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穿:阿蜃 > 第1206章 小芳-交流

第1206章 小芳-交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崔保国想了想,收下被退回来的钱,放在抽屉,顺便拿出崔锦芳家的钥匙。

    “走,我刚好回去看看我爸。”

    崔锦芳好奇的歪歪脑袋。

    “二哥还住在里头?”

    崔保国摇头。

    “我不是跟你说过,我把你家后头的宅基地申请下来,盖了房子,我爸住在你家后头,咱们顺路。”

    崔锦芳恍然。

    “那感情好,我刚好一起去看看守义叔。”

    崔锦芳跟崔保国并肩往外走。

    刚走出办公区,就看见崔志科推着小车,在门口磨磨蹭蹭,眼睛却拼命往办公室里探。

    “在这磨蹭什么?”

    崔保国可没忘刚才崔锦芳的话,是崔志科让她进来,说他办公室没人的。

    崔志科慌忙直起腰身。

    “没,厂长,没啥,我就是在这歇脚擦把汗。”

    崔保国盯着崔志科看了几秒,看的他冷汗更多,才缓缓开腔。

    “以后别想当然的揣摩别人的事,小心引火烧身。”

    崔志科胡乱应下,推着车子脚步凌乱的走了。

    回家的路上,崔保国脚步轻快。

    “听说你被评为优秀企业主,恭喜你。”

    崔锦芳眯起眼睛笑。

    “我做的不算多。”

    崔保国好奇崔锦芳的成绩,应该不仅仅是创外汇。

    “听说你去了趟岛国,是做什么去的?”

    高亚洲没有说过此事要保密,崔保国也不是会出卖家国秘密的人。

    崔锦芳毫不犹豫的把事情经过告诉崔保国。

    “亚洲说有了这条生产线,还有这次技术交流,我们国家的汽车生产技术起码进步二十年,我不懂这些,当初就是为了找路子买货车给红旗组建车队,巧立名目,没想到歪打正着,让小民他们多接触到国外先进技术。”

    崔保国沉吟片刻。

    做买卖能做到这一步,比他在队里流血流汗丝毫不逊色,甚至强悍更多。

    他扭头看向崔锦芳,崔锦芳正欢喜雀跃的说着岛国的见闻,高高的马尾辫俏皮的晃悠,小巧的鼻子因为欢喜微笑,轻轻皱起,眉眼弯弯,原本明媚大气的鹅蛋脸,因为最近奔波瘦了不少,下巴都尖了。

    就是这么个黄毛丫头,当年他离家入伍的时候,还看到过这丫头在地里干活累狠了,苦的悄悄哭鼻子,这才几年,她就成长到让他也钦佩的地步。

    “你,很好,做什么都很好。”

    崔锦芳被强者认可,欢欣鼓舞。

    “二哥觉得我很好,那必然是很好,我也觉得二哥很好很厉害,我们村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好,都是守义叔当初领导的好,守义叔最近怎么样?”

    说起崔保国的父亲,他的眼神也变得柔和。

    “我爸现在忙得很,每天帮村里宣传栏写写新闻,做做思想教育工作,他有事做就心情好,身体恢复不少,除了走路的时候,左腿稍微有点不得劲,拄个拐杖就完全没问题了。”

    崔锦芳了然。

    “那就好,守义叔能有今天,多亏二哥你回来。”

    至于崔庆军和马翠莲,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处理是人家的事,崔锦芳一个外人就不必问了。

    崔保国仿佛突然想起什么。

    “你跟那位高亚洲是熟人?”

    崔锦芳毫无保留的点点头。

    “亚洲哥是我一个好朋友的弟弟,也是学习机械工程的,对小民指点良多,小民就是受他影响,选的哈工大,机械工程的专业。”

    崔保国微微皱眉,状似随意。

    “这位高亚洲倒是个正直无私的,他成家了吗?”

    这事儿崔锦芳还真不知道。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跟他姐姐高亚楠比较熟,他的事情小民应该知道,不过我估计应该结婚了吧,毕竟年纪也不小了,怎么了?”

    崔保国闻言,立刻结束这个话题,把高亚洲抛到脑后。

    “没什么,随口问问,这次回来要待多久?”

    崔锦芳打算先放缓接单速度,多走走,寻找扩充公司销售目录品种。

    “要多待一段时间,帮小梅把服装厂做起来,再到周边看看有什么好的农产品,等咱们县的产量稳定增加,我打算参加后年的亚洲农博会,争取把产品卖到更多的国家。

    不过也还没确定,现在摆在眼前的难题就是冬季以外的季节运输问题。”

    崔保国精神一振。

    “要是有什么需要我帮衬的,随时找我,另外我记得你年初不是要盖房子种蘑菇?蘑菇还能自己种?”

    他记忆中蘑菇都是野生的,长在腐烂的枯树败草里。

    崔锦芳经他提醒,才想起来蘑菇这件事,最近太忙,都忘了。

    她思考一番。

    “这个技术其实很简单,不过难者不会,会者不难,有时候突破壁垒,站在高处往下看,会觉得如此简单,但是被蒙在鼓里的时候,就是一筹莫展。

    我想用种蘑菇的技术跟岛国换一个化工厂。”

    崔保国挑眉。

    “化工厂?”

    崔锦芳点头。

    “嗯,我们农业发展离不开肥料和农药,现有的肥料全是农家肥,无法量产,肥力也很难把握,农药更不必说,就那么几种,病虫害全靠物理防治,要是能引进一个化工厂,家畜成活率更高,农作物产量起码能增加三成。”

    崔锦芳知道,多年以后,老百姓最怕农药残留。

    可那是建立在填饱肚子的基础上,现在国家粮食除了他们平原地区,其他地方依旧勒紧腰带。

    别提国家还需要储备粮,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不仅是农药化肥,还有农田作业的大型机械,国外大型收割机,收一亩小麦只要十分钟,收割机这边收割,那边就能把粮食脱粒筛干净装进口袋,麦秆就留在地里,老百姓只需要付钱,把粮食拉回家晾晒就可以,播种还有播种机,不像咱们这里,抢收抢种,俗称双枪,男女老少都要丢下半条命,还要祈祷老天爷不要下雨。”

    崔保国听到这里,一脸神往。

    对比之下,他因为窑厂升起的那点满足感荡然无存。

    崔锦芳这个人,不经常出现在他的身边,却又仿佛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不忘初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