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被收留了
等到了村正家门外的时候,蔓娘带着的布袋已经装满了,还被赠送了个布袋,也已经装了半袋子吃的,敲开村正家的门,开门的是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蔓娘上前打着招呼:
“您是村正吗?落难人想在贵宝地寻个安身之所,不知能否应允?”
老人正是宝丰村的村正姓裴,叫裴元庆,看着蔓娘几人,并不惊讶,语气和缓道:
“老朽正是,几位是从哪里来的?快请进”
说着侧身请蔓娘他们进院子里,这回蔓娘没有推辞,道了谢就进入院中,村正家也是砖瓦房,三间正房,加上东西厢房,院子中间有口井,白墙黑瓦,在一众土木结构的房子里,很是气派。
此时天色已近黄昏,村正家已经吃完了夕食,一家人在院子里闲谈,蔓娘看了看,人口不少,一位五十上下的老太太,两个壮年汉子,两个三十多岁模样的妇人,五个孩子,三男两女。
他们也是听到了动静,看着进来的几人,热情的把他们让到了堂屋里,沏茶倒水。
坐在堂屋的椅子上,蔓娘心里有些忐忑,这村长家怎么恁热情呢?
他们可是来讨饭的难民,给点吃的也就打发了,这热情劲倒像是另有所图。
又转念一想兴许人就是好客呢,喝了口水,蔓娘单刀直入,直接表明了来意:
“村正,我们是从泗水郡来的,家乡连年干旱,遭了蝗灾,实在是没了活路,这才到了贵村,敢问村正,可能收留我们这些可怜人?”
裴村正还是那幅笑模样,轻捻着胡须:
“看年纪我们差不多大,老朽裴元庆,今年整五十了”
“倒是我大些,上个月刚过的生辰,五十有二”
蔓娘的话让村正笑意更浓了,这情况让她隐隐不安,也直接问出了口:“敢问裴村正,您这是何意?”
“老嫂子莫慌,是有好事儿,你听我说明原委”
裴村正看蔓娘误会了,忙解释道: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宝丰村属于玉山乡,乡里有一明文规定:凡年五十者免税,耄耋之年者月供。
前些日子武城县灾民聚集流窜,闹出了不少动静,县令大人发话,让各乡村视情况而定,善待流民,我看老嫂子像是个识文断字的,这可不多见呐”
“先考曾是秀才之身,跟着识得几个字”
能免税对蔓娘他们来说,是好事儿,蔓娘又将三郎拉到了跟前:
“我这个孙子已是过了县试,府试的童生,其余的儿孙们也识得几个字”
三郎上前一步,施了个学子礼:“见过裴村正”。
裴村正是真的惊喜了,要知道这个时代可不是人人都能读书的,越是功名高的人,所得的福利就越大,免税赋,徭役,都是基本操作。
而有的村子,一个读书人都没有,他们村子捡到宝了,欢喜道:
“老嫂子,宝丰村欢迎你们,天色不早了,你们还有多少人?要不先给你们找个落脚处?”
“求之不得,还请村正稍等一下,我让孙子去叫他们进来,给您认认脸。”
裴村正说的正中蔓娘下怀,她让三郎去接大郎他们进村,好方便安顿。
等人之际,蔓娘向裴村正请教落脚房子,户籍问题,这些都关乎着他们以后的生活:
“裴村正,村里可有闲置房子出租,适合十几口子的?村里可有大夫?可能落户村里?”
“闲置的房子倒有几处,你家人口若是太多,有一处最大,最便宜,只地方偏僻了些,租金好说,,有一处位置好,房子也是新修缮过的,赤脚郎中倒有一位,落户问题,明日我带你们去里正那里去”
“多谢裴村正,劳驾了。”
听到能落户,蔓娘放下了一块心病,虽说难民不落户,就可以不交税,但没户籍就没保障啊,没土地,你还是要交田税,
没路引,哪里也去不了,还因为你是黑户,死了都没人知道。
一盏茶的功夫,大大小小十几口子就到了,守着规矩没进村正家,裴村正暗自点头,不错,不错,是个懂礼数的人家。
倒也不再废话,直接领他们去看房子,第一处修缮过的房子,土木结构,三间正房,加东厢房,院里没有井,门前有一小块菜地,砖土共砌的小门楼,比不上村长家的房子,也是不错的了。
问了租金,一月三百文,蔓娘咋舌,这可不便宜,要知道逃荒前,县城里的房子一个月也才五百文,当初承文去考试,原身特地租了房子陪考。
又去看了第二处房子,在村子的最里边,靠近山脚下,出脊泥土房子,说实话蔓娘只在记录片上看到过,房顶铺的是秫秸,然后抹泥,旧砖基土胚墙,外面抹泥,院墙则是夹板打成的土围墙,没有门垛,立了两根柱子,布条拴着用树枝做成的篱笆门。
进到院子里泥土地面坑坑洼洼,屋子里蛛网灰尘遍地,窗户没纸,房门破旧,看起来就是很久没人住了,好在房子很大,正房五间房,外加东厢房,还有一间小偏房,院子也很大,能开个小菜园,倒是足够大,也便宜,一月两百文。
看蔓娘似乎比较满意这里,裴村正道:
“老嫂子,这处房子虽说破旧,偏僻了些,单看这五间房,你也能看出来,不一样了吧;
这房子是我一个本家兄弟的,他们家出过举人,这也是个好彩头不是;
里面的家具,物件还算齐全,只需要添置些个锅灶,被褥就行,倒是够你们住的,房子周围的荒地你也可以用,开出来多少,都算是你的。”
“村正,您受累了,这房子就行,您看这个租赁文书去哪里写?”蔓娘是满意这所房子的,虽说破旧,但够宽敞,仔细收拾收拾就能住人了。
“老嫂子稍等,这租赁的文书我带的有,一式两份,签字画押后,各存一份”
裴村正拿出两张纸,蔓娘按了指印,又小心的拆了小重孙的衣角,摸出来一个碎银块,又拿了戥子出来(古代秤银子的小称),一并递给了村正:
“裴村正,您看可够三个月的租金,您称下”
村正被她的操作整懵了,没见过难民有银子的,还随身带着戥子的。
看村正的样子,蔓娘也知道自己犯了常识错误,也不露怯,苦笑道:
“这也是仅剩的家底了,原本是给孙子读书用的,如今也顾不上了,活着最重要,还要劳驾您给指下村里的郎中家”
不管信不信,裴村正表面上看着是相信了,笑呵呵的收下了碎银子,交了文书,又给指了路,顺便提了一句去玉山乡的路线,并不远,几里地。
送走裴村正,蔓娘准备顺着他指的路去村里郎中那里抓幅药,吴三娘的病不能拖了。
趁着天没黑,让大郎他们去买些被褥回来,小姑娘们打扫卫生,双管齐下,很快就能收拾好,今晚先简单安置下,明日仔细收拾收拾。
而蔓娘没想到,自己很快就遇到了麻爪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