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赐官
皇上其实在他们还没回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事了,今日看到画就更加高兴了。
只见满是丰收的场面,旁边的围观百姓更是伸长了脖子,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欣喜好奇。
更妙的是百姓们最后高呼皇上圣明的样子,即便是很多人低着头,但是皇上依然能从中解读出崇拜的意思。
即便彭维安他们的心思皇上也是知晓,但是他们并没有把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对着百姓宣扬了他的功德。
所以他并不介意他们的小心思,相反要是一点自己的小心思小私心都没有,那么皇上反而还要怀疑,到底是不是有什么他不能掌控的事情。
“众位爱卿觉得这再生稻如何?”皇上也开口了。
“皇上,此举绝对是跨越性的一步,有了这个再生稻,至少南方绝大部分地方都能推广开来,这样的话,整个南方的粮食就会大大增产,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一桩。”
“是啊,这个再生稻虽然我们并没有亲眼所见,但是根据这幅画上所述,微臣也感觉自己身处其中,亲身体验到了百姓们的期盼。”
“皇上,这个法子应该早点推行开来,争取明年早点播种,到时候收了第一茬就能让这第二茬提前些。”
“行,那就由徐丞相负责此事,六部尚书协助,争取在明年就让所有地方都种上。”皇上一开口,其他人都答应了下来。
“那众位爱卿认为应该怎么封赏是好呢?”这时候自然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皇上,这次彭大人和沈大人是再生稻的推广人,因此微臣建议将彭大人提拔到京城,沈大人担任寅州知府的位置。”现在彭维安是正五品,沈大人是从五品。
“那徐丞相认为应该把彭爱卿调到什么职位呢?”皇上饶有兴趣地问道,虽然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但是他并不会直接说出来。
“微臣认为现在户部右侍郎和吏部右侍郎的位置有空缺,至于应该在哪里,还请陛下圣裁。”徐丞相也没有直接决定。
“皇上,彭大人的能力微臣认为放在户部较为合适,要不还是请皇上把他调到户部来吧。”户部尚书魏达赶紧说道,开玩笑,像彭维安这样的人才,他要是任其溜走才是坏事。
自己今年已经快60了,到时候要是彭维安能胜任户部的工作,他甚至都想培养成下一任户部尚书了。
而且以彭维安的能力,自己有这么一个厉害的下属反而是好事,又能帮他分担工作,到时候他做好了自己还能跟着沾光。
何乐而不为?所以他才没有那么傻,到时候自己告老还乡皇上也会念及他当初任职时候的功劳,安逸轻松地养老。
“皇上,吏部也很是需要彭大人这样的人才,要不就把彭大人放在吏部吧。”这时候吏部尚书严子敏也赶紧出列说道。
户部尚书一听,立马盯着他,心里再说:哼,你这老小子,也来跟我抢。
其他各部的尚书一看好像没有自己的事,于是悠悠哉哉地在一旁看热闹,一起吃瓜。
“行了,那就把彭爱卿调到户部来,到时候配合魏爱卿管好这些事务。”皇上听到两人快要吵起来,也是头痛,赶紧做了决定。
听到皇上已经定下,大伙也都没有什么异议,就这么确定了。
除了两人以外,其他寅州的官员也根据功劳来进行奖赏。
等到了安宁、清儿和如玉这里,安宁和清儿倒是好封赏,因为可以封赏她们的夫家,但是如玉是沈大人的女儿,沈大人也已经封赏了,所以现在要是封赏也意义不大。
经过讨论,因为他们通过副使也知道了安宁的相公现在考上了举人,有意想直接为官,所以皇上直接给他昭阳县令的官职,安宁也得到了相应的诰命。
而清儿,因为沈如奚刚刚考上举人,成绩也不错,考个进士出生,所以皇上并没有直接赐官,而是给清儿赏赐,也暗示了以后会给沈如奚相应的好处。
如玉就和清儿一样,以后的夫婿也能有晋升的机会,同样是封赏了东西。
孙桢因为是发起人,而且据彭维安说她在再生稻上也有功劳,所以诰命再提一级。
彭维安现在的户部右侍郎是正三品,品级提升的速度很快,但是他值得。
等把圣旨拟好由皇上盖印后,就正式发出了,虽说左右侍郎官职品级相同,但是受到礼制观念的影响,一般认为左侍郎比右侍郎要更高一些。
不过彭维安现在以三十多岁的年龄就已经到了正三品的位置,这已经是很多人羡慕不来的位置。
但是别人那是相当有底气,所以彭维安的晋升没有谁能指出不是的地方来。
这事彭维安在还没有知道之前,京城就已经都知道了,现在最火的话题就是彭大人要当户部右侍郎的事。
人家有能力是一回事,但是羡慕的人又是另一回事,好些人即便待在京城这么多年,到老了依然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所以京城的人议论纷纷,就连采露都已经从刘大春的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
“太好了,老爷、夫人她们终于要回京城了,我可要赶紧告诉青石,让他把宅子都打扫干净,到时候夫人她们来了就能住下了。”
“是啊,可要好好打扫,要不我们明天也去帮忙?”刘大春此时已经是京城的蔬菜供应商,他们的蔬菜配送已经广泛分布在京城的各个城区,这些也都离不开彭维安和孙桢她们的帮助。
所以此时听到消息他才会第一时间来分享,加上孙桢她们在飞云县和寅州的羊毛线生意、方便面生意等都是通过刘大春运到京城卖的。
所以即便不能经常见面,但是两边的关系也很密切,特别是在彭维安开始做知府后,也就没人敢随意动他们了。
青石第二天在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很是高兴,一起把屋子打扫了一遍又一遍。