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过肥节的乡亲们
一身青衣的谢兴隆笑眯眯的站在堂屋里,伸手从自己身后的一个小厮手里接过一个篮子,神色间满是喜庆:
“回老夫人的话,嬷嬷挺好的,小的来之前还去看过她老人家,府里大夫人也赏了节礼,让好好照看着嬷嬷。”
说着话他将篮子放到了蔓娘边上的桌子上:
“老夫人请看,这是六公子和李少爷特地送信捎回来的,说是提前给您的生辰礼,他们预估要到过年回来了。”
蔓娘可没有让客人站着的道理,伸手指了指旁边的座椅,乐呵呵道:
“你快做下吧,赶了一路也挺累的,喝点茶水,歇歇脚。你带来的人也都跟着仙草下去谢谢吧。”
“多谢老夫人体恤,小的但凭吩咐。”
轻轻掀起篮子一角,蔓娘就被里面柔和的光线闪了一下眼,进而不敢相信的再拉开了一点儿,这才忙把布给盖了回去:
“这有些太多了,让你家六公子破费了。”
“老夫人客气了,这些东西大多是承嗣公子弄来的,六公子的来说承嗣公子知道您喜欢这些物件儿,这才收集了很多,小的这里还有随礼物送回来的书信,您请过目。”
说完谢兴隆从袖袋里掏出一封信,微微躬身,双手举起递给了蔓娘。
接过信蔓娘并不急着打开看,而是笑看着谢兴隆:
“不知你来时谢大夫人还有何交待?”
谢兴隆笑得一片灿烂,变魔术般的从胸口掏出一个绣工精致,略微有些鼓的荷包放到了桌子上。
“老夫人请看,这是最先出来的货钱,大夫人想着佳节来临,所以命小的先给您送来这些,后续的产出一个月后送来。”
看着谢兴隆右边胸口塌下的一块,又瞄了眼他左边鼓起的胸口,蔓娘猜不出放了什么,他之前还以为鼓囊囊的是肌肉呢。
感受到蔓娘的视线,谢兴隆取出了一本手指厚,巴掌宽的小册子:
“小的差点误事了,这是此次的账务明细和两家的分配比例,详细的收入支出等到地里的东西收完,我家主子会一并送过来请老夫人过目查看的。”
将荷包放在了小册子上,蔓娘不急着看,只是笑眯眯的说道:
“我是相信谢家大夫人的,这一时半会的也看不完,眼看要到午时了,二管家先去客房喝点茶水,吃点心休息会儿,稍后我理清了咱们再谈。”
“小的告退。”
谢兴隆不再多话,躬身施礼退出了堂屋,跟着吴三娘去了东院的客房。
等到不见了他的人影,春兰忍不住问道:
“奶,咱们啥时候给乡亲们发钱啊?”
摆弄着手里的信封和荷包,蔓娘头也不抬的说道:
“等下你和春喜一起去村正家一趟,就说酉时正咱家在赶场上发钱,让各家记好自己的数量。”
“哎,我们这就去。”
两个孙女领了话就出门通告这个好消息了,蔓娘则是快速打开了李承嗣的信:
“二奶奶在上:我和谢六公子来到了荒漠里,涨了许多见识,也收获了一些东西,想着二奶奶喜欢这些宝石,特地捎了回来,算是提前准备好的生辰礼,我估计到过年回来,一切安好,勿念!”
珍惜的抚平信纸上的褶皱,蔓娘心里的担忧不减反增,这年月的人力物力,在大漠黄沙里前行,无异于九死一生,她怎能不担心呢。
叹了口气将信收到了一个木盒里,那里面也放了几封信,都是李承嗣写给她的。
放好了信,蔓娘打开了那个精致的荷包,里面厚厚的一踏面值一百两,五十两的银票,仔细数了数共有三千两,在心里大概估算了下,倒是够村里人分钱了。
丰盛的午餐结束后,蔓娘收拾着东西,顺便等等看承庆他们会不会早点回来,到时候对账目也有个帮手。
好在距离酉时还有一柱香时,承文他们都回来了,前后脚到家的,倒是省了蔓娘的事儿。
晒场的一边,裴村正早已摆好了桌椅,村里人只要有行动能力的,能来的都来了,围观这难得一见的热闹。
“裴传文,玉米二百斤,玉米杆子五百斤,得钱八两银子,请上前来核对账目。”
随着裴继昭的话音落地,人群里走出了一个三十左右的瘦小精明的男人,他一脸喜色的拿出一张纸,交给承文和孙润德核对。
村里人的账目是由四姓人家派出的代表一起记录的,确保公正无缺。
核对好了账目,裴传文喜笑颜开的咬了口手里的银块,看到上面的牙印,笑得露出了牙花子来了,对着蔓娘连连道谢。
见到真金白银了,村里其他种了玉米的人也按耐不住了,个个伸长了脖子,盼望着下一个就喊到自己了。
“娜娘,玉米六百六十斤,玉米杆子八百斤,得钱二十八两一百二十文,请上前来核对账目。”
人群里神色爽利,眼神坚毅的娜娘上前来领银钱,她是刘家的大儿媳妇,前些日子极力主张分了家,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
她是村里最先吃螃蟹的人,有魄力,有冲劲儿,因此蔓娘也愿意给她锦上添花,只叫了她一人上来领钱。
娜娘领了钱,也没有向前人那样用嘴咬,而是笑中带泪的摸着银子,红着眼看向人群中的丈夫,得意的举了举手中的钱袋子,整个人容光焕发。
“孙大鼎,玉米三百斤,玉米杆子五百斤,的钱十一两,请上前来核对账目。”
体态圆润的中年男人乐呵呵的上前领银子,微微颤抖的手出卖了他看似稳重的表情。
“请裴元吉……”
随后几人配合着念名字,核对账目,发银钱,一一将村里种玉米的人家都发了银钱。
这边发完了乡亲们的辛苦钱,个个欢天喜地的回了家,蔓娘他们到家的时候,李德全也醉醺醺的从范家回来了。
眼神迷蒙的样子看起来没少喝,送他回来的范星阑见到蔓娘就是拱手一礼,十一岁的小少年稳重了不少:
“小子见过李奶奶,奶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