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遇到劫道的了
提着大包小包出了玉山乡的蔓娘他们,并未因为那两个老家伙的事情而影响心情。
小孩子们吃着糖,开心的向蔓娘讲述着在集市上的所见所闻,还拿出了给蔓娘的礼物:一把梳子
五郎是个嘴甜的话唠,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话:
“奶,这把梳子您先用着,等以后我有钱了,就给您买金梳子,玉梳子,还有首饰”
“我以后也给奶买首饰”
“我的钱都给奶”
三郎,春华也不甘示弱的喊道,直让蔓娘嘴角就没放下来过
孩子们有孝心比什么都重要:“那奶就等你们孝敬了,穿金戴银”
“奶,您就等着享福吧”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着,说完又一起哈哈大笑起来,在泥土纷飞的道路上,午后的暖阳让这一幕温馨十足。
“老六,他们来了没有?”
“二哥,来了,来了,提着不少东西呢”
“你确定是肥羊”
“这几个都是青头,以前没见过,买了几车东西”
“那行,今个儿该爷们儿过好年”
五个劫匪就那么大咧咧的站在路中间,每个人手里都有武器:锄头,镰刀,砍柴刀
蔓娘众人自是看到了,刚才的轻松愉悦荡然无存,气氛立马紧张起来,站在原地不敢动了
“二哥,漏水了”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过此路,留下买路财,你们把钱和东西留下,我们不伤人,胆敢说个不字,管宰不管埋”
领头的二哥见蔓娘他们停住不走了,一通吆喝。
蔓娘他们从心的将东西放下,还后退了几步,以示无害
自有小喽啰将东西收走,看到笔墨纸砚那些,那个领头的二哥嗤笑着扔到了一边,还和其他劫道的调侃道:
“看看,还是读书人呢,这世道,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爷们儿手里的家伙儿好使”
“二哥说的是,这买的真不少”
“喂,还有没有私藏的,要是有就赶紧交出来的,别让爷们儿搜身啊”
怕他们真上前来搜身,蔓娘上前道:
“没有了,几位也看到,买了这些东西,真花没了”
她家可都是小伙子,真搜身闹起来可是要命的。
“谅你们他的也没那个胆子”
劫匪骂骂咧咧的吐了口痰,回到了领头的身边,吃起了蔓娘买的糕点
“几位我们可以走了吗?”
“急什么急,等着,没看我们忙着呢”
蔓娘他们只能干着急,形势比人强,赤手空拳可不能硬碰硬,头不铁
突然道路上烟尘四起,哒哒的马蹄声传来
“二哥,起烟了”
一个眼神好的劫匪惊慌道,差点被嘴里的糕点呛到。
“快,挑了”
几个劫匪连来了几匹马都不知道,就慌乱的逃窜了,留下一地狼藉。
很快蔓娘他们,就看到了七人小队的马匹过来,穿着黑色皮甲军衣,英姿勃勃,看也未看路边站着的几人,飞驰而过,带起一地灰尘。
满天的烟尘里蔓娘,他们隐约听到几声惨叫,像是刚才那几个劫匪的声音。
“咳、咳,咳咳”即使捂着口鼻,众人还是被灰尘呛得剧烈咳嗽起来,待烟尘散去,蔓娘他们收拾了散落的物品
仔细清点一番,糕点是不能吃了,牙刷那些洗漱用品也还好,倒是文房四宝完好,省了一笔钱
最幸运的是他们有惊无险,真要感谢那几位兵丁,多亏他们惊走了劫匪,甚至除掉了隐患。
遭了这场风波,已是过了夕食,蔓娘他们也是心有余悸,收拾好东西后,不再停留,直奔宝丰村。
回去的路上蔓娘嘱咐几人,回去别说遇到劫道的了,怕吓着了,毕竟就在家里的都是老弱孕妇,经不得吓,大郎几个连声应下。
回到家已是酉时,吴三娘他们焦急的等在篱笆门口,看到他们回来了,自是惊喜万分,忙迎上前来:
“娘,你们可算是回来了,媳妇都担心坏了”
拉着她冰凉的手,蔓娘语带安抚:“别担心,我们就是多逛了会儿,店家可把东西送回来了?”
