,从北陈前往南梁,往返一趟三四个月便差不多了。

    这意味着,从北陈运盐前往南梁,一年可以走至少三趟。

    运输量增加了,运输次数又增加了,这对于西凉的盐商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啊。

    至于每斤盐三钱的赋税,西凉的盐商会表示,不就是每斤三钱吗?我付。

    因为就算被收取了每斤三钱的赋税,西凉的青白盐只要运输到南梁,依然可以对南梁的食盐形成价格上的优势。

    王华估计,从北陈运输青白盐到南梁进行售卖,一斤八钱,依然可以让西凉的盐商大赚一笔。

    而王华这么干,自然是为了狠狠地坑南梁一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