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相机
开车的时候全神贯注,不容易察觉到时间的流逝,一晃眼的功夫,兰菱已经在路上走了六天了。
为了尽量不住在村里甚至是野外,她一路上都是以最快的速度行驶,除了在招待所睡觉外,也就吃饭的时候下车走动一会,其余时间全在开车。
全速前行下,她提前一天到达了南省下面的临永市,把药材送到了一家大型的制药厂。
厂里的采购员听到她来了,还挺惊讶,几乎是跑着过来接收货物,“这回怎么这么快,我还以为明天才能到呢。”
“我是新人,怕耽误了,就开得快了点。”
那人这才看向她的脸,说,“难怪我听你的声音陌生呢,以前是没见过,不过你个姑娘家能当司机也是厉害……我能去后面看看货吗?”
“应该的。”
兰菱帮他打开后车厢的挡板,又帮着把上面盖着的油布揭了下来,在来厂里之前,她就把珍贵的药材提前放了回去,并不怕查。
采购员叫了几个同事过来,从外到里开始检查,结果自然是好的。
除了最底层和周边的药材轻微受损外,其它的都保存完好,尤其是被着重保护的几株名贵的药,连外面盒子上的漆都没被碰掉。
直到他们把盒子打开,兰菱才看清里面装的究竟是啥,原来是几株接近于人形的人参,全是野山参,看他们的稀罕劲,就知道年份不低。
货物检验完毕,折损率比往常低得多,采购员也高兴,痛痛快快地在运输单子上签字盖章。
递回给她,“同志,我们以为是明天才到,所以药物还没准备好,劳烦你多等一天。”
“没事,本来就是我来早了。”
“哈哈哈,早点好,咱们厂正缺药呢。这么多地方,还是你们县里的黄芪长得最好。”
兰菱和他寒暄了几句,问清楚市里的基本情况后,把车停在了制药厂的车库里,独自一人走上了街。
市里比县里还是要繁华很多,尤其是临海城市,海贸逐渐发展了起来,百货大楼有五米高,友谊商店、糖果烟酒店、照相馆、电影院……大街上店铺林立,有许多县城里没有的新鲜玩意。
兰菱走进一家蛋糕房,里面的布置很简陋,迎面是张大柜台。
服务员坐在柜台后面,身后挂着几排木头架子,架子上摆着各种制作蛋糕的材料。
蛋糕的种类被画在册子上供人挑选,不多,三四种的模样,口味就只有巧克力和水果两种,单层的,图案也很单一。和后世陈列在玻璃柜中,任人挑选的精致糕点有很大的差距。
闻到烤蛋糕的香气,兰菱就梦回小时候的味道,一个没忍住,想着反正家里老妈快过生日了,干脆定做了一个十二寸的大蛋糕,也好叫孩子们尝尝味道。
蛋糕胚子是现成的,师父站在柜台后面,把蛋糕放上了操作台,透过小小的玻璃窗,兰菱能看清楚他的操作。
先均匀抹上白色的奶油,再用裱花袋在上面勾画出玫红色的牡丹和红艳艳的玫瑰。
听说她是买来给老人祝寿,师傅又挤了一大团奶油,团了两个栩栩如生的小寿桃放在正中央,用红色的果酱在空白的位置写下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八个字。
同后世的花样繁多的水果蛋糕相比,这个蛋糕显得艳俗而廉价,但闻上去却十分香甜。
除了用料实在之外,老式蛋糕香味的秘诀,大概源于这年代使用的都是“不健康”的植物奶油。
现代许多外卖店都标榜自家使用的是纯动物奶油,更健康和不容易发胖,但论起好吃程度,终究还是植物奶油更胜一筹。
给了三块钱,兰菱提着用泡沫盒子包好的蛋糕走出店里,拐到一处没人的巷子,把它收回到了储物空间里。
蛋糕店的旁边是卖饼干的,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老式饼干的酥香,兰菱没忍住,跑过去称了五斤,一斤一块钱,黄油味很浓,不太甜,味道刚刚好。
路过照相馆的时候,她停下了脚步,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给这个时空的自己留下影像。
手机自带的相机虽然也能拍照,但只能传给俞霏霏一个人看,没有任何存储功能,属于阅过即焚的那种。
要是她手头有台相机,不光能记录眼下的旧城景象,像是之前鹿群迁徙,穿越公路的场面,也不会流失于眼底。
等到以后她老了再拿出来看,也是一段相当美好的回忆。
说干就干,兰菱猛戳她的闺蜜,说清楚了自己的需求。
所幸俞霏霏这几天为了经营好平台账号,买了一大堆的摄像设备回家,研究拍视频和拍照什么的,对这方面还算熟悉,当下就给她传了台单反过来,附赠好几张128g的内存卡,说是够她拍几万张照片了。
兰菱做地质勘测的时候,也离不开拍照记录,所以对单反并不陌生,俞霏霏给她寄过来的这台配置不错,机身和镜头双防抖,操控性极佳,握持的手感也不错。
画面更不用说,属于这个品牌的看家本领,像素高,有动态捕捉,动物识别功能,把这个年代的相机不知甩到了哪条沟里去了。
兰菱像是拿到了新玩具的孩子,放在手里好一番摆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年代也有相机出现,块头比后世的要大一些,样式也比较呆板。
七十年代,相机等小型精密电器一般都是从日国进口而来,价格很不便宜,通常比较高等级的记者才会配备。
随着相机还附送着一个皮质的小挎包,相机就放在挎包里,这个形象多次出现在报纸中,人们都比较熟悉了。
所以见她举着个黑色的金属方块照来照去,路人也只是好奇,猜测着她家里多有钱,而不会太过诧异。
兰菱走一路,就拍了一路,把她觉得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全都拍了下来。
高大的牌楼,低矮的房子,路边墙面上红色的标语,锤纹玻璃窗上贴着几张彩色明星的画像,都被她摄入到小小的相机中。
穿着工装的姑娘们从厂里出来,统一留着利落的短发,脸上带着畅快的笑容,在她们身后,一位戴着头巾妇人背着牵着四个孩子走过,看向她们的目光中流露着止不住的羡慕。
“咔擦!”
这一幕正好被她捕捉到,定格成了永恒。
兰菱觉得此刻她简直成了人间观察员,把生活百态存在照片中,有趣极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来,直到相机电量发出示警,翻看照片库存时,里面足有三百多张,她才意犹未尽地停下,把单反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