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八零年代养女儿47
可是朵朵第一次做项目,而且她只有两个多月的暑假时间,吴志杰想让女儿的第一个项目顺顺利利。
他听取朵朵的意见,打算正面刚!
回家找许飞琼拆借诗垚国际学校的资金。
除了幼儿园是吴志杰花的钱,后面学校创办,都走的诗垚教育的账目,与吴志杰这边界限分明。
越是家大业大的企业家越是早早为家人做足保障。
这年头法律条文还没有后世那么细致严明,吴志杰让许飞琼的事业独立行走,不管利润多少,起码就算有一天吴志杰发生任何意外,飞琼跟朵朵的生活都能得到保障!
这回女儿头一次做事,当爹妈的都得鼎力支持。
谁知道朵朵这回遇到挫折仍旧有李飞的手笔。
不仅断了吴志杰的路子,还在背后搞小动作。
许飞琼一脸不安。
“我听丽娜介绍了几款理财,把钱拿去买债券基金了。”
吴志杰心里烦躁。
“你跟她来往又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突然想着买债券了?账上钱不少,都买了?”
许飞琼也懊恼帮不上吴志杰忙。
“就是听她说最近发行的债券利率高到15个点,账上钱一直有很多盈余,放了这么多年,都没用完过,我想放着也是放着。”
吴志杰捏捏眉心。
早年债券利率包括存款利率都的确高的吸引人。
这个年代国家缺钱,偏偏储户保守,发行的债券销售成绩普普通通。
也有不少百姓的梦想就是挣足了钱存在银行吃利息就可以退休,这年代的利率真的可以让人提前退休。
要是个上班族,长期持有债券是个对抗通胀,安全理财的好方法。
可是他这边急用钱。
朵朵比许飞琼精明不知多少倍,一听就知道里头缘由不简单。
“妈,我记得丽娜阿姨天天上班忙得很,你们两三个月才能碰面一回,她最近怎么有空了?”
许飞琼也反应过来,很可能是被两口子涮了。
“她最近经常约我喝茶,说是单位让她们领的销售任务重,刚好我有闲钱,利息又是明明白白写在合同里,对我百利无一害的事儿。”
哪里想到十来年了,吴志杰就在这当口急需要她学校账上的钱!
朵朵当即冷哼一声,看向老父亲。
“我就说,李晓妹妹那么内向的一个人,怎么最近总来家玩,还给我带礼物!
只怕海城的事儿里也有李叔叔的手笔,这招釜底抽薪玩的溜,就是仗着我妈心软重感情,这两口子以后不能不防了。”
吴志杰看朵朵没有丝毫受挫的样子,也没有被人背叛的愤懑,心里还算满意。
他问朵朵。
“你觉得咱们还能怎么办?”
朵朵初生牛犊,还不屑圆滑处世,是个刚硬的。
“我查过法律条文,城市发展达到一定规模,政府就得在文体方面加大投入,要是做不到,想办法引入也行,不仅不能设坎,还必须给与一定补贴,我要去海省文体局,把这个项目改成体育中心,为全民健身提供便利,也为省运动会音乐会,会展等文娱竞技项目提供场所。”
吴志杰挑眉。
想不到朵朵还有这一手,他暗暗欣喜,脸上却不动声色。
“可行吗?”
朵朵笃定的点头。
“我跟总工商量过,只要略作改动,到时候不仅我们欠的钱不用还,海城官方还有海省文体局还得贴补我们钱。”
许飞琼心里惴惴不安,看向吴志杰。
“小孩子总是想当然,这里头各种关卡麻烦不断,你还是自己拿主意好了。”
许飞琼是传统女人,性子保守,做事求稳多过求利,但是朵朵的性格很像自己,哪怕不赚钱也要正面刚,绝不乐意受人委屈。
吴志杰生怕朵朵泄气,柔声打断许飞琼。
“朵朵的想法很好,既然你那边的钱都买了债券理财,就先不要取出来,就算往后孟丽娜叫你取出来买别的,你也别理,这一期的利率以后应该不会再有了,放着吧,就算留给咱养老了。”
许飞琼看吴志杰脸色,不是生气的样子,这才缓缓点头。
“我以后还是不跟丽娜来往了,这么多年,我感激她当年的陪护,什么事都为她着想,不是为了让她把我当冤大头。”
吴志杰抿唇笑笑,捏捏许飞琼的脸。
许飞琼虽然保守,不怎么能顶事儿,但是温柔善良,最重要的,她是朵朵的母亲,老夫老妻最后归于平淡,依旧唇齿相依,如同亲人,是因为他们有血脉结晶—孩子。
大多疼爱孩子的父亲,在处理夫妻关系时,总会下意识多给对方一些宽容。
何况吴志杰并不是个急色之人,前世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个健康的男人,有家室子女,成为家中顶梁柱。
今生都实现了,事业钱财什么的,都是小事。
吴志杰知道按照朵朵的说法必然要碰壁不少,他乐得为女儿兜底,给孩子任性的权利。
既然李飞跟官方的人有阴谋,他也不惮阳谋。
吴志杰有妻女陪伴,心情轻松愉悦,眼眸却晦涩不少。
李飞这几日得意洋洋。
他付出不小的代价,烧了一口热灶,这才能成功在上头人面前上眼药,把吴志杰挤出去不说,还能咬下一块肉来。
他得意了一星期,正诧异对方怎么不围追堵截石秘书,突然接到老家县城传来的消息。
李飞大怒,摔了电话!
吴志杰这个狗日的阴险小人!
李飞跟吴志杰之所以一直被放在一起比较,不仅因为同出一县,更是因为两人这么多年,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没有断过!
关于他们起家的说法多种多样,李飞的是投机倒把,吴志杰的更具传奇色彩,是走乡串户收农产品的。
其实这些都是小道,他们最来钱的只有一个,就是古董贩子。
吴志杰当年花了极大代价和心血,建立起古董收购网,扶持了几十个亲信,在乡间取得百姓信任,一传十十传百。
村里人但凡手里有古董的,不知道具体价值,不熟悉的人,哪怕开价十万,他也觉得这东西卖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