“一个时辰前就送到了,媳妇已经整理好了,等下您看看,数目可对”
蔓娘说话间,拉着她进屋,吴三娘也没顾得上,看孩子们的脸色。
不然五郎,春华两个小家伙发白的脸色,就瞒不住了,所幸蔓娘在李家人心里,一直是靠谱的。
安顿落户,搬了新家,自是要庆祝一番的,人手多,做起饭来也快,很快就做好了大份量的四菜一汤:
小白菜炒肉,拍胡瓜,萝卜丝炒肉,清炒菠菜,有荤有素,营养均衡,吃的是大米饭,馒头。
天朝人民往往有大事发生,需要庆祝的时候,都要吃好喝好,蔓娘他们继承着祖先的优良传统
刚开始钱财不肯吃菜,更不吃肉,蔓娘知道他一是因为寄人篱下不敢吃,怕被嫌弃;
二则是为王氏守孝,逃难时顾不得,如今安定下来了,自然要守孝。
古代守孝要戒食荤腥,不穿鲜艳新衣,以表孝心。
还是蔓娘劝说,他养好身体才是根本,又拿出王氏的临终遗言,才让他吃进了菜
只是肉,他是坚决不吃的,孩子有孝心,总不能拦着不让吧,总归日子还长着呢,蔓娘也不再劝了
古代乡下晚上,是没有什么娱乐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了饭,一家人闲聊几句,就简单的洗漱睡去了。
而受到惊吓的春华半夜发起了热来,被和她同睡的春兰发现,又是一通忙活,幸好蔓娘在郎中哪里是多了个心眼儿,想着家里有小孩子,准备的有退热药,很快就退了热,病情稳定下来了。
第二日一早吃过朝食,蔓娘就让大郎去玉山乡再买些糕点回来,好正式去拜谢裴村正。
来回不到一个时辰,大郎就回来了,带上布匹,四色糕点,蔓娘去了裴村正家。
村正老伴在家,看到蔓娘带的东西,客气的推辞着:“老嫂子太客气了,相逢即是有缘,往后都是邻里,守望相助是应该的”。
说着顿了一下又似是想起什么,笑道:“我娘家姓赵,叫我慧娘就好,还不知嫂子如何称呼?”
“我夫家姓李,本姓张,单名一个蔓字,倒是我托大了,初来乍到的多亏村正照顾,一点心意,不足挂齿,还请不要嫌弃”蔓娘看赵慧娘性子不错,也有心亲近,笑得和气。
“没什么嫌弃的,李嫂子的礼数最是周到,所幸以后日子长着呢,这次就占了嫂子的便宜,往后可别再这么客气了”。
赵慧娘也不再推辞,直劝着蔓娘吃点心,喝茶水。
在村正家待了小半个时辰,在得了裴村正的准话,蔓娘家旁边的荒地都可以用,蔓娘开心的回家开荒去了。
蔓娘走后,裴村正家进行了一场关于她的对话:“你觉得李家人怎样?”
“是个礼数周到的,看着不错”
“再看看啊,觉着可以了,让大郎他们也走动走动”
“可行”
蔓娘家在村子最里面,靠近山脚下,附近的住户并不多,就四五户,距离她家都有几十米远,私密性倒是挺好。
回家带上让大郎买的绿豆糕等平价糕点,蔓娘觉得到一个新地方,特别是乡下,要打好邻里关系,最起码不能交恶。
蔓娘家左边住有三户人家,房子和大多数人的一样,土木结构的,都很宽敞,看到敲门的蔓娘,有些惊讶:
“你是刚搬来的那户人家吧?”
“正是,我夫家姓李,今日刚落了户,就想着来认认门,以后乡里乡亲的,还请多多关照”说着递上手里的礼物:
“这是一点心意,还请别嫌弃”
看到蔓娘这么懂礼数,话又说的客气,伸手不打笑脸人:
“你客气了,快请进,我夫家姓裴,排行老二,你叫我桃娘就好,可别说什么关照不关照的,都是乡亲,相互帮忙,”
进到屋里,相互客气了几句,就算是认识了,蔓娘又去了另外两家,分别是:裴三郎和裴六郎家,同样的客气一番,算是认个脸了。
到了右面的两户邻居家,蔓娘感觉不一样了。
第一家开门的是一个看起来三十上下,瘦高身材的妇人,看到蔓娘有些警惕道:“你找谁呀?”
蔓娘将手上的糕点递上:
“我是刚搬来的邻居,姓李,特来拜访下,以后请多关照”
妇人看她面色和善,隔壁新来了邻居,她也是知道的,因此收了礼物,侧身道:“请进来,喝杯茶水吧”
坐在堂屋里就听妇人道:“我夫家姓刘,叫我玉娘就好,你是刚搬来的,住的可好?以前是哪里的呀?”
玉娘查户口式的聊天,就和大多数陌生人开端交流一样,总要问个出处的。
在刘家出来,蔓娘去了第二家,没成想却听到了一件关于自家的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