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威胁朱元璋,有恃无恐的蓝玉
第四十九章:威胁朱元璋,有恃无恐的蓝玉!
朱元璋拿起书信看了起来。
因为之前徐达北伐失利,北元得到了一丝喘息之机。
经过这几年的修养,已经恢复了一些元气,加上北元上下万众一心,都想要夺回天下,所以用尽一切手段,凑出了这只大军,想要反击大明。
眼下这支北元残部已经来到了关外,随时都有可能发起进攻。
并且沿途还不断有其他的部落加入其中,想要趁此机会与北元残部一起进入中原,劫掠财物。
所以现在这支北元残部,其实已经有接近二十万之巨了!
“砰!”
看到书信上的内容,朱元璋当即便一巴掌排在了面前的桌案上。
下面的群臣也都被吓了一跳,身躯忍不住一颤。
但蓝玉此刻却是一脸笑意的看着这一幕。
计划成功了!
眼下北元大军来袭,大明朝能派的上用场的只有他们这些淮西勋贵。
除非朱元璋打算用刘伯温那些文人去打仗,否则他们淮西勋贵自然是能够平安度过这一劫的。
甚至还反而会立下更大的功劳,到时候他倒要看看还有谁敢与他们淮西勋贵为敌?!
如此简单的道理,李善长与刘伯温自然也是清楚的。
因此当下二人也都是对视了一眼,纷纷从对方的眼中看出了一丝担忧与忐忑。
如今战事一起,陛下对于淮西勋贵的一系列行动都势必要暂时搁浅了。
因为如今的大明,能够打仗也几乎只有淮西勋贵。
在没有解决掉北元残部之前,谁不可能对淮西勋贵构成威胁的,即便是朱元璋也一样。
“上位!末将请战!”
蓝玉当即便冲着朱元璋单膝跪下,一脸斗志昂然的看着朱元璋。
而在他的身后,如唐胜宗、陆中亨、费聚等淮西勋贵中的核心成员,全都跟着蓝玉单膝跪下。
“上位!我等淮西将领追随上位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今日北元来犯,我等愿为上位出战,击破这些狂妄之徒!”
开口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自己等人淮西将领的身份,然后才是请求出战。
言辞之间,想要胁迫朱元璋收回逼迫他们辞官的意思已经是在明显不过了。
朱元璋自然也能够听出这一点,因此当即便脸色一沉。
看着这些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朱元璋的心中却只有一团火在燃烧。
但蓝玉似乎觉得这还不够,当即便又给朱元璋加了一把火。
“上位,我等淮西将领昨天便已经前往太庙投递了请战书,末将愿在此立下军令状,此战不胜可斩我全家三十四口项上人头!”
太庙中的铜簋,朱元璋是放在了哪里让他们投递辞呈的。
可是现在不仅一封辞呈都没有,反而是塞满了请战书。
这何尝不是一种挑衅与威胁。
这些淮西将领,是吃准了朱元璋现在还用得上他们,不会对他们做什么。
所以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
“蓝玉!”
朱元璋忽然厉喝一声,似乎他的怒火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一般。
甚至就连蓝玉都忍不住心中一紧,以为朱元璋要发怒了。
但下一刻,朱元璋脸上所有的阴沉都好似积雪一般消融了。
“既然蓝玉你有如此决心,那此战便由你与徐达二人主持,蓝玉、徐达听令!”
“末将在!”
蓝玉与徐达二人立刻上前,来到朱元璋的面前。
“令你二人率军三十万,出关迎敌!一定要在这支北元残部进入我大明境内之前,击败他们!”
“是!”
蓝玉和徐达都立刻便齐声应到,这一战对于他们二人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几年前北伐一战,徐达因为轻敌而导致失败,这也让北元苟延残喘到了现在。
如今甚至还集结大军想要反攻大明,这绝对是徐达军事生涯中毋庸置疑的一次大失败。
所以徐达必须要将抓住这个机会,一雪前耻!
而对于蓝玉来说,这同样是在朱元璋面前确立他们淮西勋贵地位,重整淮西勋贵地位的一战,更加是不容有失!
但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一战却是来的很不合适。
本来大明天下才刚刚稳定,骄兵悍将之祸正在盛行,朱元璋痛定思痛,刚下定决心打算将这些骄兵悍将给都处理了。
但谁知便闹出了这样的一档子事。
现在自然是无法对蓝玉这些骄兵悍将动手了,并且一旦让他们在这一战中立下了战功,今后这些人更加是会居功自傲,目无王法!
到时候兵更骄,将更悍。
而自己却不能有效的钳制他们。
一想到这些,朱元璋便觉得心中一团乱麻,恨不得立刻动手将蓝玉他们给就地斩杀。
但他却不能这样做,大敌当前,纵然是贵为大明天子的朱元璋却也只能投鼠忌器,暂且忍一忍了。
“此事便这样吧,退朝!”
朱元璋当即便一挥手,让群臣退下。
刘伯温与李善长见此情形,脸上都露出了担忧之色,他们知道此刻朱元璋的心情一定不太好过。
但此刻蓝玉却并没有遵从命令退朝,而是继续跪在地上,看着朱元璋。
“陛下,末将有一请求,此战若胜我等淮西子弟请求陛下,斩杀刘伯温以及在背后污蔑我等淮西子弟之人!”
蓝玉此刻突然就变得激动了起来,双目圆睁,血脉喷张,宛如一尊活关公一般。
“刘伯温与其党羽处处与我等淮西子弟作对,并且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污蔑我等对陛下,对大明的一片赤诚忠心,末将及一种淮西子弟都恨不得食其肉饮其血,求陛下秉公执法!”
嗯??
刘伯温一脸懵逼的看着这一幕,甚至连自己的痛风都在这一瞬间被他给忘记了。
这不是朱梏的计策吗?管自己什么事啊?!
刘伯温真的是无言以对。
直到现在他才明白过来,合着自己这是帮朱梏背锅了啊?!
一时间已经准备离去的文武百官,都纷纷将目光集中在了刘伯温和朱元璋的身上,大家都想要知道朱元璋到底会做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