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他乡遇故人
其他听说蔓娘他们要进京的人,都很快涌到了李家,陈义夫妻带着孩子们来给她拜个早年,拉了一车礼物送行,特别是那盒子银元宝,足有一百两,可谓是大手笔。
逗弄着他家的胖小子,日子过的快,小家伙快一岁了,肉乎乎的小手抓到了蔓娘的头发,很是有劲儿,窈娘赶忙将他的手掰开,蔓娘揉着扯痛的头皮,笑眯眯的点了点小家伙的鼻子:
“手还挺有劲儿,你们养的好,我瞧着福安那丫头也是水灵的很,机灵懂礼貌,可见是用了心教养的。”
说起一双儿女,窈娘一脸的满足,对着蔓娘感激的笑了笑,她是遇到了贵人啊:
“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心头肉,不瞒婶子说,我是一点儿也不敢怠慢福安的,老话说的好,带弟女是福宝,养的好,满堂跑,我是极相信的。”
听着七岁的福安和四岁的远安玩耍的银铃笑声,蔓娘拍了拍窈娘的手,谁是谁的福气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有感恩之心,日子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送走了陈义夫妻,范秀才也带着家人来了,范星阑一来就凑到了春华面前,掏出买的新鲜小玩意儿,殷勤献宝,蔓娘他们也没当回事儿,一个十岁,一个十二岁的半大孩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长大,也许会是一段佳缘。
在家里又待了三天,远一点的李德全结义兄弟秦大壮他们也来了,他家的大姑娘秦月牙,蔓娘很喜欢,可惜这次没带来,说是要帮着她娘照顾家里。
叶虎也带着新媳妇和两个女儿来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他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蔓娘的感激之情也更深了,不然光靠他一个人,养活自己都困难,更别说养孩子了,娶媳妇更是在做梦,他很感恩。
应酬完了亲朋好友们,蔓娘也收拾好了行礼,这次他们去往京都有七个人,除了她,还有李德全,钱财,李承嗣和南仁也在昨晚赶了回来接她上京,到了京都总要有跑腿的,蔓娘就又带上了大虎和周忠义,一个机灵,一个抗揍,完美。
而萧教谕则是带着媳妇儿,儿女们,再加上承文和萧芷萱,聘请了一个镖局压阵,先行前往京都,蔓娘有自己的考虑,他们一家子的事情多,路上走不快,而萧家人又赶的急,未免惹麻烦,还是分开走比较好。
而祝有余觉得自己准备不足,不参加这次的会试了,他听从陈汗青的建议,准备年后去游历四方,博闻强记不如实地考察,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蔓娘是支持他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她的藏书阁加持,又有李承嗣研究的开发脑力的药丸吃着,多数人都还是寒窗十载,过独木桥一般的才能出头,不容易啊。
一切收拾停当,蔓娘他们在腊月初启程进京,去面对更广阔的天地去了。
根据李承嗣所说,京都距离武城县有八百里,天寒地冻的他们至少要走上二十天,好在蔓娘有心理准备,怕自己的老骨头颠散架了,特意让承庆给做了舒适的减震大马车,躺下睡觉都没问题,还在车里做了固定的小桌子,特意做了暗格,天气太冷了,拉起窗户漏个缝,吃个锅子,喝个小酒,简直不要太痛快了。
就这样一路欣赏着风景,感受着他乡的风土人情,吃喝玩乐着,终于赶在大年二十八到了京都,承文两口子已经等在城门口了,见到蔓娘平安到底,才算是松了口气。
尤其是承文,多日不明蔓娘的消息,好多次都在后悔没跟着蔓娘一起走,但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好在他爹还跟在奶奶身边照应着。
“奶,夫君,天冷,咱们还是先回家再说吧,家里热水,吃食都已经备好了。”
京都这边蔓娘早就托李承嗣买了所二进院的宅子,虽然不大,但以后他们也不在这里长住,够他们两口子住了,至于以后生儿育女,能不能够住的下,那她就管不着了,她可还有其他孙子呢,厚此薄彼也不能太偏心了,都是手里都有店铺的人,自己解决就是。
正赶上年根下,蔓娘他们也不好直接去拜访萧家,暂定下了年初五再去,省得被那些走亲访友的人说他们上赶着。
“奶,你到时去萧府的时候,拿上这些东西,萧大人眼力见满朝尽知,他知道是什么意思。”
蔓娘打开桌子上的木盒一看,里面放了一个巴掌大的的茶饼,表面用纯金缕刻着龙凤形纹饰,这个她听说过,是皇帝最喜欢的喝的茶:
“这是龙凤团茶?”
“是,贡茶,皇帝全部赏给了淳王爷,其他皇子皇孙们毛都没有,这在京城里可是大新闻,他给了我一些。”
蔓娘合上盖子,有些犹豫:
“这太珍贵了吧,送给萧家会不会太招摇了些?”
“不会,奶您放心吧,萧澈是个老狐狸,就看他把两个儿子分放在不同阵营就知道了,而他门生故吏不少,如今不过是在加大萧教谕和承文他们这边的筹码,谁赢了,谁就能得到他手里的东西,同样也能让萧家富贵绵长。”
李承嗣想到他在淳王府打听到的消息,眉头皱起,和蔓娘说起了另一件事儿:
“钱柔的消息打听清楚了,她现在在京兆府尹莫雷的府邸,据说已经生下一子。”
蔓娘看他皱眉,心里直突突,这些朝堂之事她不懂,可也明白杀人不见血的道道儿:
“这人和你们不是一个阵营的?”
“也不是,此人性子刚直,是个纯臣,只忠于皇帝一人,算是简在帝心了,钱柔在他府里也不妨事儿,就是听说那莫大人对淳王爷有意见,也不知是为何故?咱们贸然上去认亲,怕是要适得其反。”
“那怎么办?”
“正月十五京郊水云观有道场,到时许多达官贵人家的女眷都会出门祈福上香,据我所知,钱柔也会去,咱们去碰碰运气吧。”
蔓娘点了点头,听着西厢房里的读书声,琢磨着怎么和钱财说这件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